首页期刊导航|河南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中医
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

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

郑玉玲

月刊

1003-5028

hnzy@hactcm.edu.cn

0371-65676805;65962977

450046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河南中医/Journal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探讨中医学术、报道临床经验、发表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以鲜明的特色吸引了广大读者,在中医期刊之林中独树一帜,是河南省中医权威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疏调平衡针刺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运动功能、焦虑、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张卫平赵扣玲范雪娇邢焕民...
    759-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疏调平衡针刺法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术后患者运动功能、焦虑、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 年3 月至2023 年6 月商丘市立医院治疗的HICH术后患者9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调平衡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hina stroke scale,C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7.08%,观察组有效率为95.84%,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高于对照组,CSS评分、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CRP和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调平衡针刺法可有效缓解HICH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疏调平衡针刺法运动功能焦虑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雷火灸治疗脑卒中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苏强徐瑞瑞于若凡姚婷婷...
    764-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雷火灸的特点是火力猛、药力峻、渗透力强、灸疗面广,常用于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脑卒中后睡眠障碍、脑卒中后二便障碍、脑卒中后呼吸功能障碍、脑卒中后其他并发症等.雷火灸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关于雷火灸的临床研究报道,多是联合研究较多,独立开展研究较少;目前,已开展了较多关于脑卒中及其并发症的研究,但仍有部分问题并未涉及;总体研究样本量较少,部分研究并未按严格随机双盲对照方案设计进行;临床研究开展较多,且多是临床观察,基础研究涉及较少.为了使雷火灸疗法能更好地应用于脑卒中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诊疗中,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努力:加大对雷火灸独立疗法的研究,以明确其临床疗效;进一步拓展雷火灸应用于脑卒中的临床诊疗范围,填补部分领域的研究空白,如肺功能康复、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等;加大临床研究样本量,严格按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设计,增大临床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大力开展雷火灸基础研究,探究其作用机理,为了解其作用机制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

    脑卒中后并发症雷火灸上肢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吞咽障碍睡眠障碍二便障碍呼吸功能障碍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进展

    韩小丽马瑞萍李铭旸曹婧...
    771-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MS)多采用辨证论治、推拿按摩疗法、针灸疗法等,同时重视饮食护理,发挥多阶段、多层次、多角度和多目标行为等优势,取得较好疗效.但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1)关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辨证分型及疗效评价尚无统一的标准,也无定量和微观指标;(2)缺乏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造成证据的可靠性和确切性不足;(3)缺乏长期追踪数据,目前针对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试验结果主要基于短期疗效.今后,需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积累更为可靠和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进而帮助中医从业者总结经验、统一标准,并提升治疗效果;也可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在更全面理解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实施精准化治疗,将传统疗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丰富中医理论在疾病中的指导作用;从整体角度出发,采取推拿按摩、针灸、饮食调节等多种治疗方法相互配合,形成一套个体化的组合治疗方案,以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综合疗法辨证论治推拿按摩疗法针灸疗法

    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进展

    张玉琴叶海燕宋莉莎赵国静...
    77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方法主要包括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和联合治疗.目前,中医药治疗CFS的研究仍存在以下问题:(1)临床病例样本量过少,缺乏对患者治疗后期的随访,影响研究的可信度;(2)诊断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志物作为金标准;(3)治疗效果评判多采用量表评分,缺乏统一客观的疗效判定标准;(4)现研究主要从免疫、炎症、氧化损伤等角度进行机理探究,相关机理仍尚未明确.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增加病例观察数量,重视回顾性研究,提高随访率,统一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加强对相关机制的研究,以期阐明药物及外治法的作用机理,丰富循证医学依据,推动中医药在治疗CFS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联合治疗

    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乌梅丸联合消痔灵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炎作用机制

    马玉婷杜燕红杨德群
    784-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乌梅丸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可能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转导的上游调控点IκB激酶(IκB kinase,IKK),下调IκB蛋白磷酸化,进而抑制NF-κB活化,还可通过下调免疫性结肠炎结肠NF-κB表达,抑制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的产生,减轻炎性反应;消痔灵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可以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乌梅丸联合消痔灵可以通过NF-κB抑制肠道炎性反应,对慢性放射性直肠炎有一定的疗效.但目前,国际与国内关于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研究较少,分子结构尚不明确,诊断与治疗缺乏统一性,且乌梅丸组成众多,各方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研究机制较为复杂.今后,需开展动物实验及循证医学研究,以进一步验证消痔灵联合乌梅丸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作用机制.

    乌梅丸消痔灵慢性放射性肠炎NF-κB信号通路《伤寒论》张仲景

    心房颤动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张林波容超赵永法何怀阳...
    790-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医认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病机制与心房的电重构、结构重构、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及分子遗传机制等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治疗房颤除了使用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外,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等非药物疗法也有较好的疗效.中医则认为,房颤的病因病机多为本虚标实,其中本虚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多以痰浊、瘀血、水饮为主.历代医家治疗房颤是在经方、时方、验方的基础上结合临证经验而自拟方剂,可获得较好疗效.目前,关于房颤的研究仍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从不同机制的交叉关系去研究是否存在有共同的靶点或信号通路;(2)中医证型较为繁杂,尚无统一的诊疗规范及疗效判定标准;(3)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的双盲试验.今后,应充分利用现代药理学研究,探究中药疗效背后存在的作用机制,从而开展严谨、有效的大样本的临床试验.

    心房颤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因病机西医治疗中医治疗

    倍半萜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李富欣孙丹丹
    797-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倍半萜类化合物在植物、动物、海洋生物及微生物中分布广泛,尤其在菊科植物中分布最多,具有抗肿瘤细胞毒活性、抗菌、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也具有保护肝脏、保护神经、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提高免疫抑制功能等作用.但是,倍半萜类化合物在抗过敏、抗溃疡、强心、镇痛等方面的生物活性研究较少,并且主要以动物实验、体外研究为主,且在临床应用中的成品较少.今后,需进一步发现新的成分并研究其生物活性,并逐渐深入进行体内研究,并研发成品,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倍半萜类化合物抗肿瘤细胞毒活性抗菌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生物活性

    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大鼠蛋白尿研究进展

    张寒赵幸如吴宇清高坤...
    804-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大鼠蛋白尿的治法包括益肾活血法、培本固摄法、益肾祛风法、益气活血祛湿法和凉血泄浊解毒法等,代表方药包括健脾益肾活血方、参地颗粒、扶正祛风方、芪龙通肾方、复方蛇龙胶囊等.中药活性成分也具有改善MN大鼠蛋白尿的作用,包括生物碱类、多酚类、萜类、黄酮类等.中药复方和活性成分能够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减少免疫复合物沉积以及抑制肾小球足细胞间充质转化等机制,从而发挥治疗MN的作用.目前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多处于实验阶段,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2)中药复方治疗MN的研究缺乏统一的辨证和疗效判定标准;(3)中医药治疗MN蛋白尿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今后,可开展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以促进成果转化,并进一步研究中医药防治MN蛋白尿的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

    膜性肾病中药复方活性成分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