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中医
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

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

郑玉玲

月刊

1003-5028

hnzy@hactcm.edu.cn

0371-65676805;65962977

450046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河南中医/Journal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探讨中医学术、报道临床经验、发表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以鲜明的特色吸引了广大读者,在中医期刊之林中独树一帜,是河南省中医权威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匮要略》痰饮病探微

    张淑香党辉孙士玲
    1135-1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痰饮病为张仲景首创,症状多样,饮因于湿,在肺则咳,在胸则痞,在胃则呕,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肌肤则肿,在四肢经络则痹,弦脉为其主脉,临床中凡新病脉衰者为难治,久病脉盛者多不治.其总属本虚标实之证,病程日久,常有寒热虚实之间的相互转化,且饮积可生痰,痰瘀互结,病情更加缠绵,若肾虚开阖不利,更可出现凌心、射肺等重证.治疗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为总则,气和则化,气偏则结,借温热以伸其阳,痰饮阴邪则得祛也.可从痰饮病脉、痰饮病症、痰饮病方、痰饮病与水气病四个方面全面把握,根据标本虚实,表里寒热,脉证合参,分别采用温化、发汗、利小便、助水等法治疗.

    痰饮病痰饮病脉痰饮病症痰饮病方水气病《金匮要略》张仲景

    基于太阳病误下变证论"膈病"

    张克克王祥麒
    1140-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阳病涵盖了伤寒由表到里的整个演变过程,由于患者禀赋强弱、感邪轻重、就诊是否及时等原因,在此阶段可能出现表里证,所以太阳病可用到下法,但由于对表里先后顺序及整体病势把握不准确而误下产生变证者不少.太阳病下之后结局有两种:(1)下之愈.(2)下之不愈,而不愈者又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误治后邪气仍在表者,当以汗解之;二是有表里证者,表解乃可攻里,否则引邪入里,为逆;三是误下影响了太阳病自然发展轨迹,导致表证几无,而邪气入膈,从而产生变证.无论太阳病正常转归还是误下发为变证,"膈"均是邪气入里之"首站".膈病主要是邪气侵扰使其失去阻隔、分界作用,导致清浊易位,上下隔拒,典型特点为清浊不分,"上逆"与"下趋"症状并见,治疗首当察其在膈上、膈下,遵循"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的治疗原则,观其脉证,随证治之.

    "膈病"太阳病误下变证下法《伤寒论》张仲景

    从证态角度论述太阳病

    崔光宇郭迪
    1145-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证态角度来看,太阳表证本质为全身性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是各种外感病症的前驱期,不同体质的人又会出现不同的症状表现,机体强壮者会出现交感张力相对低下的麻黄汤证,麻黄汤证的状态本质是机体交感张力的相对不足,难以解除疾病.麻黄汤因势利导,提高人体交感神经张力,进而提高整体代谢能力以解除疾病;如果机体虚弱,便会出现交感张力偏亢的桂枝汤证,桂枝汤证的状态本质为体质的虚弱与交感的偏亢,此状态会加大能量的消耗,使机体更加虚弱,陷入恶性循环.桂枝汤一方面改善虚弱的体质以治本,另一方面抑制偏亢的交感功能以治标.

    太阳病证态外感病麻黄汤证桂枝汤证《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基于黄元御中气观浅谈乌梅丸

    刘峰徐慧欧慧萍范伏元...
    1149-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元御认为,人与天地相参而化生元气,元气内蕴阴阳,阴阳之间便是中气,中气作为阴阳升降之枢纽,当枢纽运转."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脾胃之气由此产生.脾以升为枢机,以阳气为用,以温运脾气,温升肾水,温畅肝阳,化生和风,温养君火为用;胃以降为枢机,以阴气为用,以清降水气,潜敛相火,生化肾水为用.中焦运化精微生血濡养周身;肝为血海,受纳余血,并运化血中之至精纯者化生胆汁;胆汁为水质,内裹相火,潜藏于下焦,蒸化肾水化生肝木温升而形成循环.中虚湿盛,致肝阳虚郁与肝血胆汁内生乏源,相火浮散,湿火际会,阴阳摩荡生风,可调治以乌梅丸.乌梅丸酸甘辛苦合用,调和中焦气机升降,温化湿邪,温畅肝阳,恢复肝血胆汁化生,用大剂酸性药物泻相火,敛阳熄风,具有温中燥化、养血暖肝、通畅郁结、潜相熄风之功.其酸苦辛甘并用的组方思路,基于中虚湿化病机之下肝阳、肝血、相火、肝风胶着为病的特殊病理机转,涵盖了后世关于厥阴风木为病的基本治疗思路.同时,风为百病之长,致病极多而常隐匿难觉,在清散外风之外,乌梅丸开拓了以酸甘柔养、崇土安相、酸苦泄相、酸敛肝风为代表的内风治疗思路.

    乌梅丸中气黄元御《伤寒论》张仲景

    半夏厚朴汤治疗痰湿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

    杨西霞朱慧
    1154-1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治疗痰湿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 例痰湿阻肺型COPD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5 例和观察组3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半夏厚朴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我评估测试(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elf assess-ment test questionnaire,CAT)评分、血清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核转录因子NF-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胃肠功能(胃动素、胃泌素)、呼吸参数(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平均气道压)及气道重塑影像学参数(气道壁厚度、气道壁面积)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AT评分、TGF-β、NF-κB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平均气道压低于本组治疗前,分钟通气量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道壁厚度、气道壁面积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厚朴汤治疗痰湿阻肺型COPD,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气道重塑,提高肺功能指标,抑制炎性因子水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半夏厚朴汤痰湿阻肺证《金匮要略》张仲景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李子斌李可法梁建军
    1159-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医院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11月治疗的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6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麻木、疼痛以及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CV、SCV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CRP、TNF-α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DA低于本组治疗前,SOD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应激反应水平有关.

    周围神经病变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张仲景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研究

    申燕燕耿玉安
    1164-1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 例郑州市中医院2021 年7 月至2023 年7 月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麻杏石甘汤.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淋巴亚群(CD3+、CD4+、CD4+/CD8+)、炎性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 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TNF-α、CRP、IL-6 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D3+、CD4+、CD4+/CD8+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咳嗽、咯痰、肺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可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咳嗽、咳痰、肺啰音等症状消失及体温恢复正常,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麻杏石甘汤中西医结合疗法《伤寒论》张仲景

    冲脉参与心肺主导下的血气循环浅析

    游纹静曹火亮游世晶
    1169-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冲脉分布较广,从头至足,十二经气血生成后均逐步汇合于此,为气血汇集之要处.此脉血流较快,脉道粗大,符合"冲"字之本义,为大血脉.宗气上走息道,助肺呼吸,同时贯心脉,其功能正常则心血通畅.先天之真气、后天之宗气经冲脉与胃相协同,分布于各脏腑经络,冲脉伴胃经气冲穴上行,至胸中而散,血气运行不离心肺,参与心肺主导下的血气循环.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均可依据"冲脉参与心肺主导下的血气循环"理论进行辨治.

    冲脉血气循环血脉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益气养阴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脏病

    陈婷刘伟黄菲
    1173-1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肾脏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阴两虚,标实为瘀血、痰浊,治疗宜益气养阴通络,益气用黄芪、党参、太子参,养阴用生地黄、熟地黄、铁皮石斛、黄精等补络脉之不足,行络脉之气血.气阴亏虚于内,水不涵木,则易生风动风,此为内风;本虚于内,易受外邪侵扰,此为外风.外风宜散,内风宜熄,临床常用僵蚕、生龙骨、生牡蛎平熄内风;穿山甲、乌梢蛇、海风藤、牛蒡子等散外风.祛痰通络用半夏、瓜蒌、白芥子以消肾络之痰浊.散结通络常用醋鳖甲、醋莪术等通络消积.络病日久,瘀血阻滞络脉,凝聚成形,络熄成积,痼结难解,此时单用草木之品难以奏效,常配伍虫类药以搜剔化瘀通络,常在丹参、川芎的基础上配伍地龙、全蝎、水蛭等虫类药.益气养阴药配伍祛风通络药、祛痰通络药、散结通络药以及化瘀通络药,有益气养阴、通畅肾络之效.

    糖尿病肾脏病益气养阴通络法络病理论肾络

    浅析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

    卓鹏伟
    1178-1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外因为金刃损伤肌肉筋脉,耗伤气血,宗气失于固摄;内因是年老肝肾亏虚,肾气约束乏力.其病位在精室(前列腺)和膀胱,病机为肾气、宗气(脾肺之气)功能失常,治疗应补气、升提宗气、补益肾气,药用黄芪、柴胡、党参、白术、桑寄生、续断、桑螵蛸、金樱子、熟地黄、山茱萸、合欢皮、覆盆子等.临证需注意:(1)以益气升提为要,黄芪可重用至30~60 g,必要时可加升麻6~9g以助升提宗气之力;(2)健脾益气不可少,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肺;(3)心情不畅,或情绪抑郁者,可加制香附9g,佛手9 g;(4)相火亢盛者,加知母、黄柏、龟板以滋阴降肝肾相火;(5)痰浊、瘀血、热毒结聚者,加浙贝母、牡蛎、玄参解郁、软坚、散结.

    尿失禁前列腺癌根治术益气升提健脾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