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球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球中医药
环球中医药

王永炎(名誉),张伯礼(总编辑)

月刊

1674-1749

hqzyy@126.com,hqzhyy@163.com

010-65269860

100711

北京东四西大街46号597室

环球中医药/Journal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环球中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打造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中医学术期刊”为编辑方针,以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及时关注我国中医药最新学术热点,积极推介中医药最新学术成果、致力于深化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王永炎院士任名誉总编辑,张伯礼院士任总编辑。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理论探讨、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争鸣、海外中医、中医文化、名医心鉴、中医病案析评、综述、中医药热点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巨噬细胞极化探讨"瘀血不去,新血难生"理论在糖尿病足溃疡愈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俏丽程亚清牛少辉宓宝来...
    2286-2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具有易感染、易迁延、难愈合的临床特点,致残或死亡是其常见结局,其治疗有效性目前已成为临床棘手问题.研究发现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失衡是导致DFU愈合延迟的关键因素.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本文认为DFU的关键病机为"瘀血不去,新血难生",这与M1型巨噬细胞过度活化介导的炎症反应迁延及M2型巨噬细胞数量下调介导的血管新生障碍的病理机制相契合.故本文基于巨噬细胞极化失衡机制探讨DFU"瘀血不去,新血难生"病机理论科学内涵,并阐述"祛瘀生新"在该病中的应用意义,以期为中医药干预DFU提供新的思路.

    糖尿病足溃疡巨噬细胞极化瘀血不去,新血难生祛瘀生新

    基于"阳失其所"论治老年退行性疾病及老年衰弱

    王姝上智胡佳裕孙澳川曹晓璇...
    2290-2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退行性疾病与老年衰弱与"老化"密切相关,属于中医"天癸竭"范畴,以肾虚为基本病机,补肾填精为治疗大法.本文基于《内经》中"天癸""阳气"相关理论,探讨老年退行性疾病与老年衰弱等衰老相关疾病中肾虚病机的演变阶段与相关治法,认为"阳失其所"是衰老的开端,肾精亏耗是衰老的结果,提出了补肾填精为主、助阳复位并举的治法,长期少量使用与大量使用截断病势的用药特点,以期对老年退行性疾病与老年衰弱的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老年退行性疾病老年衰弱天癸阳气阳失其所补肾助阳

    基于"肺燥"浅谈岭南地区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病机与治疗

    陈彧媛陈钰冰赖云婕李胤源...
    2293-2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季节性情感障碍是一种具有周期性发作特点的心境障碍,一般秋冬发作,春夏缓解.本文以"肺"为切入点,结合岭南地区气候特征以及人群脾虚湿热的体质情况,认为"肺燥"是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关键病机,总结了津伤肺燥、燥热内盛、脾湿肺燥、阳虚肺郁、寒燥错杂等证型.治疗上以"调肺润燥"为基本大法,并根据辨证治以养阴益气、清燥除烦、燥湿化浊、宣肺开郁以及温散清润并用等.由于季节性情感障碍具有明显节律性和复发性特征,因此还提出病时治标,平时护本,尤其要顾护脾胃,锻炼体魄,使邪不能胜正,体魄强健则情绪稳定.

    季节性情感障碍岭南医学肺燥病机中医治疗

    基于"营卫倾移"理论探讨肺积的病机及辨治

    于淑然杨之芽张茗张平...
    2297-2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营卫的倾移可影响机体气血虚实的变化,分为位置、态势、运行、强弱四端改变.营卫倾移的病理状态从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和病态环境与肺结节形成和肺癌发生密切相关.基于此,课题组认为"卫气不行、营气不通"导致结节始生,"卫气壅闭,营气逆乱"加速结节进展,"卫弱不固,营虚失荣"促使癌变产生,由此提出"通行营卫,调气散结""调和营卫,和其不和""充养营卫,固本解毒"的治疗方法,为丰富营卫理论和中医治疗肺积提供思路.

    营卫倾移肺癌肺结节肺积营卫

    从脾胃论治男性黄褐斑的证治体会

    郭丽媛王羽侬王莹蔡玲玲...
    2301-2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褐斑多发于女性,既往对男性黄褐斑研究较少.男性饮酒、高压、过食生冷、思虑过度、坐卧较多等工作生活方式导致男性脾胃更容易受损,而临床中男性黄褐斑患者多表现脾胃受损.脾胃经络循行于面部,具有运化腐熟水谷精微、化生气血、升清降浊,使气血精微上荣于面的功能.当脾胃受损,面部气血失荣则表现为黄褐斑.所以笔者认为男性黄褐斑当从脾胃论治.本文将从中医对黄褐斑的认识、从脾胃论治男性黄褐斑的理论基础等方面提出"脾胃亏损,气血失和"是男性黄褐斑发病的关键病机,以及从健脾和胃、调气和血等方法治疗男性黄褐斑的临床思路,以期为临床论治男性黄褐斑提供新的启示.

    黄褐斑男性脾胃调中美白汤气血阴阳

    浅析基于"阳道实,阴道虚"指导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沈树超周家敏欧邦权赵云燕...
    2305-2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阳道实,阴道虚"理论,在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基础上,笔者提出腑病多实、脏病多虚的观点.消化病中的"阳道实"常因气、血、湿、痰、食、火"六郁"致病,"阴道虚"常因阳不化气或阴不敛阳出现虚寒及虚热之象;阳道实、阴道虚既可以单独存在,又可以夹杂出现;并基于该理论提出治疗"阳道实"当因势利导、引邪外出,具体如辛开、苦降、淡渗通利等法;而治疗"阴道虚"则应补苴罅漏、固护正气.对于二者并存之人则应当首辨正邪多寡,定准病位,量体裁衣,攻补有度,做到祛邪而不伤正、补虚而不留寇.

    阳道实,阴道虚消化病因势利导补苴罅漏攻补应用理论探讨

    先标后本、标本兼顾为治则针药联合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经验

    孙娇娇蒲瑞胡晓蒙黄凯琳...
    2308-2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速性心律失常为形神共病,多属于本虚标实证,辨"心之形神""脏腑虚实"标本有助于医者更好地把握病机特点,明确治疗主次.通过探究起病之因以明形神标本,久病虚劳者因形病导致神伤,以心之气血阴阳亏损为本,以心主神明功能失常为标,情志损伤者神乱而致形坏,标本反之;从脏腑虚实角度来看,快速性心律失常多以心脾两虚为本虚之候,郁热、痰瘀为标实之象.治疗应遵循治病求本、标本兼顾的原则,以重镇、养心、化痰安神之法恢复心主神明功能,行健脾、滋阴、补肾以益心气、养心阴,神安形全而心悸自止.然心病非独治心,还需从整体出发调节脏腑虚实,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瘀、调和心脾等法补虚泻实,恢复脏腑生理功能.方药以四君子汤、生脉散、安神定志丸、丹栀逍遥散、黄连温胆汤、归脾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腹针治疗可以通过先天经络输布调和周身气血,引气归元,补脾益肾,兼疏肝和胃.针药联合能有效祛除病因,缓解不适症状,减少复发,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快速性心律失常标本理论腹针治疗临证经验针药联合

    从"贼火驱之,子火养之"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何文娟敖素华
    2313-2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贼火驱之、子火养之"出自清代著名医家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基于"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温病起于太阴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等理论,火热之邪与肺系疾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程钟龄将风、寒、暑、湿、燥、火等外感所引起的"火热"症状喻为"贼火",提出"贼火宜驱之",可运用驱贼火四法(即:发、清、攻、制),予以消散、清凉、攻伐等药进行诊治;七情色欲,劳役耗神等引起的"火热"之症为内生之火,也称"子火","子火宜养之",可使用养子火四法(即:达、滋、温、引),施以补气、滋水、理脾等药辨证施治.现代医学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为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其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急性加重期以实证为主,根据不同病因祛除火热之邪,可尝试使用驱贼火四法进行诊治;稳定期以虚证为主,多与各脏腑亏损相关,可使用养子火四法辨证施治.

    贼火驱之子火养之驱贼火养子火火邪热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医学心悟》

    基于"脑—心—肾—精室"轴探讨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辨治

    吴霜郭军
    2317-2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索静脉曲张与男性不育关系密切,青壮年发病居多,会影响睾丸及精子质量,进而导致不育.精索静脉曲张虽属"筋瘤"范畴,但病因病机复杂,终致精道滞涩、生精难成.本文以"脑—心—肾—精室"轴理论为基础,辨肾为核心,加之脑心神明清灵,辅肾调节精室藏泄,气通血脉行,气血通畅.精室是"脑—心—肾—精室"轴的最后作用环节,为肾所属,受脑心调节,三者贯通,精髓血布散,精室泄泻得调,生精、贮藏精液及排精功能开阖有度.结合微观宏观辨证、整体与局部、身心同调、防治结合原则,在"脑—心—肾—精室"轴理论基础上,证型主要有肾精亏虚、肾虚血瘀及心肾不交证,用补益肾精、重视脑心、共疏精室血络的治疗理念运用于临床,对精索静脉性不育患者应注重辨病与辨证结合,若兼各种气滞、痰浊、瘀血等致病因素,予以相应药对随证加减.本文主要探讨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患者的辨治,以期展示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优势,为该疾病临床诊疗中提供新的思路.

    精索静脉曲张男性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脑—心—肾—精室"轴身心同调补肾填精交通心肾补肾活血

    基于"脾胃一虚,肺气先绝"从脾胃论治肺癌

    张兰鑫王家伟周彤陶诗怡...
    2321-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脾胃一虚,肺气先绝"由李杲在《内外伤辨惑论》中首次提出,是对肺与脾胃关系的重要论述.文章结合此理论,从脾胃角度梳理肺癌病机,探讨脾胃虚损与癌毒萌发、癌毒流窜及情志负担的关联,提出调补脾胃、扶正以御邪与调和脾胃、祛邪以安正的治疗原则,以及调气、益阴、和血、温阳、化痰、祛瘀、解毒、畅郁治疗八法,以供临床参考.

    脾胃肺癌中医病机扶正祛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