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浅析基于"阳道实,阴道虚"指导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浅析基于"阳道实,阴道虚"指导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扫码查看
基于"阳道实,阴道虚"理论,在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基础上,笔者提出腑病多实、脏病多虚的观点.消化病中的"阳道实"常因气、血、湿、痰、食、火"六郁"致病,"阴道虚"常因阳不化气或阴不敛阳出现虚寒及虚热之象;阳道实、阴道虚既可以单独存在,又可以夹杂出现;并基于该理论提出治疗"阳道实"当因势利导、引邪外出,具体如辛开、苦降、淡渗通利等法;而治疗"阴道虚"则应补苴罅漏、固护正气.对于二者并存之人则应当首辨正邪多寡,定准病位,量体裁衣,攻补有度,做到祛邪而不伤正、补虚而不留寇.

沈树超、周家敏、欧邦权、赵云燕

展开 >

510000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州中医医院

510000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州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

阳道实,阴道虚 消化病 因势利导 补苴罅漏 攻补应用 理论探讨

2024

环球中医药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环球中医药

CSTPCD
影响因子:1.553
ISSN:1674-1749
年,卷(期):2024.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