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球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球中医药
环球中医药

王永炎(名誉),张伯礼(总编辑)

月刊

1674-1749

hqzyy@126.com,hqzhyy@163.com

010-65269860

100711

北京东四西大街46号597室

环球中医药/Journal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环球中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打造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中医学术期刊”为编辑方针,以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及时关注我国中医药最新学术热点,积极推介中医药最新学术成果、致力于深化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王永炎院士任名誉总编辑,张伯礼院士任总编辑。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理论探讨、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争鸣、海外中医、中医文化、名医心鉴、中医病案析评、综述、中医药热点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仲景欲症思辨

    范航张迪张富荣陈萌...
    661-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张仲景著作中"欲"所引出的临床表现,提出"欲症"概念.从"欲"的本义出发,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不同表述方式,对其进行分类、概括,立足中医思维方式与临证指导思想,探析欲症蕴含的理论特色,追溯欲症的形成根源,明确欲症的临床指导意义.在理论特色方面,依据"欲求症"与"欲作症"的不同分类,指出前者集中体现的生命形神一体观,后者反映的既病防变思想;在形成根源方面,认为人体之气的开阖运动变化与消长数量变化是欲症发生的内在原由,总结了欲症治疗中遵循的"开后气消""消后气阖"规律与"长而不开""开阖失职"的异常状态;在临床指导方面,认为欲症的有无、性质的差异可作为病机辨析的立足点,通过内在驱动、自主调节的基本特点,从病家真实身心整体状况出发,把握疾病发展趋势,为解决疑难病证提供新思路.对于仲景著作欲症内涵的探析,有助于理解临床经典隐含的指导思想,提升症状辨识能力,深化实践指导意义.

    伤寒论金匮要略张仲景症状形神一体既病防变开阖消长

    从刘渡舟"津液链"理解伤寒瘥后劳复的证治

    陈佳慧王庆国刘雨桐王雪茜...
    66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从《黄帝内经》《伤寒论》和《温病条辨》中得到的启示,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津液链的概念,认为脾胃是人体各种形态的津液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中的物质来源和运动中心,而三焦是津液链正常运行的主要通道.刘渡舟创立"津液链"的病机理论,旨在强调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之津液衍进与生化的生理关系和俱荣俱损的病理特点,从系统性、运动性、脾胃中心性等的角度理解津液代谢异常.伤寒瘥后以津液链的失常为主要病理特征,虽是一个自限性过程,但形劳、神劳、食劳、房劳能进一步加重这种失常,导致多种临床表现.治疗上,当法张仲景借助人体自愈能力,以恢复津液链的运行为最终目标,从脾胃与三焦出发,疏通津液之通道,恢复津液之气化,广开津液之源头,攻逐下停之津液,灵活运用疏达三焦法、温中健脾法、清热益阴法和利水散结法治疗瘥后劳复诸证,最终达到阴阳自和.

    瘥后劳复津液链脾胃三焦中医康复刘渡舟《伤寒论》

    基于形神思维探讨从督论治卒中后失语

    赵蕊徐敏杰李翔宇张梓寒...
    670-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卒中后失语作为脑卒中主要后遗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听、说、读、写等方面的障碍.中医形神思维贯穿于卒中后失语诊疗全程.中医之形通常是指脉、筋、肌、骨、皮五体,神是指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而语言为人类独有的高级皮层功能,主神机变化,故属"神"的范畴;"言为心之声""脑之为言在""肾为声之根",督脉为沟通心、脑、肾的中心环节,故脑、心、肾、督脉均为语言的载体,属"形"的范畴."脑髓败坏,神机失用"是卒中后失语的关键病机,其发病机制为形神共损,治疗强调形神同调.文献记载督脉闭阻是引发"脑髓失养,神机失用"的使动因素,"肾—督脉—脑心轴"沟通传达"精"以达醒"神",其机理与现代医学所述脊髓参与支配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相契合,可通过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翻译、加工、转运及分泌过程,表达神经可塑性.因此,基于形神思维探讨从督论治卒中后失语,对丰富理论内涵和提升临床疗效,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形神思维从督论治卒中失语肾—督脉—脑心轴脊髓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临床实践

    《伤寒杂病论》中干姜之温阳五法探析

    李贞国陈潇予研智刘永秀...
    676-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温阳法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狭义温法之祛寒温经,《伤寒杂病论》中温阳的概念则更加广泛深刻.本文以《伤寒杂病论》中干姜的配伍规律、量效及煎煮时间为线索,并结合历代医家对干姜的临床应用,从筑阳法之干姜甘草,温中阳以筑生阳之基;干姜人参,滋液救阴以助化阳之能;通阳法之干姜半夏,温化饮邪以达阳之流通;密阳法之干姜桂枝,温通内外以资阳气之密固;潜阳法之干姜附子,破阴救逆以潜下焦之元阳;复阳法之干姜黄连,寒热并用以复阳位之乱五个方面探讨干姜之温阳五法内涵,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及拓展干姜的临床运用思路.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干姜温阳五法

    浅析化疗相关性腹泻中医病机与诊疗

    王玉琳林沛哲陈津琦孟静岩...
    682-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疗是现代肿瘤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在肿瘤化疗过程中会产生化疗相关性腹泻的不良反应,甚者则使后续治疗难以实施,进而延误病情.目前现代医学多是对症治疗,中医药或许在此方面可为其提供新的机遇.中医学认为运化失常、脾虚浊留是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发病基础,浊阴渐聚、郁热内生是诱发变证的关键,肝脾不调、气机壅遏是病程进展中重要的病症表现,脾肾阳虚、命门火衰为病程进展的核心环节,宜以燮理中焦、温清并行、宣畅气机、摄火归源为基本治则治法.现代医家在辨治时形成了辛甘温补、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固本培元等方药运用特色.本文旨在总结现代名医对化疗相关性腹泻的认识以及临床诊治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诊疗思路.

    化疗相关性腹泻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用药经验

    从补论治心系疾病合并咯血的临床体会

    高嘉良王阶
    686-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咯血是临床常见病症,其中心系疾病合并咯血治疗中存在的抗栓和止血药物之间的使用平衡度是临床医生需解决的难题.络管破损是心系疾病合并咯血的病理改变.补法是心系疾病合并咯血的有效治法.张锡纯治疗咯血久不愈者,以补为重,兼有其他三法,创补络补管汤,可补络管之破损,补养血管之肌以助新生,补中寓降,具有"能补肺络以成止血之功,而不至有遽止之患,致留瘀血为恙"的特点,或可为临床医师在面临抗栓与止血药物使用程度之间的抉择提供治疗思路.补络补管汤可成为治疗心系疾病合并咯血的基础方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知常达变,结合辨证、辨证论治,灵活化裁,随证治之.

    补法补络补管汤心系疾病咯血

    基于卫气营血理论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治

    赵翰韬焦扬刘肇恒程钰...
    690-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在古时对其的诊治就有相应的记载,其病因有内外之分,病性有虚实之别,致病因素多考虑痰、热、瘀、虚.卫气营血辨证不仅可以用于对温病的描述,也可以用于指导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治疗.本团队结合临床经验,发现该病在临床表现及病程演变等方面符合中医温病学说中卫气营血辨证的规律.腺样体肥大病性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患儿脏腑娇嫩,肺脾肾虚;实则责之外感风邪及热、痰、瘀.本病卫分阶段,即疾病初期,病机为风热痰邪,结于颃颡,治法多以透法为先,法当疏风清热、理气化痰为宜;气分阶段,疾病进展,痰热内蕴,上犯咽喉,治法以清法为主,主要从化痰清热出发,同时注重清除郁热;营血阶段,疾病发展至极期,痰瘀互结,久病伤阴,对此阶段患儿需重视化痰活血,同时兼顾护阴.在临床诊治腺样体肥大时,从卫气营血角度动态辨证,抓住每一阶段的要务,分阶段论治,同时兼顾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抓住主要矛盾,执简驭繁,有望提高临床疗效.

    卫气营血辨证腺样体肥大小儿分阶段诊治透法清法散法中医治疗

    "重症温阳,大气以运"治疗肌无力危象一例

    王秉道杨楠
    694-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一例肌无力危象患者,可疑复感新冠而进一步加重,呼吸衰竭,先后以丙种球蛋白冲击、激素冲击及血浆置换等治疗后,仍有喘促并出现大汗如雨、低血压的休克状态,西医治疗手段近竭,在此关键节点通过中医病因病机分析,运用"重症温阳,大气以运"的理念,调整治疗方案,以桂枝加附子汤、生脉散、玉屏风散、牡蛎散四方联用,很快纠正了休克状态,快速解决了"喘、汗、乏力"三大主症,后期改用薯蓣丸善后,成功救治了该患者.在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中,笔者通过此病例介绍了多年来临床总结的危重症"识证用方"经验.首先在病机识别方面,要通过全程全面梳理病情而快速获取"核心病机",其中"功能状态"的识别是一种精准获取"核心病机"的重要手段,该患者由痿证进展为脱证,脱证就是典型的功能衰微状态,必倚重附子辈温运阳气,同时合并的喘证则是大气衰竭状态,必以大补元气为治,其次在治疗方面还介绍了个人总结的"以症(证)为基点,效方联用"原则,使用得当收效甚捷.该案患者快速好转,体现了中医治疗危重症的优势,也让后学者看到中医在危急重症中大有可为,应用得当可力挽狂澜,值得临床借鉴和参考.

    肌无力危象重症温阳大气衰竭把握核心功能状态症(证)为基点,效方联用

    醒脾解郁方联合舍曲林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28例

    封若雨刘芸芳邢峰丽郭蓉娟...
    698-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醒脾解郁方联合舍曲林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通过观察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服用醒脾解郁方联合舍曲林后其抑郁程度及中医证候积分等各指标的变化,评估醒脾解郁方联合舍曲林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符合抑郁症诊断且中医证候符合肝郁脾虚型的患者6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给予醒脾解郁方联合舍曲林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舍曲林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中医各症状积分变化情况,运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6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0%,治疗组HAMD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在心情抑郁、善太息、脘腹胀满、纳差不欲食、嗳气中医各症状积分方面,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脾解郁方联合舍曲林对于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有明确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程度及中医症状,在改善某些症状方面优于单纯西药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醒脾解郁方舍曲林抑郁症肝郁脾虚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苓桂气化方改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早期患者左室心肌运动的临床研究

    李知轩石玉姣刘春秋杨晨光...
    702-7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技术评价苓桂气化方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早期患者左室心肌运动的改善.方法 纳入明确诊断为HFpEF早期且中医辨证为气化不利证见水饮内停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苓桂气化方颗粒(每袋27.5 g)口服,每日2次,每次1袋,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6 min walking test,6MWT)测试,并在步行试验结束后立即进行心脏功能相关指标检测:患者运动负荷状态下的常规心脏超声参数[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I V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E)、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间隔侧及侧壁侧运动速度(e')、计算平均E/e'],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别获取左室心内膜下层、心肌中层和心外膜下层整体纵向心肌应变(GLSendo、GLSmid、GLSepi),计算整体纵向应变跨壁阶差(△GLS=GLSendo-GLSepi).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6MWT、E、间隔侧e'、侧壁侧e'、GLSendo及△GLS有显著差异(P<0.01),GLSmid、GLSepi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6MWT、E、间隔侧e'、侧壁侧e'、GLSendo有显著差异(P<0.01),GLSmid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6MWT、E、间隔侧e'、GLSendo有统计学差异(P<0.05),△GLS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苓桂气化方可以增加HFpEF早期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技术可以更敏感地检测HFpEF早期左室功能的改变,尤其是心内膜下心肌应变值的改变,揭示苓桂气化方是治疗HFpEF早期潜在的有效中药方剂,同时也表明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技术是评价HFpEF早期心功能改善的可靠方法.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苓桂气化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左室心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