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江学良

旬刊

1009-3079

wcjd@wjgnet.com

0351-4078656;办公电话010-85381901-644

030001

社址:山西省太原市双塔西街77号;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远洋国际中心D座903室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Journal 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的临床诊疗进展

    韦元成金黑鹰张春霞张心怡...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能性肛门直肠痛(functional anorectal pain,FARP)是指发生在肛门和/或直肠的非器质性的特发性疼痛。FARP发病原因十分复杂,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差异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整理、完善FARP的临床诊治思路,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功能性肛门直肠痛临床评估临床治疗进展

    LncRNA LINC01224/miR-513b-5p对结肠癌细胞SW1116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张兆辉王利民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我国结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上升,目前结肠癌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LncRNA在结肠癌等肿瘤发生过程中可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其主要通过竞争性结合miRNA而发挥作用,已知LncRNA LINC01224在肿瘤中可能发挥癌基因作用,但LINC01224在结肠癌形成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目的探讨LncRNA LINC01224/miR-513b-5p对结肠癌细胞SW1116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癌旁组织与结肠癌组织中LINC01224、miR-513b-5p的表达量;si-NC、si-LINC01224、si-LINC01224与anti-miR-NC、si-LINC01224与anti-miR-513b-5p分别转染入人结肠癌细胞SW1116;采用qRT-PCR法检测SW1116细胞中LINC01224、miR-513b-5p的表达量;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INC01224与miR-513b-5p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结肠癌组织中LINC01224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miR-513b-5p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si-NC组比较,si-LINC01224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减少(P<0。05),E-cadherin蛋白水平升高(P<0。05),N-cadherin蛋白水平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LINC01224可靶向结合miR-513b-5p;与si-LINC01224+anti-miR-NC组比较,si-LINC01224+anti-miR-513b-5p组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S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增多(P<0。05),E-cadherin蛋白水平降低(P<0。05),N-cadherin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干扰LINC01224表达可通过上调miR-513b-5p而减弱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并可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

    LncRNALINC01224miR-513b-5p结肠癌增殖迁移侵袭

    信息动态

    14,28,33,47,后插1-后插5页

    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运用分析

    刘一宁马景涛高志远王宇平...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近几年来,相关肝脏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患者往往以肝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并继发肾功能衰竭,由此引起的营养不良症状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现阶段,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在医学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关于选择何种营养制剂辅助患者营养治疗已成为当前相关科研工作者研究的一大热点。目的探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运用分析。

    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病毒性肝炎肾功能衰竭临床应用

    经双腔引流管大容量灌洗并持续负压引流用于感染性胰腺坏死的疗效分析

    党军强贾亭街张志强龚新利...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感染性胰腺坏死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然而,术后残余组织的引流仍存在引流不充分,引流管易堵塞等问题。本研究拟采取胰周双腔引流管大容量灌洗并持续负压引流的方法,并与同期采用普通引流的患者相比较。目的探讨胰周双腔引流管大容量灌洗并持续负压引流用于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铜川市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2015-06/2019-06收治的57例行手术治疗的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冲洗引流方式不同,分为双腔引流管组和普通引流管组。双腔引流管组患者术中放置胰周双腔引流管并在术后行大容量灌洗并持续负压引流;普通引流管组患者术中放置小网膜囊引流管并术后行常规冲洗和引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引流情况。结果两组在人口统计学数据、胰腺炎的病因和疾病严重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重症护理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持续器官衰竭逆转数(84。21%vs 56。25%,P = 0。13),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6。67%vs 33。33%,P= 0。14)无明显差异;总体死亡率为12。28%。尽管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17),但普通引流管组患者死亡率更高。双腔引流管组APACHEII评分减少幅度更大(8。03 ±2。13 vs 3。85 ±1。29,P<0。0I),无再手术病例(0 vs 22。22%,P= 0。008),住院时间更短,引流管更通畅,能够更早的拔除引流管(P<0。01)。结论经双腔引流管大容量灌洗并持持续负压引流是IPN的有效引流方法,可有效治疗IPN。

    急性胰腺炎感染性胰腺坏死灌洗术负压引流

    胆胰肠结合部医源性损伤的诊疗与预防

    魏玉华施宝民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胆胰肠结合部好发多种疾病,包括结石、炎性增厚以及肿瘤等,容易引起狭窄或梗阻,需要及时进行处理治疗。由于该部位复杂的解剖以及独特的病理生理特点,在进行各种检查或治疗操作时,容易发生医源性损伤,而且损伤往往比较隐匿,术中不易发现。损伤发生后,如果不能早期诊治,常引起严重后果,死亡率较高。因此,研究探讨胆胰肠结合部医源性损伤发生原因、诊疗以及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胆胰肠结合部医源性损伤的预防、诊断、治疗等做一论述,总结探讨胆胰肠结合部医源性损伤的诊治经验。

    胆胰肠结合部医源性损伤诊断治疗预防

    血管紧张素-Ⅱ与急性胰腺炎

    黄子俊吕永才雷静静刘琦...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消化系统常见急腹症之一,AP的总死亡率约5%-10%。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死亡率约30%-40%。近年来AP的总体死亡率变化不大,但AP的发病率却在逐年上升。在胃肠科的住院患者中,AP已然成为患者住院的第二大病因,是住院花费最高疾病之一,故应该引起临床重视。根据2012年亚特兰大分类标准修订版本,并根据AP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及SAP,其中约60%病例是MAP,病情为自限性,恢复良好,几乎不产生任何并发症,死亡率极低;然而大约30%的患者会发生MSAP,约10%会发生SAP,持续器官衰竭(persistent organ failure,POF)是SAP主要决定因素,也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胰腺坏死继发感染是后期AP的主要死因,死亡率极高。AP病情进展及预后与疾病的早期治疗及干预息息相关,而AP的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又影响着疾病的早期治疗的疗效,但目前A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故缺乏特异性治疗,现今公认发病机制有"白细胞过度激活-炎性因子级联瀑布学说"、"肠道细菌移位与二次打击学说"、"细胞凋亡学说"、"胰腺微循环障碍学说"等,这些理论的提出表明AP的发病机制是复杂、多因素参与的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的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在A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因此深入研究Ang-II与AP的关系可能有助于临床进一步认识及治疗AP,本文就Ang-Ⅱ与AP的关系进行如下综述。

    血管紧张素-Ⅱ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CT门静脉成像指导内镜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疗效

    宋明全孙学国李倩单体栋...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目前内镜治疗已成为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 variceal,GOV)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内镜下精准食管胃静脉曲张断流术(endoscopic selective varices devascularition,ESVD)在临床中得到较广泛应用。该技术要求术前精准判断GOV的来源及去路血管,内镜治疗术中精准封堵靶血管,要求最大程度地止血并预防术后出血。但是如何术前寻找封堵的GOV的来源血管即靶血管,目前尚缺乏临床指南指导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内镜医生是个需要解决的难题。目的观察CT门静脉成像(CT portography,CTP)指导内镜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血管内注射治疗,精准断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单中心回顾性分析68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其中38例病人内镜治疗前进行了CTP,为CTP指导治疗组;同期治疗前未行CTP的对照组病人30例。比较2组治疗后的改善率,用胶量,以及再出血率。结果38例CTP指导治疗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均无差异;CTP指导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Child-Pugh分级无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Child-Pugh有显著差异(P<0。001);CTP组用胶量1。2 mL±0。4 mL较对照组2。0±0。6 mL明显减少(P<0。001);CTP组套扎环数7。2±2。7环比对照组8。7±2。7环减少(P<0。05);CTP组3 mo内再出血率5。3%(2/38)较对照组23。3%(7/30)减少(P<0。05);CPT组改善率65。8%(25/38),优于对照组为53。3%(16/30)(P<0。001)。结论CTP指导内镜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血管内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疗效及安全性较好,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肝硬化食管和胃静脉曲张曲张静脉破裂出血CT门静脉成像内镜下精准食管胃静脉曲张断流术组织胶

    正念减压疗法对新冠疫情期间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宋昌群张雨轶吴珍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症状将逐渐加重,患者对该病认识不足、心理压力大等因素,容易增加负面情绪,进而影响睡眠质量。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新冠疫情期间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20-05/2020-10在我院收治的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护理,如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用药护理、运动护理及心理护理等,同时解答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咨询。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进行正念减压疗法干预5次,每次干预时长为30 min,为保证在完成实验,每2d干预一次,每个被试的干预都在10 d内完成,均接受了8次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心境状态量表(POM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进行评分。结果与干预前比较,2组抑郁、焦虑、压力维度及DASS-21量表总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DASS-21总分及抑郁、焦虑、压力下降明显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紧张、抑郁分量表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变化明显于对照组(P<0。05);但自我、疲劳、精力、愤怒、慌乱分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下降明显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能有效降低新冠疫情期间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焦虑、抑郁负面心理情绪,并积极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正念减压疗法新冠疫情老年胃食管反流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