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江学良

旬刊

1009-3079

wcjd@wjgnet.com

0351-4078656;办公电话010-85381901-644

030001

社址:山西省太原市双塔西街77号;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远洋国际中心D座903室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Journal 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肝脏肿瘤体外培养模型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邢家利王禹歆杜顺达
    563-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癌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公众健康的重要负担,而各种抗癌药物在肝癌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选择药物,将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体外肝癌细胞培养模型是研究肝癌发病机制以及药物筛选的重要途径.长期的实践证明传统的二维药物筛选方法无法真实的再现肿瘤复杂的耐药机制,三维体外肝癌细胞模型的出现丰富了肝癌体外实验的方法选择的同时,在体外肝癌药物实验敏感性及肝癌细胞病理、生理学体外研究方面也带了较大提高.本文回顾了现有不同类型的肝癌细胞体外培养的主要类型、讨论其各自存在的优势及缺陷,以明确肝癌体外培养模型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肝癌细胞来源二维肝癌细胞培养类器官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三维肝癌细胞培养三维生物打印

    腹泻与肠道乳糖酶活性的关系研究进展

    吴仪谭周进
    571-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糖酶作为肠道重要的功能酶之一,其活性的表达与腹泻密切相关.中药治疗腹泻性疾病具有独特优势,中药治疗腹泻的疗效机制至今尚不明确.本文探究不同因素诱导下的腹泻与肠道乳糖酶活性的关系,中药治疗腹泻与肠道乳糖酶活性的关系,发现不同因素诱导的腹泻会降低肠道乳糖酶活性,中药治疗后提高肠道乳糖酶活性水平.肠道乳糖酶活性的提高与中药作用于肠道黏膜与肠道菌群,帮助修复肠道黏膜、调整肠道菌群有关,中药或许能调控乳糖酶细菌基因的表达提高肠道乳糖酶活性,具体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乳糖酶腹泻肠黏膜肠道菌群中医药

    TACC3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的预后关系

    邢国强运涛赵国刚
    577-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转录相关酸性卷曲蛋白3 (transforming acidic coiled coil protein 3,TACC3)是TACC家族的重要成员,研究表明,TA CC基因在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中高表达,并与预后较差有关.但是其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鲜见报道.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探讨TA CC3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的预后关系,方法分别检索BioGPS、Oncomine、癌症细胞系百科全书(cancer cell line encyclopedia,CCLE)数据库,挖掘分析TA CC3基因在正常人体组织、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应用Kaplan-Meier Plotter、GEPIA等数据库分析TA CC3基因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BioGPS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TA CC3基因在人体各组织中均有表达,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值中位数略高于其他正常组织(8.95 vs 7.1).从Oncomine数据库检索出TACC3基因相关研究290项,显示肝癌组织中TACC3基因高表达4项,低表达1项,Meta分析显示与正常肝组织相比TACC3基因在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中位秩(Median Rank)=442.5,P<0.05].CCLE数据库分析显示,在肝癌细胞系中TACC3 mRNA高表达.Kaplan-Meier Plotter及GEPIA数据库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ACC3基因高表达组的肝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等生存预后指标均较低表达组差(P<0.05).结论 TACC3基因在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TACC3基因高表达与肝癌患者生存预后差有关.

    肝癌生物信息学TACC3基因

    信息动态

    584,608,614,后插1-后插5页

    电针联合六磨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的有益作用

    王立明尚惺杰朱雅碧叶淑芳...
    585-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的疗效并不完全令人满意.研究显示,中医药、针灸、艾灸、按摩以及中药贴敷等手段对STC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目的 研究电针联合六磨汤对STC大鼠的治疗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饲喂复方苯乙哌啶构建STC大鼠模型,并分别给予电针、六磨汤或电针联合六磨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并统计大鼠24 h内排便粒数、粪便含水量和小肠碳末推进率;ELISA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水通道蛋白3、8、9 (aquaporin3,8,9,AQP3,8,9)、c-ki和c-kit配体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的表达水平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结果 相较于电针或六磨汤单一治疗组,电针联合六磨汤治疗可显著增加便秘大鼠24 h内的排便粒数和粪便含水量,同时加快碳末推进率.同时,电针联合六磨汤治疗可显著降低便秘大鼠血清中NO和eNOS水平.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电针联合六磨汤治疗可显著上调便秘大鼠结肠组织中c-kit和SCF的蛋白表达水平,下调AQP3、AQP8和AQP9的蛋白表达水平;此外,还可显著促进大鼠结肠组织中PI3K和AKT的磷酸化.结论 电针联合六磨汤治疗可改善STC大鼠的症状,这种作用涉及多个靶点,主要与调节水液代谢、增加胃肠动力以及促进胃肠蠕动等相关.

    电针六磨汤慢传输型便秘

    自拟解毒抗癌汤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张炼钟津津许远张腮莉...
    592-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结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5位.化疗成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毒副作用明显,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目的 探究自拟解毒抗癌汤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01/2019-01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XELOX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解毒抗癌汤剂.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糖类抗原199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炎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7 (interleukin-17,IL-17)]、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VAS)、Karnofsky功能状态(karnofsky functional status,KPS)评分、肝肾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67.31%)高于对照组(44.23%)(P<0.05);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后血清CEA、TK1、CA199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后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后血清TGF-β、TNF-α、 IL-17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后ALT、AST、Cr、BUN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神经毒性、胃肠不适发生率(23.08%、19.23%、40.38%)低于对照组(57.69%、40.38%、71.15) (P<0.05).结论 自拟解毒抗癌汤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并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自拟解毒抗癌汤剂化疗晚期结肠癌CEATK1CA199

    胶体金法检测粪便中TU M2PK,COX-2,Vimentin在大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楼何飞马春梅傅英芝张术...
    601-6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大肠癌一经发现大多都进入到中晚期,给治疗和术后恢复带来极大的困难.如何能在发病早期的不明显阶段发现病灶成为治疗的关键.胶体金法目前属于快速、简单、准确、经济的诊断方法,结合发病初期粪便中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为大肠癌早期确诊提供依据.目的 探讨胶体金法检测粪便中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or M2-pyruvate kinase,TU M2PK)、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波形蛋白(Vimentin)在大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01/2017-01我院124例大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41例结肠镜检查阴性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及不同病理特征患者TU M2PK、COX-2、Vimentin阳性率,分析大肠癌患者生存情况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TU M2PK、COX-2、Vimentin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患者TU M2PK、COX-2、Vimentin阳性表达在Dukes分期、分化程度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Dukes分期、分化程度、TU M2PK、COX-2、Vimentin表达患者1年生存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Cox回归分析,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后,Dukes分期B期HR值为3.774;C期HR值为4.433;D期HR值为5.536;分化程度中分化HR值为0.414;高分化HR值为0.295;TU M2PK表达HR值为5.006;COX-2表达HR值为4.997;Vimentin袁达HR值为4.671;TU M2PK、COX-2、Vimentin阳性表达患者1年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肠癌患者粪便中TU M2PK、COX-2、Vimentin异常表达,胶体金法检测上述指标对筛查大肠癌及评估患者生存情况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胶体金法粪便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环氧化酶-2波形蛋白大肠癌

    SAP早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研究进展

    何林孙昀
    609-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危重症,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SAP常伴胰腺大面积坏死,易继发感染.胰腺坏死部位感染与SAP死亡率的增加相关.早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SAP是否可降低SAP继发感染的发生率仍存在争论,笔者综述了近年来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SAP继发感染的相关研究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抗生素继发感染预防

    基于肠道微生态探源《黄帝内经》泄泻五脏论

    李玉丽谭周进
    615-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泄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微生态学发展,泄泻与肠道微生态失调的联系已得到广泛认可,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的泄泻相关论述涉及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与治疗诸方面,尤其是开创了从五脏论治泄泻之先河.肠道菌群是一个"被遗忘的器官",菌群失调是泄泻发病的重要机制.《黄帝内经》泄泻五脏论体现了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与肠道微生态失调内涵高度一致.结合共同的认知基础,本文系统整理了近5年文献库中与五脏相关肠道菌群研究的文献,从《黄帝内经》论治泄泻总概论、以及泄泻从脾、肾、肝、心、肺五脏论治的微生态机制进行分析阐述.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是五脏功能协调的主要特征表现,五脏功能失调又皆能引起肠道菌群紊乱.肠道菌群研究成果将成为未来探究《黄帝内经》泄泻五脏论理论内涵的一个关键的科学支点.

    泄泻肠道菌群《黄帝内经》五脏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