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江学良

旬刊

1009-3079

wcjd@wjgnet.com

0351-4078656;办公电话010-85381901-644

030001

社址:山西省太原市双塔西街77号;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远洋国际中心D座903室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Journal 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抗栓治疗消化道损伤的中西医防治研究进展

    蚁楷宏谭学瑞
    1089-1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服用抗栓药物以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然而,长期使用抗栓药物可造成消化道损伤,药物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和出血等胃肠道并发症在这类患者中十分常见.为了减少抗栓药物引起的消化道损伤,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防治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1)纠正可干预的危险因素;(2)充分考虑心血管获益与胃肠道并发症风险的平衡,选择最适宜的抗栓治疗方案;(3)使用胃黏膜保护剂.近年来,研究人员也尝试从传统中医药中寻找新的防治方案.相关研究表明,中医药在防治消化道损伤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且临床疗效颇佳.本文就抗栓治疗所致消化道损伤及其中西医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抗栓治疗消化道损伤中西医防治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胃癌巨噬细胞极化研究进展

    锁瑞洋王芝馀王健生张广健...
    1096-1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肿瘤微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肿瘤组织和远处转移部位均有分布,与肿瘤的进展和预后有关.M2型TAMs可促进肿瘤增殖、侵袭转移、抑制凋亡等肿瘤生物学过程,与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明显相关.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逐渐被揭示,其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方向来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研究表明lncRNAs在胃癌巨噬细胞极化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现就相关研究报道进行综述,以期为干预TAMs极化过程抑制胃癌进展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胃癌巨噬细胞肿瘤微环境长链非编码RNA

    短链脂肪酸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杭露周盐孟杨杨冯雅...
    1102-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功能性肠病.以不规则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肠道菌群失调作为IBS的病理机制之一,在IBS发生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绝大多数的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是由肠道菌群和宿主饮食在结肠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作为肠道菌群的主要代谢产物之一,SCFAs在肠道中发挥着维护肠道屏障功能、免疫调节、抗炎、调节内脏敏感性等作用.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于SCFAs关注度的增加,探讨SCFAs与IBS之间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对近五年来SCFAs与IBS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短链脂肪酸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

    信息动态

    1109,1137,后插1-后插5页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对晚期慢性肝病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王艳娇朱雅碧魏雯佳
    1110-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非选择性p受体阻滞剂(non-selective β-blockers,NSBBs)是肝硬化背景下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治疗方法,肝硬化患者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研究表明,应用NSBBs后慢加急性肝衰竭分级、白细胞计数以及血浆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降低,进而提出NSBBs具有抗炎作用.目的 基于竞争风险模型分析NSBBs对晚期慢性肝病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使用NSBBs治疗的晚期慢性肝病患者319例,比较治疗前后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采用竞争风险模型分析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变化对失代偿率及肝相关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NSBBs治疗后HVPG、WBC及C反应蛋白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将肝移植和非肝相关病死设为竞争风险,发现WBC应答(下降≥20%)可降低基线失代偿患者的进一步失代偿风险HR=0.708);WBC应答是无肝移植者肝相关生存的独立预测因子(HR=0.582);WBC应答增加了肝移植者肝相关病死风险(HR=1.759).结论 NSBBs有助于改善晚期慢性肝病的炎症反应,且在Child-Pugh C级患者中表现更明显,WBC下降≥20%可降低进一步失代偿及无肝移植者肝相关病死风险.

    竞争风险模型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晚期慢性肝病炎症因子

    肝细胞癌中CBX2的免疫和预后意义的综合分析

    宋鑫王添贤朱小年谭盛葵...
    1118-1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和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在过去的30年里,全世界肝癌患者的发病率从每10万人1.6人上升到4.6人.广西是我国HCC的高发区,其死亡率居广西肿瘤死因谱首位,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40%.因此探讨色素框同源物2 (chromobox homolog 2,CBX2)在肝细胞癌免疫中的作用,将为HCC治疗提供潜在的价值.目的 探讨CBX2基因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和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微阵列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5例HCC及其对应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CBX2的表达,分析CBX2与HC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患者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探讨CBX2与免疫调节因子之间的关系,并通过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CBX2与免疫事件有关.使用COX回归模型开发多基因风险预测模型,由此产生的风险评分是一个独立的预测因子.我们使用接受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方法评估风险评分的预测准确性.最后,构建了带有校准曲线的预后诺模图,以预测个体的3年和5年生存概率.结果 CBX2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为66.7% (50/75),明显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25.3% (1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发现,CBX2的表达与HCC患者的TNM分期和AFP具有相关性(P<0.05).进一步生存分析发现,CBX2阳性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阴性组,提示CBX2阴性表达可能与HCC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CBX2表达与辅助型T细胞2的浸润水平呈正相关;我们确定了CBX2与10个免疫抑制因子和23个免疫刺激因子之间的关系,相关的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CBX2与介导的免疫事件相关.结论 CBX2阳性表达是HCC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CBX2可能是HCC的潜在免疫预后标志物.

    肝细胞癌CBX2预后免疫浸润

    嗜酸乳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颅脑损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金蓓罗凤飞
    1130-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重型颅脑损伤后多数患者存在胃肠动力不足现象,当机体受到外界机械创伤时,易引发感染、呕吐、胃内容物反流等现象,使早期胃肠功能出现障碍,影响营养摄入,加重脑水肿,延迟伤口愈合,不利于患者预后.莫沙必利为临床常用促胃肠动力药,可提升胃肠道动力,加快胃排空.同时,嗜酸乳杆菌可调节肠道内菌群,保护肠道黏膜屏障、维持肠道平衡状态、缓解胃动力.本研究旨在探讨嗜酸乳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颅脑损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肠内营养达标时间、肠道菌群、康复进程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目的 观察嗜酸乳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颅脑损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02/2021-02我院颅脑损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9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6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莫沙必利,研究组予以嗜酸乳杆菌联合莫沙必利,均治疗1 wk.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肠内营养达标时间、康复进程、28 d病死率以及治疗前、治疗3d、1 wk后胃动力指标[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胃残留量(gastric residual volume,GRA)]、肠道屏障功能指标[D-乳酸(D-lactic acid,D-LA)、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肠杆菌)数量.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3.48%较对照组78.26%高(P<0.05);研究组肠内营养达标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28 d病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3d、1 wk后IAP、GRA及D-LA、DA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d、1 wk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多于对照组,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嗜酸乳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颅脑损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可缩短肠内营养达标时间,调节肠道菌群,保护肠黏膜屏障,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颅脑损伤嗜酸乳杆菌莫沙必利胃肠功能障碍肠道菌群肠内营养达标时间康复进程

    遗传性大肠癌患者一级亲属肿瘤早治疗意识现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王会杰王建华徐丹王娜...
    1138-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遗传性大肠癌的一级亲属是罹患大肠癌的高危人群,但大部分缺乏正确的健康知识及筛查行为,故提升该人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意识在防治肿瘤、改善预后中尤为重要.目的 分析遗传性大肠癌患者一级亲属肿瘤早治疗意识现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06/2021-03本院住院的200例遗传性大肠癌患者一级亲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及肿瘤早治疗意识问卷进行评估,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影响遗传性大肠癌患者一级亲属肿瘤早治疗意识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6份,有效回收率为98.00%;196例一级亲属中127例选择积极治疗,占比64.80%;50例选择不积极治疗,占比25.51%,选择不积极治疗的原因中以经济原因、治疗可能带来痛苦、时间原因为主,分别占比72.00%、42.00%、34.00%;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婚姻状况(未婚)、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无医保)、无商业医疗保险、血亲亲属中患大肠癌人数(<4人)、认知水平(低认知)是影响一级亲属肿瘤早治疗意识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遗传性大肠癌患者一级亲属肿瘤早治疗意识有待提高,文化程度低、未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无商业医疗保险等因素可能降低亲属肿瘤早治疗意识,故应针对风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提升早治疗意识.

    遗传性大肠癌一级亲属肿瘤早治疗意识相关因素

    基于微信平台以TTM为导向的健康宣教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卓丽丽诸葛玮玮丁银蓉
    1144-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情感状态、生存质量,提高UC患者的疾病认识及自护能力对防治UC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微信平台作为媒介对出院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但内容多局限于基础护理,宣教效果不佳.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以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s of change,TTM)为导向的健康宣教法对UC患者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01/2020-02间我院收治的63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微信平台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以TTM为导向的健康宣教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24 wi后的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得分、自护能力、生存质量及24 wk内的血便、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正性情感得分升高,负性情感得分下降,且观察组正性情感得分高于对照组,负性情感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自护能力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 wk内的血便复发率(6.25%比29.03%)、UC复发率(0比22.58%)低于对照组,且无血便复发时间、无UC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以TTM为导向的健康宣教法能够增进UC患者的正性情感,减轻负性情感,并可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复发风险.

    微信平台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健康宣教溃疡性结肠炎情感状态自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