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航天电子对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航天电子对抗
航天电子对抗

方有培

双月刊

1673-2421

HTDZ8511@126.com

025-84638543

210007

江苏省南京市后标营35号

航天电子对抗/Journal Aerospace Electronic Warfar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8511所主办,报道内容涉及与空间飞行器、导弹武器系统相关的雷达、制导与引信、通讯、导航、C3I等电子设备和系统的电子/光电攻防对抗技术等。主要报道电子/光电攻防对抗的最新对抗、科研成果、工程设计与应用、性能检测与评估、模拟试验等论文与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基于碳-碳复合材料的耐高温小型天线

    李金鹏张力田桂芝李高升...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碳-碳复合材料的耐高温小型天线,利用"外星人"辐射贴片和DGS结构,实现超宽带性能.此外,设计中还利用碳-碳复合材料作为导电材质,其良好的导电性以及优秀的耐热性,使整体天线能够长期在高温下正常工作,实现耐高温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的S11<-10 dB的阻抗带宽为 4.45~16.53 GHz(相对带宽为 115.16%),放入金属弹壳内的阻抗带宽为1~12 GHz(相对带宽为169.23%).

    超宽带耐高温缺陷地碳-碳复合材料天线

    以色列第三代"数字鲨鱼"舰载电子对抗系统

    电波之矛公众号
    42页

    基于显隐特征互补融合的信道编码识别算法

    姜科宇黄烨轩刘杰方旖...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信道编码识别方法主要有2种,一是基于编码模型的显性编码特征提取识别方法,二是基于深度学习的隐性编码特征提取识别方法.显性方法存在自适应能力差、分类边界确定难等问题,隐性方法存在数据需求量大、迁移性弱、可解释性差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显隐特征互补融合的信道编码识别算法.首先,基于信道编码模型提取多维显性编码特征,同时基于深度神经网络从IQ波形中提取隐性编码特征;然后,利用注意力机制将2种特征进行互补融合,利用融合特征进行最终的信道编码识别.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显、隐特征提取识别方法各自存在的问题,具有良好的信道编码识别效果.

    信道编码识别显性特征隐性特征注意力互补融合

    基于频谱策略约束比选的自主用频决策方法

    段国栋张衷豪李娅邴丕浩...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无人平台的迅速发展、战场设备种类的几何式增长,传统集中式的用频决策在决策效率、应对突发情况及时性方面都面临较大挑战,各作战平台/设备的自主用频决策的效果直接取决于共同认知的频谱策略,从概念内涵及策略要素方面对频谱策略进行介绍,结合用频决策模型及用频决策算法分析了频谱策略在自主用频决策的各阶段发挥的作用.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更贴近设备特点及实际应用,降低了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实时性强且便于解释,是实现自主用频决策的有效途径.

    频谱策略自主用频用频决策

    征稿简则

    55页

    从美天军"天空"系列演习看其发展战略

    田苗苗彭进先秦剑琪龙照飞...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太空作战能力,2022年以来美太空训练与战备司令部规划了以"黑色天空"太空电磁战、"红色天空"轨道战、"蓝色天空"网络作战为演练内容的"天空"系列演习.演习内容紧贴美天军德尔塔部队作战任务,采取虚实结合的方式构设未来太空战场可能面临的情形,在对抗、降级和作战受限环境中检验美天军的作战和指挥能力.简要介绍了"天空"系列演习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其主要特点,并对美太空部队未来发展战略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天空"演习电子战轨道打击网络作战灰色地带联合

    无人化装备自主性技术的发展与最新应用

    许哲韩志强王立权朱伟华...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采用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化装备成为国内外科研热点,自主性能力不断提高,在现代军事战争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以人-机权限视角划分了无人化装备自主性技术能力层级,对能力层级的提升历程进行了概述,并以美国为例介绍了目前无人化装备的最新军事应用与关键技术验证,对无人化装备自主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无人化装备自主性态势感知人工智能

    关岛未来防御体系进行首次实战测试

    三目智汇防务公众号
    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