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航天器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航天器工程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航天器工程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彭成荣

双月刊

1673-8748

htq@spacechina.com htq501@139.com

010-68746793;68746067;68745881

100094

北京5142信箱116分箱(海淀区友谊路104号)

航天器工程/Journal Spacecraft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航天器工程》期刊于1992年由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创办,2006年10月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公开发行,2007年开始公开发行,双月刊。本刊目前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主要以航天器工程技术与经验交流为主,具有鲜明的工程特色,区别于“学报”的纯学术属性。《航天器工程》期刊严格保密审查,未通过保密审查的文章不予以刊登。经过十几年的办刊历程,本期刊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成为反映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代表性期刊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用紫外敏感器的高轨卫星自主导航技术

    庄海孝吴茹菲武江凯张强...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轨卫星在无地面测控站支持下难以实现高精度自主导航,卫星的自主生存能力不足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利用地球紫外波段和恒星可见光波段为卫星进行自主导航的技术并进行了在轨验证,该导航方法利用视场 1 观测恒星可见光波段,视场 2 观测地球紫外波段.视场 1利用星敏感器全天球识别算法识别所有恒星星像,识别结果的光轴指向作为恒星矢量;视场 2 被用来对地球紫外波段轮廓成像,计算得到地心矢量在卫星本体坐标系中的方向,通过高精度的系统偏差标定,实现了目前国内较高精度的高轨卫星天文导航应用.

    高轨卫星紫外敏感器自主导航

    大型载人航天器数据存储服务系统设计与应用

    李耀楠田巍郝维宁刘雷...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载人航天器数据规模大、多源并发存储、平台安全性要求高、长期在轨运行的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型载人航天器的数据存储服务系统通用架构.介绍了数据存储服务系统应用的多项关键技术,采用元数据分离方法实现了任意数量和任意类型关键数据的存储和回放,通过数据同步和电气隔离等设计方法使系统具备在轨维修更换的能力,采用存储空间映射的方法实现对非易失闪烁存储器(FLASH)坏块故障的屏蔽,保证了长期工作时数据存储的高可靠性.提出的数据存储服务系统服务于在轨应用,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可为后续航天器数据存储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大型载人航天器数据存储服务系统坏块管理在轨维修性

    应用自适应HP滤波的卫星遥测数据预测方法

    李志强李鸿飞秦巍赵琦...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应用 HP(Hodrick-Prescott)滤波的卫星遥测数据预测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基于二分法和琴生不等式判别的自适应 HP 滤波的遥测数据预测方法,有效解决了平滑参数的选择困难.同时,趋势项和波动项预测在应用 HP滤波的方法的基础上有创新和优化,分别采用了线性预测模型和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ARIMA)模型,有利于有效趋势特征提取和模型参数调整范围的优化.应用文章方法对卫星在轨行波管阳极电压数据进行分析,证实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此方法可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实现遥测数据中长期预测,在卫星故障诊断和预警方面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卫星遥测数据自适应HP滤波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模型数据预测

    一种卫星遥测数据多参数预测方法

    林启杨张昊鹏皮德常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遥测数据多参数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图注意力网络和时域卷积网络的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多尺度时域卷积残差网络组件提取遥测时序数据在不同时间跨度下的时间依赖关系,以捕捉时间模式;随后,利用图结构学习组件自动获取遥测数据变量之间的空间依赖关系,以捕捉空间模式;最后,将图节点特征表示与数据嵌入表示进行融合,增强图注意力网络在信息聚合和消息传递过程中的学习能力.在某卫星遥测数据集上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降低 62.38%,显著提高了遥测数据多参数的预测精度,为保障在轨卫星正常运行提供了更多决策分析支持.

    卫星遥测参数预测模型图注意力网络时域卷积网络

    分块式空间望远镜无线大功率高效能量传输技术研究

    王钰峣黄巧林姜伟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分块式空间望远镜主镜的电能供应需求,解决传统有线传输方式难以接线、接口复杂等多种问题,依据主镜指标要求以及主镜装配流程,提出了一种用于可组装空间望远镜主镜系统的近场无线能量传输总体方案,建立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模型,分析了影响系统传输效率的重要参数,并对关键参数对传输功率及效率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所设计的磁耦合机构可满足可组装分块式空间望远镜主镜无线能量传输对功率、效率及传输距离的需求,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装置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近场无线能量传输方案与线圈设计具有传输功率大、效率高的特点,解决了空间望远镜分块式主镜系统的能量供应问题.

    空间望远镜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分块镜

    航天器大功率固态配电关键技术研究

    赵建伟李化义张明范建锋...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功率固态配电需要解决在开关过程中电压变化率和电流变化率较高的问题,抑制在短路保护过程中功率管漏极和源极存在的振荡和高电压应力.采用"慢开通,慢关断"的控制方式,降低了开通和关断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变化率.通过降低关断过程中电流变化率和增大振荡回路阻尼的方法,抑制了短路保护关断过程中功率管漏源电压应力和振荡.在此基础上,研制了160 V/200 A固态配电样机,实验验证表明所采用的方法是有效的.该方法提高了大功率负载的配电可靠性,可为大功率固态配电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航天器电源系统大功率固态配电高可靠性短路保护

    一种低轨卫星太阳电池阵电流异常下降检测方法

    孙永进陈曦王少林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及时、准确诊断低轨卫星太阳电池阵电流异常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太阳电池阵电流异常下降检测方法,以及时、有效识别并发现故障.首先,分析影响太阳电池阵电流的有效太阳光强、温度、任务和数据质量等因素.然后,把有效太阳光强、温度环境的影响作为误差项处理,对任务和数据质量等影响因素通过滤波或数据修复的方式进行处理.最后,通过比较每天太阳电池阵电流最大值平均值的方式识别电流异常下降.利用在轨卫星实际遥测数据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检测方法诊断精度高于 1.5%,能及时、准确实现低轨卫星太阳电池阵电流异常下降故障检测.

    低轨卫星太阳电池阵电流异常下降早期预警

    航天器轻型低温多层组件的隔热性能研究

    李进周晓云赵啟伟毛俊俊...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温多层隔热组件作为重要的航天器热控产品之一,通常用于舱内设备的隔热,以及减少航天器舱板、舱外设备等与外部空间的辐射换热,它在热控分系统产品配套的质量占比也较为可观.随着大型航天器向高性能、高载质比等方向发展,热控产品的减重需求日益突出.针对减重需求所开发的轻型低温多层隔热组件,反射屏采用了双面镀铝聚酯凸纹薄膜,兼顾了反射屏与间隔层的隔热功能,从而实现了结构优化.针对这种新型轻质多层的隔热性能,开展了试验研究,辅助以仿真计算验证,并通过在轨飞行数据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轻质多层的当量辐射率相较于传统多层提高了约 30%,质量降低了约 35%;适当考虑不确定度,参数取值 0.03 合理,隔热性能较好,满足大多数航天器使用要求,可作为轻量化的隔热材料在宇航领域广泛推广应用.

    凸纹薄膜有效发射率当量辐射率多层隔热组件

    航天器流体回路泵智能故障诊断方法

    余溢方黄首清刘庆海王郅豪...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了航天器流体回路泵智能故障诊断方法研究,将 BP 神经网络、粒子群优化(PSO)-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GA)-BP 神经网络和模糊神经网络 4 种模型应用于故障诊断,以温度、流量、出口压力、转速 4 类状态参数作为神经网络输入,状态标志作为输出进行训练,通过均方误差、相关系数、模型训练评分对模型训练效果评价,从而实现模型优选,完成故障诊断.利用在轨遥测数据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可以准确识别流体回路泵的正常和叶轮卡死泵功能丧失两种在轨实际状态类型,且模糊神经网络相对其他 3 种神经网络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

    航天器空间站流体回路泵故障诊断神经网络

    航天器复合材料桁架连接增强方法与验证

    马超王志国张如变胡宗文...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航天器主承载复合材料桁架局部承受过大的轴向拉伸载荷时,存在接头与杆件拉脱破坏的风险.基于胶接桁架碳纤维分层破坏机理,提出了外套管增强胶接、锥面配合增强胶接和组合增强胶接 3 种连接增强方案,通过优化传力路径达到降低层间应力的目的.针对 3 种连接增强方案,投产了相应的试件开展性能测试.经试验验证,胶接增强设计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承载能力 33%~66%,极限拉脱力达到 200 kN,可为大型航天器主承载桁架研制提供参考.

    航天器复合材料桁架胶接接头连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