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黄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黄金
黄金

韦华南

月刊

1001-1277

journal@ccgri.com

0431-85529838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南湖大路6760号

黄金/Journal Gol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80年创刊,是由原国家科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批准的,由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主管、长春黄金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技术刊物,也是黄金行业惟一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主要报道黄金行业及其相关行业在经济管理、黄金市场、工业应用(黄金及贵金属)、黄金地质、采矿工程、机电与自动控制、选矿与冶炼、分析与环保等方面的科研成果,以及新理论、新技术、新动态、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生产技术经验等内容,同时开辟了首饰之苑、企业之窗、信息纵横、读编往来等栏目。为发展和提高黄金生产技术水平服务,为中国黄金科技进步服务,为厂矿企业、广大读者及用户服务。《黄金》为月刊,大16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内容翔实,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具有权威性。其发行量大,覆盖面广,现已遍布黄金、冶金、地质矿产、有色金属、核工业、化工、金融等系统及金银珠宝饰品行业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尾砂膏体充填早期强度提升措施及微观机理分析

    朱安邱贤阳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膏体充填早期强度,并探索影响充填体早期强度的微观机理,以某矿山为工程背景,分别对添加粗骨料碎石技术方案与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胶凝材料技术方案进行了配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粗骨料碎石技术方案大部分工况条件下能够满足矿山 28d 强度≥5 MPa的要求,但若要满足3d强度≥2.5 MPa的要求,则需要添加 40%以上粗骨料碎石,且保证浓度74%以上,灰砂比 1∶4 以上.而采用新型胶凝材料作为胶结剂的技术方案,在浓度72%以上,基本都能够满足3d强度≥2.5 MPa和28d强度≥5 MPa的要求.对采用新型胶凝材料的试块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发现新型胶凝材料有利于充填体内部钙矾石晶体的发育,对提升充填体早期强度效果明显.试验结论及相关技术参数能够为该矿山未来充填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全尾砂膏体充填早期强度新型胶凝材料微观机理

    动态冲击下龄期较短充填体的力学特性研究

    郭陈响朱建国刘恩彦熊有为...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充填体材料发挥支撑作用时往往会受到爆破、钻孔等外界的动态扰动,严重危害采矿安全,同时养护时间长短也会影响矿山开采效率.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系统研究不同龄期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力学特性,同时使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试样在动态冲击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在动态冲击作用下,龄期28d的试样较龄期3d的试样压密阶段短,线弹性阶段长,且峰后强度下降明显,2 种试样动态强度与应变率基本呈正相关关系.模拟结果表明:龄期3d的试样在靠近透射端一侧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区,产生应变并均匀的向入射端扩展;龄期28d的试样应力集中区与应变主要出现在侧面轴向,逐渐贯穿整个试样.模拟结果与高速摄影捕捉的裂纹扩展情况相符.研究结果能够为地下矿山确定合理的回采时间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尾砂胶结充填体动态冲击SHPB系统力学特性数值模拟养护龄期

    基于灰狼算法改进随机森林算法的爆破振动速度预测研究

    胡学敏曾晟宋良灵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露天矿爆破作业过程中的峰值质点速度在采用传统经验公式和单一仿生算法时预测精度不够的问题,引入灰狼算法(GWO)优化了随机森林算法(RF)中决策树的棵数和层数2 个超参数,成功构建了基于灰狼算法改进的GWO-RF爆破振动速度预测模型.结合某爆破工程69 组爆破监测数据,以爆心距、最大段药量、总装药量、微差时间、炮孔数、孔距、孔深及排距为输入参数,运用GWO-RF预测模型和RF模型进行爆破振动峰值速度预测对比.结果表明:GWO-RF组合算法能够考虑更多符合实际的爆破振动速度影响因素,GWO-RF组合算法误差率比RF算法提高了37.83 百分点;GWO-RF组合算法的爆破振动速度预测精度达到97.72%.说明GWO成功优化了RF中决策树的2 个超参数,也证明GWO-RF组合算法能很好进行露天矿爆破振动速度预测.

    露天开采爆破振动速度预测随机森林算法灰狼算法

    基于Kelvin模型的圆形巷道位移反分析的唯一性

    张志增程一桐周林豪余浩然...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讨论了黏弹性岩体中圆形巷道位移反分析的唯一性问题.以Kelvin模型为研究对象,在圆形巷道位移解析解的基础上,利用参数可辨识条件,对岩体参数进行了位移反分析唯一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测量出多少个测点的位移,都不能唯一地反分析出所有岩体参数,至少要已知2 个参数,才有可能唯一地反分析出其余参数;随着已知参数的增多,各参数的可辨识性逐渐增强;竖向地应力与水平地应力是否相等,且二者作为已知条件时其大小是否为0 对反分析结果有较为明显的影响;适当减少待反演参数的数量对提升反分析结果的唯一性有显著影响;所有参数中地应力具有最好的可辨识性,其次是弹性模量,泊松比及黏滞系数最差.

    岩土工程黏弹性岩体Kelvin模型位移反分析参数可辨识性唯一性

    高水平应力矿岩接触带巷道稳定性分析

    臧冀川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井下巷道在通过矿岩接触带时,由于接触带两侧岩性差异会在巷道两端和接触带上产生不同的变形和破坏.以杜达铅锌矿100 m中段矿岩接触带巷道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软件数值模拟和现场巷道收敛变形监测的方法,分析矿岩接触带巷道在未支护情况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得出杜达铅锌矿在高水平应力下矿岩接触带巷道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应力下矿岩接触带巷道形成后的破坏以剪切破坏为主,巷道变形和破坏在顶底板表现较为明显.矿岩接触带上剪切应力集中,使得接触带两侧矿(岩)体的变形存在明显的不对称非协调分布.岩体侧的变形破坏比矿体侧更为明显,且巷道两帮变形小于顶底板变形.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条件下矿岩接触带巷道的支护提供理论依据.

    高水平应力矿岩接触带巷道变形数值模拟现场监测

    3DMine三维矿业软件在矿山地质中的应用

    王博雄吕九辉孙加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夏甸金矿为例,利用3DMine三维矿业软件建立钻孔数据库,采用勘探线切剖面图、圈定矿体轮廓等信息构建三维矿体模型,估算矿产资源储量,对矿体在深部赋存情况进行分析.通过3DMine三维矿业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实现矿产资源可视化,指导矿山生产,为矿山后续探矿工作提供模型数据依据.

    3DMine三维矿业软件资源储量估算探矿设计块体建模

    苏丹某金矿床矿石工艺矿物学及浸出特性研究

    王振银王怀段帅康张玉帅...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苏丹某金矿床矿石的浸出特性,对其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并使用环保浸金剂JC对4 个不同深度矿样进行了搅拌浸出、滚瓶浸出及柱浸试验.搅拌浸出试验中,在矿石粒级P80 = 75 μm、P80 =150 μm条件下,不同深度矿石的浸出率均分别在 90%和 85%以上;滚瓶浸出试验中,在矿石粒级P80 =4.5 mm条件下,表层矿石的浸出率在 70%以上,深层矿石的浸出率不足50%;柱浸试验中,在矿石粒级P80 =6 mm、P80 =10 mm条件下,表层矿石的浸出率分别在55%和65%以上,深层矿石的浸出率分别不足40%和30%.试验结果表明:该矿床表层矿石具有一定的堆浸可行性,而深层矿石适合搅拌浸出工艺.

    金矿石工艺矿物学搅拌浸出滚瓶浸出柱浸

    含铜络离子对硫代硫酸盐法提金过程影响

    张洋崔毅琦席欣月黄典强...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硫代硫酸盐法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提金方法,含铜氨性硫代硫酸盐体系是常见的硫代硫酸盐提金体系.该体系中,铜离子可与氨和硫代硫酸根离子分别形成四氨合铜络离子和硫代硫酸铜络离子,这些络离子不仅在金矿物溶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对回收过程中金的沉积与吸附产生一定影响.介绍了硫代硫酸盐法提金机理及含铜络离子在提金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几种常见提金方法中含铜络离子对金回收过程的影响.同时,指出了从硫代硫酸盐贵液中回收金的发展方向.

    硫代硫酸盐体系含铜络离子置换法树脂吸附法

    山东某氰渣综合回收铁试验研究

    董鸿良黄恩铭宋宝旭孙晓妍...
    43-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东某黄金选冶厂氰渣中主要有价元素为铁,品位为20.29%,矿物主要以磁铁矿、褐铁矿、硅铁矿形式存在.因该氰渣嵌布粒度微细,且褐铁矿理论含铁偏低,为了尽可能获得高品位铁精矿,开展了选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弱磁粗选—强磁粗选—摇床精选联合工艺流程可实现铁资源的回收利用.若将弱磁精矿、摇床中矿、摇床精矿合一可获得铁品位为59.27%、铁回收率为48.01%的铁精矿;若将弱磁精矿、摇床精矿合一,可获得铁品位为61.21%、铁回收率为46.66%的铁精矿.

    氰渣磁选联合工艺重选综合回收

    某高硫含砷低品位金精矿选矿工艺研究

    刘慧赵福财王苹王路平...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某高硫含砷低品位难处理金精矿选别指标,分别采用尼尔森离心重选和高效旋流器分级工艺进行金精矿分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保障金精矿冶炼净返系数等级的基础上,采用试验条件为重力倍数60G、反冲洗水量4 L/min、给矿速度400 g/min的尼尔森离心重选工艺,可获得金品位为30.97 g/t,金回收率为19.97%的重选精矿;采用试验条件为矿浆浓度 20%、沉砂口直径22 mm的高效旋流器分级工艺,可获得金品位为26.02 g/t,金回收率为 12.50%的溢流.尼尔森离心重选、高效旋流器分级工艺可使最终精矿产品的金回收率分别提高 1.6%~1.9%和0.7%~1.0%.考虑到尼尔森离心重选工艺成熟工艺少、后期投资高,故推荐高效旋流器分级工艺进行该金精矿分选试验,以提高该金精矿利用价值.

    高硫含砷难处理金精矿尼尔森离心重选高效旋流器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