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黄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黄金
黄金

韦华南

月刊

1001-1277

journal@ccgri.com

0431-85529838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南湖大路6760号

黄金/Journal Gol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80年创刊,是由原国家科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批准的,由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主管、长春黄金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技术刊物,也是黄金行业惟一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主要报道黄金行业及其相关行业在经济管理、黄金市场、工业应用(黄金及贵金属)、黄金地质、采矿工程、机电与自动控制、选矿与冶炼、分析与环保等方面的科研成果,以及新理论、新技术、新动态、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生产技术经验等内容,同时开辟了首饰之苑、企业之窗、信息纵横、读编往来等栏目。为发展和提高黄金生产技术水平服务,为中国黄金科技进步服务,为厂矿企业、广大读者及用户服务。《黄金》为月刊,大16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内容翔实,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具有权威性。其发行量大,覆盖面广,现已遍布黄金、冶金、地质矿产、有色金属、核工业、化工、金融等系统及金银珠宝饰品行业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氰渣有价金属浮选回收试验研究与应用

    马鹏程王乐译姜桂鹏高金成...
    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氰渣的资源利用率,解决氰渣中有价金属浮选精矿品位不高、回收率低的问题,开展了氰渣性质分析及回收铜、铅、锌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研究结果,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了工艺优化改造和药剂制度调整,生产实践表明:采用铅优先浮选—浮铅尾矿选铜工艺流程,在铅浮选活化剂ZJT用量3000 g/t、捕收剂乙硫氮用量100 g/t,铜浮选活化剂ZJT用量 2500 g/t、捕收剂ZJB-2 用量100 g/t,浮选流程均为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的条件下,可以获得铅精矿铅品位 22.32%、铅回收率45.76%,锌品位14.47%、锌回收率31.78%,铜精矿铜品位15.38%、铜回收率42.22%的良好指标.改造后,铅精矿铅、锌品位合计提高 8~40 百分点,铜精矿铜品位提高3~13 百分点.

    氰渣铅浮选铜浮选有价金属捕收剂

    与花岗岩、伟晶岩有关的稀散元素(铟、镓、锗、碲)成矿研究进展及展望

    周剑琪李欢
    6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高精尖科技及未来能源的储集与发掘对国家能源安全、国防安全、经济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稀散元素在高科技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稀散元素的特性导致其在地壳中分布极其稀少,资源储量也相对贫乏.稀散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研究较为薄弱,成矿机理存在较大争议.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无论是在成矿时间上还是在空间分布上,稀散元素超常富集都表现出与花岗岩、伟晶岩的强相关性.但是,不同稀散元素在富集过程中有着较大差异的地球化学行为:铟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受暗色矿物及其铁镁质矿物含量影响,且与锡表现出强相关性,在后期沉淀中铟的富集则与闪锌矿及其中的铁、镉等元素密切相关;镓在花岗伟晶岩中产出时,表现出与铌、钽、锂、铷等元素的强相关性,主要富集于伟晶岩的白云母和微斜长石中;锗在岩浆演化后期更倾向富集于高挥发分组分中,但在产出环境上,主要与有机物结合形成含锗有机物或络合物,或在闪锌矿中发生动态重结晶而富集;碲主要与铋共生,近年来在伟晶岩及与花岗岩密切相关的钨矿床中都发现了大量碲铋化合物.对稀散元素矿床的研究进行展望,包括稀散金属与主矿种成生关系、稀散金属迁移富集成矿行为过程的精细刻画,以及稀散元素富集矿床的探测技术.这些研究将为稀散金属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新的资料和理论指导.

    稀散金属富集机制成矿作用花岗岩伟晶岩地球化学行为

    胶东玲珑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张振于超吴志栋王海屹...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玲珑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胶东大型金矿集区西北部,是全球典型石英脉型金矿床之一,金资源总量超过1000 t,但对于其矿床成因一直存在争议.通过系统总结玲珑金矿床地质特征、地质年代学、成矿流体特征及同位素数据,详细探讨了成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玲珑金矿床形成年龄集中在120~125 Ma,成矿流体整体属于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热液流体,主要源自岩浆流体,并混有少量大气降水.C-H-O-S-Pb同位素指示,玲珑金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地幔来源岩浆流体,并伴有壳源流体加入.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拆沉减薄引发软流圈上涌,进而不断底侵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基性岩脉岩浆.基性岩脉岩浆上涌至地壳浅部时,温度、压力急速下降,脱气形成流体,沿着次级断裂沉淀形成金矿床,具有典型胶东型金矿床特征.

    胶东型玲珑金矿床石英脉型金矿床成矿流体矿床成因成矿年龄

    鸡公山岩体南缘娘娘顶铍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潜力分析

    宋威方邹院兵徐加林陈松林...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娘娘顶铍矿床位于桐柏—大别成矿带之鸡公山岩体南缘,矿区内新元古代至中生代中酸性岩体(脉)发育,岩性以二长片麻岩、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岩等为主.矿体形态复杂,总体以分叉状向北西向和北东东向两侧展布;矿体在地表呈透镜状,围岩为娘娘顶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黄麦岭岩组变质岩地层.在细致的野外调查基础上,对娘娘顶铍矿床开展了系统的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矿物学和矿相学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矿床成因,构建矿床成矿模式,总结成矿规律,梳理找矿方向,为开展下一步找矿勘查提供理论支撑.

    鸡公山岩体娘娘顶铍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找矿方向

    江西云山矿田锡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曾海波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对云山矿田内云山复式岩体与锡矿化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但寻找大型锡多金属矿床一直未取得重大突破.该矿田内锡矿化主要产于云山复式岩体接触带的岩突、岩舌、岩体凹谷及北北东向断裂等部位,形成的矿床类型主要有接触交代型、岩浆热液型和变质热液型.其中,接触交代型与岩浆热液型具有矿体厚度较大、蚀变强、品位较高等特点.目前,云山矿田已发现多处小型锡矿床,其矿体均赋存在岩体接触带和北北东向断裂.该矿田内许多区域具有相似的成矿条件,如果加大地质勘查力度,有望实现找矿突破.

    矿床类型矿床特征找矿前景云山矿田锡多金属矿床锡矿化

    尾矿砂动力特性的动三轴试验研究

    常礼安张吉宏彭湘林
    9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尾矿库是堆存选矿后尾矿的场所,尾矿砂主要为细砂、粉砂等无黏性土,往往处于饱和状态,因此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液化并造成尾矿坝的失稳破坏.以某尾矿库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察取样,对4 种类型尾矿砂即尾中砂、尾细砂、尾粉砂和尾粉质黏土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和物理参数测试.采用STX-200 液压伺服式动三轴试验仪对尾矿砂试样动弹性模量、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等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试样的初始动弹性模量和初始动剪切模量均随动应变的增大先减小后趋于稳定,且受试样固结围压影响很大;随着动应变的增大,试样最大阻尼比呈明显的非线性增大,即先迅速增大后缓慢增大并趋于平稳,但其受围压的影响较小.试验结果可为尾矿库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液化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尾矿砂液化动三轴试验滞回曲线动力学参数

    小汪沟铁矿地表塌陷坑出露规律与动态绿化

    赵云峰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崩落采矿法在铁矿石地下开采中广泛应用,但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破坏植被,是造成碳汇损失的主要原因,如何安全地控制地表塌陷范围与动态绿化,是低碳开采中需要首先解决的共性难题.针对这一问题,统计分析地表塌陷坑的出露规律,根据塌陷坑间距计算公式,沿回采工作面的推进方向推算塌陷坑出露部位,即为卡车回填废石路线时须避开的危险部位;在塌陷坑周边选择两处方向垂直、边壁下部被散体较好覆盖的位置,作为废石回填地点,用卡车运送露天采场剥离的废石,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安全回填塌陷坑.在塌陷坑回填到预定高度后,对非采动活跃区的充填体进行覆土动态绿化,同时对地表裂缝用碎石与黏土充填.采取这些措施后,小汪沟铁矿塌陷区绿化面积达 87%,有效维持了矿区生态环境,大幅降低了碳汇损失.

    地下开采地表塌陷塌陷坑回填动态绿化碳汇损失

    矿石中银物相分析方法研究

    孟宪伟葛仲义陈永红逄文好...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石中银物相分析是指分析银在各载体矿物中的含量,通过实验确定矿石中银物相主要包括菱锌矿中银、含铁锰矿物中银、自然银、硫化银、铁氧化物中银和硅酸盐中银6 相.选取醋酸浸取菱锌矿中银,氯化钠-盐酸羟胺浸取含铁锰矿物中银,硝酸铁溶液浸取自然银,硫脲-硫酸溶液浸取硫化银,盐酸-氯化亚锡浸取铁氧化物中银,剩余残渣测定硅酸盐中银.本方法测定各相态银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2%~5.36%,各相态银加和与总银测定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方法分相正确,测试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满足要求.

    矿石物相分析自然银硫化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