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西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西医学
华西医学

石应康

月刊

1002-0179

hxyxqk@yahoo.com.cn

028-85421298

610041

四川成都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华西医学/Journal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为临床综合性季刊。主要刊载临床科研论著、临床经验、短篇报道等文章。循证医学为本刊国内首创的特色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未来的医院管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其挑战

    文进李鸿浩
    1837-1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正逐渐成为提升运营效率和患者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该文系统探讨了 AI在医院管理中的多维度应用,包括医疗服务、行政管理、患者参与和体验等。通过深入分析,该文评估了 AI在这些领域中的潜力,特别是在提高运营效率和优化患者医护服务方面的效果。然而,AI的应用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数据隐私问题、算法偏差、运营管理和经济因素等。该文不仅指出了这些挑战,还为我国医院管理提供了具体的变革行动建议,强调了适应性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并呼吁医院管理者积极拥抱变革,以实现患者健康效果和运营效率的双重提升。

    人工智能医院管理资源配置运行效率患者权益医学伦理领导力

    《四川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23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要点解读

    徐世兰乔甫陈亿李大江...
    1842-1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国家2020版和2022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医院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四川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23年版)》。为指导受评医院全面理解与掌握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内容,该文针对细则中的医院感染管理主要评审要点与评分方法进行解读,从组织管理、制度执行、监测/监管及内涵提升等方面进行重点强调,目的是使受评医院重视日常感染防控工作的规范开展,注重迎评工作的日常化、客观化、定量化,不断取得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质量持续改进的成效。

    医院评审新标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实施细则现场评审

    基于整合技术接受模型的公立医院科研管理系统使用行为研究

    文峻钱祎晨余丽慧
    1847-1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科研管理系统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医院建设科研管理系统提供参考。方法 2024年4月以问卷调查方式采集数据。基于整合技术接受模型、信息系统成功模型、自我效能理论,从用户和信息系统双重视角构建医务人员科研管理系统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影响科研管理系统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问卷527份。其中,男157人,女370人。问卷总体克朗巴赫系数系数为0。916,KMO值为0。896,Bartlett球形度检验(P<0。001),各潜变量变量的组合信度均>0。7,平均方差抽取值均>0。5,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信息质量、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系统质量对科研管理系统用户的使用意愿均存在正向影响(P<0。05),同时,促成条件和使用意愿均对用户的使用行为存在正向影响(P<0。05)。结论 科研管理系统建设应以管理需求为导向,全面梳理医务人员通用性科研工作需求。通过应用信息化手段、多种形式的培训、加强政策导向,以提高系统操作智能化程度,提升用户自主服务便利性,并促进科研管理系统生态有效构建。

    整合技术接受模型自我效能理论大型公立医院科研管理系统

    某大型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组合预测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谢静成梓榕雷莉媛杨翠...
    1854-1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某大型公立医院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预测符合该医院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量,为该大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和合理建议。方法 在灰色模型和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方差倒数法进行权重分配建立组合模型,分别预测2024年—2026年某大型公立医院不同类型的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量,比较不同模型预测的精度。结果 组合模型预测的该医院2026年卫生人力资源需求总人数、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医师数量、护理人员数量和技师数量分别为17654、13041、4389、6 198、2 264人,2024年—2026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54%、5。55%、5。37%、4。27%、5。60%。与两种单项预测模型相比,组合模型预测总人数、护理人员数量、技师数量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最小,预测卫生技术人员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最小,预测医师数量的平均绝对误差最小。结论 与单项预测模型相比,组合模型系统误差较小,预测效果较好。该大型公立医院的总人数、卫生技术人员、医师、护理人员、技师的绝对需求量将持续增加,提前进行人员规划并做好储备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人力资源大型公立医院灰色模型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组合预测

    精益医疗管理在国外手术室优化服务的研究

    周婧荣夏萍林达生蔡宇琪...
    1860-1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精益医疗管理在国外手术室优化服务中的应用,为精益医疗管理在国内手术室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到2024年11月。收集精益医疗管理优化国外医院手术室管理的应用情况。对发文数量、发文机构、作者、被引频次、关键词、精益工具的使用及改善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71篇。其中,2008年—2014年发文17篇;2015年起相关文献数量逐步增加,至2024年发文54篇。高校发文9篇,医院发文62篇。从文献发表的国家地区分布来看,美国34篇、英国12篇、意大利5篇、瑞士 4篇、加拿大3篇。关键词基本呈现手术室管理与精益医疗改善领域相关的主题结合,如精益-六西格玛(lean six sigma)、质量改进(quality improvement)、手术室效率(operating room efficiency)。出现频次最高的5个精益工具分别为价值流图、鱼骨图、A3报告、PDCA循环管理和5S。结论 精益医疗研究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发达国家发文数量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精益医疗有利于提高手术安全、工作效率和医患满意度。精益医疗应进一步适应实际情况,统一手术室精益管理指标,跨部门合作,令精益改善工具效用最大化,实现医疗现代化管理。

    精益医疗管理手术室持续改进

    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分析日间手术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

    王丹谢蘋郑楚发李丽璇...
    1867-1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related groups,DRG)精细化管理效果,总结精细化管理经验,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改正措施。方法 选择2021年4月—2023年3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采用日间手术服务模式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模式将纳入患者分为常规管理组(2021年4月—2022年3月)和精细化管理组(2022年4月—2023年3月)。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的指标。并按照DRG组分层,分析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等医疗指标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患者4 584例,其中常规管理组1 686例,精细化管理组2 898例。两组在患者来源、手术等级、省权重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性别、年龄、离院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管理组在手术流程、术前指导、服务态度、护理技能的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共纳入≥100例患者的DRG组数4个,精细化管理组2 215例,常规管理组1 460例。其中,CB39组(晶体手术)1 496例,GE10组(腹股沟及腹疝手术,年龄<17岁)336例,JB29组(乳腺非恶性肿瘤乳腺部分切除术)1 412例,NE19组(外阴、阴道、宫颈手术)431例。其中,在CB39组(晶体手术)、GE10组(腹股沟及腹疝手术,年龄<17岁)、JB29组(乳腺非恶性肿瘤乳腺部分切除术)、NE19组(外阴、阴道、宫颈手术)中,精细化管理组的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在CB39组(晶体手术)、NE19组(外阴、阴道、宫颈手术)中,精细化管理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在GE10组(腹股沟及腹疝手术,年龄<17岁)中,精细化管理组的疼痛、切口出血发生情况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在JB29组(乳腺非恶性肿瘤乳腺部分切除术)中,精细化管理组的切口感染情况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两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日间手术开展精细化管理,可以在保障医疗安全性的同时,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日间手术精细化管理医疗质量绩效考核工作流程

    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下试点县级医疗机构的运营现况分析

    毛玫涵郝嘉琦祁瑞
    1874-1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改革对试点县级医院运营的影响,分析医院在DIP改革中可能面临的挑战,提出适应改革的策略。方法 收集DIP运行区域甘肃省酒泉市某县级三级甲等公立医院2022年医疗保险参保住院患者的结算清单数据,模拟DIP付费,以入组情况、费用偏差、住院天数、住院费用、DIP支付为相关指标,分析实施DIP改革后医院及各个科室的运营现状。结果 DIP付费的实施下,该院整体入组率为98。1%,其中核心组占85。4%,综合组占7。0%,基层组占7。6%。正常费用占比88。9%,偏差费用占比11。1%,其中高倍病例1。9%,低倍病例9。2%。纳入医院所有病例按DIP支付标准为1546。4万元,统筹基金支付金额总和为1998。6万元,DIP支付与按项目付费获得支付的差额为-452。2万元。结论 实行DIP付费后该县级医疗机构获得医疗保险支付的差异较大,急需尽快适应DIP支付改革。

    按病种分值付费医疗保险改革县级医疗机构运营管理

    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成熟度不良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蒋雯琪李勇军李昕阳朱燏燚...
    1880-1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中血肿成熟度不良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2年3月—2021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采用CT平扫评估是否存在血肿成熟度不良、血肿体积以及血肿突起或卫星灶的数量及血肿是否有指状突起等形态学特征;采用MRI评估脑小血管病影像标志物如腔隙、微出血、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等。将纳入患者分为血肿成熟度不良组与血肿成熟度良好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肿成熟度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患者170例。其中,男性121例(71。2%);平均年龄(60。9±13。3)岁;血肿成熟度不良129例(75。9%)。血肿成熟度不良组与血肿成熟度良好组比较结果显示,较高的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大的血肿体积、血肿体积>30 mL、较多的血肿突起或卫星灶数量、较低的圆形或椭圆形血肿发生率、脑小血管病评分、较低的WMH负荷及较低的脑小血管病总负荷与血肿成熟度不良的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血肿体积后,较低的圆形或椭圆形血肿的发生率、WMH发生率、侧脑室周围WMH评分与血肿成熟度不良的发生相关。结论 血肿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发生率越低、侧脑室周围WMH越轻,血肿成熟度不良的发生率可能越高。

    原发性脑出血血肿形态血肿成熟度脑小血管病

    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家系致病基因的筛查研究

    吕智清李汶蔓闫乃红李妮...
    1887-1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一个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juvenile open-angle glaucoma,JOAG)家系进行基因突变位点的筛查和临床表型分析,识别与JOAG相关的基因突变。方法 2021年1月对中国四川省一个JOAG家系成员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致病基因筛查,对发现的变异用Sanger测序在家系成员中进行致病基因验证,并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该家系3代共8人,其中JOAG患者3例。所有患者均携带MYOC基因c。1130C>G(p。Thr377Arg)的错义突变,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他未患病家系成员未发现该突变。结论 该JOAG家系发病可能由MYOC基因c。1130C>G(p。Thr377Arg)突变引起。

    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全外显子测序MYOC基因Thr377Arg突变

    鼻唇沟皮瓣联合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鼻翼全层缺损的临床探讨

    马绍崴李函聪周思淇岑瑛...
    1893-1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鼻唇沟皮瓣联合去耳廓背侧皮肤的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全层缺损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整形外科/烧伤科基底细胞癌术后单侧鼻翼全层缺损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均存在单侧鼻翼全层缺损,根据缺损大小一期采用鼻唇沟皮瓣联合去耳廓背侧皮肤的耳廓复合组织瓣进行鼻翼修复重建,术后1个月行二期皮瓣断蒂术。观察患者的皮瓣及耳廓复合组织瓣成活情况、肿瘤复发情况、患侧鼻翼外形、术区瘢痕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 共纳入患者18例。其中,男5例,女13例。1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36个月,术后皮瓣及耳廓复合组织瓣均成活良好,且未见肿瘤复发。患者患侧鼻翼外形满意,术区瘢痕隐蔽,鼻面角得到了很好保护,所有患者对鼻部外形和面部轮廓满意。结论 鼻唇沟皮瓣联合去除耳廓背侧皮肤的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基底细胞癌术后鼻翼全层缺损的两期手术修复方案,操作简单,术后鼻翼外观良好,同时可较好地保护鼻面角不被破坏,值得广泛推广。

    耳廓复合组织瓣鼻唇沟皮瓣鼻翼全层缺损基底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