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西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西医学
华西医学

石应康

月刊

1002-0179

hxyxqk@yahoo.com.cn

028-85421298

610041

四川成都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华西医学/Journal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为临床综合性季刊。主要刊载临床科研论著、临床经验、短篇报道等文章。循证医学为本刊国内首创的特色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运动恐惧轨迹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赖婷吴明珑胡凯利胡嘉欣...
    1571-1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2月-6月武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THA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术后1~2 d(T1)发放一般情况调查表、恐动症Tampa评分量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骨科社会支持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术后1周(T2)、1个月(T3)、3个月(T4)时,再次采用上述量表进行调查,评估其运动恐惧水平及生理、心理状况。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对运动恐惧轨迹进行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别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263例THA术后患者,其运动恐惧轨迹分为4个潜在类别,分别为C1高运动恐惧持续组29例、C2中运动恐惧改善组41例、C3低运动恐惧改善组131例、C4无运动恐惧组62例。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较于C4无运动恐惧组,THA患者运动恐惧轨迹类别发展为C1高运动恐惧持续组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比值比(odds ratio,OR)=1。08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25,1。140)]、有合并症[OR=6。471,95%CI(1。831,22。872)]、T1~T4 时间点运动自我效能评分均分[OR=0。867,95%CI(0。808,0。931)]和 T1~T4 时间点疼痛评分均分[OR=7。981,95%CI(1。718,37。074)],发展为 C2中运动恐惧改善组的影响因素为年龄[OR=1。049,95%CI(1。010,1。089)]、文化程度[OR=0。244,95%CI(0。085,0。703)]和T1~T4时间点疼痛评分均分[OR=8。357,95%CI(2。300,30。368)],发展为C3低运动恐惧改善组的影响因素为T1~T4时间点的运动自我效能评分均分[OR=0。871,95%CI(0。825,0。920)]和疼痛评分均分[OR=4。167,95%CI(1。544,11。245)]。结论 THA术后患者的运动恐惧呈现不同的变化轨迹,护士应重视对高龄、文化程度低、合并慢性疾病、运动自我效能低下、疼痛水平高的患者运动恐惧的评估和干预。

    全髋关节置换术运动恐惧纵向研究轨迹潜类别增长模型影响因素

    增强现实技术在髋关节置换患者全程管理健康模式中的应用

    廖霞陈佳丽宁宁周宗科...
    1579-1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将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融入髋关节置换患者全程健康管理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取全程AR健康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髋关节功能评分、功能锻炼依从性、出院后应对困难、华西心晴指数和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患者80例,每组各40例。在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试验组关节功能评分、出院后应对困难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华西心晴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功能锻炼依从率(P=0。025)、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Z=-4。918,P<0。05)。结论 基于AR的全程健康管理,可使患者更容易掌握功能锻炼及健康生活知识,有利于提升患者锻炼依从性,改善关节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髋关节置换全程管理增强现实

    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跌倒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马燕飞宁宁周宗科陈佳丽...
    1585-1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索并总结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跌倒预防的最佳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网站、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站、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国际骨科护士协作会网站、美国骨科医师协会网站、欧洲创伤与急诊外科学会网站、医脉通、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6月30日。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对证据进行提取、评价及汇总。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指南4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队列研究2篇,专家共识4篇。共计提取18条证据,其中A级推荐13条,B级推荐5条,证据涵盖危险因素、评估、多学科团队保障、健康教育、用药管理、安全环境和辅具六大主题。结论 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跌倒的预防涉及多方面因素,其跌倒预防工作应以多学科团队合作为前提,实现院内与家庭的联动,共同保障患者安全。未来,建议在证据应用时可结合患者个体差异与实际临床场景。

    全髋关节置换术跌倒老年证据总结循证护理学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症状群特征潜在类别分析及不同类别间生活质量比较

    张梦珂魏铭慧李佳雪张远...
    1592-1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症状群特征的潜在类别,并比较各类别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23年11月-2024年3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关节外科因KOA行TK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术后疼痛、肿胀、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的症状,使用Mplus 8。3软件进行潜在类别分析,采用SPSS 26。0软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各类别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有效问卷362份,问卷有效率为95。3%。362例患者中,342例(94。5%)具有症状群。342例患者年龄47~85岁,平均(65。25±7。03)岁;男83例(24。3%),女259例(75。7%)。患者按术后症状群特征被分为3个潜在类别:高症状组(16。1%)、低症状组(51。8%)、高肿胀组(32。2%)。相对于低症状组,本次为第1次关节手术是高症状组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2。73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216,6。139),P=0。015],而体质量指数 24。0~27。9 kg/m2 是高症状组的保护因素[OR=0。362,95%CI(0。156,0。840),P=0。018];体质量指数<24。0 kg/m2 是高肿胀组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69,95%CI(1。321,5。803),P=0。007]。3个潜在类别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高症状组的生活质量得分最低(P<0。05)。结论 KOA患者TKA后症状群可分为3种潜在类别,且不同类别间生活质量表现不同,应根据患者的症状特征提供精准化症状管理策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节置换术症状群潜在类别分析生活质量

    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薛媛李国庆叶泉滟赵晓雨...
    1599-1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汇总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预防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制订基于循证的SCI患者下肢DVT预防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国际指南协作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站、美国国立指南库、苏格兰校际指南网、新西兰临床指南网站、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医脉通、中国指南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SCI患者下肢DVT预防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间为2019年1月1日-2024年6月30日,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证据提取与汇总。结果 纳入22篇文献,包含指南3篇、临床决策2篇、最佳实践4篇、证据总结7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2篇。最终形成风险评估、诊断筛查、预防原则、药物预防、机械预防和健康教育6个方面共32条证据。结论 SCI患者下肢DVT预防涉及较多方面证据,在临床实施过程中,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审慎地选择预防方案,以降低SCI患者住院期间DVT的发生率。

    脊髓损伤深静脉血栓血栓预防证据总结循证护理学

    肢体血循环监测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

    何永琴易德坤李玉赖淋雨...
    1606-1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肢体血循环监测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实践,为肢体血循环监测护理质量的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4月1日。采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体系模型作为理论依据,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编制包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的专家函询问卷。通过2轮专家函询确定最终的肢体血循环监测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结果 共25名专家参与问卷调查。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96%(24/25)、100%(24/24),2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06。最终形成的护理敏感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所有指标均与肢体血循环监测密切相关,从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及结局指标3个维度综合提高肢体血循环监测专科护理工作质量。结论 肢体血循环监测护理敏感指标体系专科特色强,不仅明确了肢体血循环监测护理工作的具体内容,还系统地构建了血循环监测质量管理层面的要求和标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实用性。

    肢体血液循环德尔菲技术质量指标

    骨关节炎患者睡眠障碍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谢艳宁宁陈佳丽李佩芳...
    1611-1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索和总结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睡眠障碍非药物干预的证据,对提取的证据进行整理和评价,为OA患者睡眠障碍的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站、国际指南协作网、医脉通指南网、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OA患者睡眠障碍非药物干预的相关文献,检索截止时间为2024年6月30日。对检索的结果进行整合及分析,形成OA患者睡眠障碍非药物干预的证据。结果 共纳入文献13篇,包括证据报告1篇、指南5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3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2篇。总结的证据涉及睡眠筛查、专科就诊、评估工具、认知行为疗法、运动疗法和其他措施6个方面,共20条证据。结论 OA睡眠障碍患者的非药物干预包含多个方面,这些证据可为OA睡眠障碍患者制定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关节炎睡眠障碍非药物干预证据总结循证护理学

    甲状腺功能障碍与骨质疏松症的因果关系: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黎征鹏章晓云武瑞骐李坤建...
    1617-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分析探索甲状腺功能障碍与骨质疏松症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为两者发病风险关联提供遗传学证据支持,并为早期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n=410141)、甲状腺功能亢进(n=460499)、桥本甲状腺炎(n=395640)和骨质疏松症(n=212778)的数据估计因果关系。以逆方差加权法为主要分析方法,以其他4种方法为补充分析方法,评估甲状腺功能障碍与骨质疏松症的因果效应。结果 逆方差加权法结果显示,甲状腺功能减退[比值比(odds ratio,OR)=1。09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17,1。183),P=0。017]、甲状腺功能亢进[OR=1。089,95%CI(1。000,1。186),P=0。049]、桥本甲状腺炎[OR=1。190,95%CI(1。054,1。343),P=0。005]对骨质疏松症因果效应均呈正相关。而反向MR分析结果不支持骨质疏松症会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风险(P>0。05)。正向和反向MR分析的Cochran Q检验无异质性,MR-Egger截距测试结果表明不存在水平多效性,留一法分析结果显示MR分析结果可靠。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桥本甲状腺炎会增加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而在反向研究中并未发现骨质疏松症可增加甲状腺功能障碍的发病风险。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桥本甲状腺炎骨质疏松症孟德尔随机化

    健侧半球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左侧大面积脑梗死后完全性失语的效果观察

    高飞张玉阁马琳陈予东...
    1625-1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健侧半球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左侧大面积脑梗死后完全性失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8月-2023年12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神经康复一科左侧大面积脑梗死后完全性失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患者被随机分为低频rTMS组和高频rTMS组。rTMS刺激位点为右侧大脑半球Broca区镜像区。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采用中文版西方失语症成套检验(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进行语言评估并进行组内治疗前后及组间的比较。结果 共纳入患者27例,低频rTMS组14例、高频rTMS组13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AB测试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WAB测试各项指评分(自发语言、听理解、命名、复述、失语商)均改善(P<0。05);高频rTMS组与低频rTMS组在治疗后比较,高频rTMS组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失语商评分均高于低频rTMS组(P<0。05)。结论 高频rTMS兴奋健侧半球的神经调控方案有助于改善对左侧大面积脑梗死后完全性失语症患者的言语功能,其效果优于常规的低频rTMS抑制方案。

    康复重复经颅磁刺激完全性失语

    基于聚类分析的眼科日间手术患者护理需求特点及对策研究

    申鑫刘淑贤倪如暘
    1631-1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眼科日间手术患者的护理需求特点进行分类,了解不同患者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以进一步提升眼科日间病房的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查阅2023年1月一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日间病房所有已归档的患者电子病历资料,通过统计描述、聚类分析等方法将所有资料进行分析、聚类。结果 共纳入52 049例患者,年龄(57。11±19。61)岁;所需护理项目数量:0个3 104例(5。96%),1 个 9158 例(17。59%),2 个 25428 例(48。85%),3 个 8812 例(16。93%),4 个 5442 例(10。46%),5~11 个 105 例(0。20%);患者合并症数量:0 个 38653 例(74。26%),1 个 10896 例(20。93%),2 个 2449 例(4。71%),3~11 个 51例(0。10%)。以患者合并症数量、所需护理项目总量以及年龄为聚类变量,将52049例患者分为3组,分别是低护理需求组11817例(22。70%),中护理需求组24466例(47。01%),高护理需求组15766例(30。29%),患者年龄和合并症数量均与护理项目需求数量密切相关。结论 对眼科日间手术患者护理需求特点进行分类与分析,可以了解不同类别患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完善护理对策,为进一步提高眼科日间护理服务的精准性和服务质量提供支撑,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眼科日间手术二阶聚类需求特点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