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章
华章

吕钦文

旬刊

1009-5489

jlhuazhang@163.com

0431-85320552,81182781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7520

华章/Journal Huazhang
查看更多>>坚持理论创新,繁荣社会科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论法兰克“法律资本”的积累

    付国庆
    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伯尔曼将法律与资本等同,他说法律调整本身就是资本的一种形式。根据伯尔曼的提法,笔者大胆提出“法律资本”这个词,意指法律调整本身实践的社会效应。法兰克王国处在马克布洛赫提出的“第一阶段的封建时期”,这时的法律作为资本,还处在积累阶段。“法律资本”的运用是在马克布洛赫提出的“第二阶段的封建时期”开始的。其中,“第一阶段的封建时期”日耳曼习惯法的积累,在“第二阶段的封建时期”法律资本的运用方面,占有主要地位。

    法兰克法律资本积累

    鸦片战争时期法国人眼中的广州形象

    邢甲志
    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鸦片战争前,广州作为中国唯一对外通商口岸,是西方人进入中国的通道,是西方人在中国“唯一有感觉的城市”,也是西方人认识中国的窗口与标本城市。鸦片战争后,法国人伊凡对广州进行了参观考察,写成《广州城内》一书,该书以法国人的见闻,描绘了1844年前后的广州形象。本文通过法国人的视角,呈现出的是鸦片战争时期广州在法国人眼中的城市形象及其形成原因。

    鸦片战争法国人广州形象

    五四时期周作人思想转变内在理路探析

    王任远
    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四时期的中国处于民族危难的时刻,阶级斗争非常激烈,政治局面混乱动荡,旧民主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相互交替,人们的思想随着时代潮流的巨变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面临祖国的困境,涌现出了许多文人志士,他们引进西方先进的民主思想,企图在意识上唤醒麻木的中国人民,提倡自由与解放,反抗外国列强的侵略,扛起救国救民的大旗。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是周作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骁将之一,是五四新文学革命的一面旗帜,他的文学作品及其思想代表了当时文学思想界的政治立场,他对中国当时的社会局面不断探索,写出了许多启蒙中国人思想的优秀文学作品,肩负着那个时代的文化使命,是中国五四时期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五四时期周作人思想转变的内在理路。

    五四时期周作人思想转变内在理路

    浅析孔子思想对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影响

    徐诚明
    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日本逐渐崛起成为世界大国,而支撑日本民族的精神支柱就是武士道。在二战中,军国主义歪曲并利用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并将其作为日本士兵肆意屠戮中国人民的借口。关于什么是真正的武士道精神,在文化的融合中,我们的伟大先贤孔子的儒学思想又对武士道精神何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日本武士道精神和孔子儒家思想的剖析,找出二者的异同,找到孔子思想对武士道精神的深刻影响。

    孔子学说武士道影响

    浅谈社区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吴纪华
    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实际国情以及社区工作现状的基础上,从加大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力度、建立完善的岗位评聘制度和资格认证制度以及建立社会工作专业机构等方面入手,进一步的推进社区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进程。针对社区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内涵、社区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中的问题以及提升社区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的有效对策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如何能够更好的推进我国社区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进程。

    社区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问题及对策

    浅析领导者赢得追随者的途径

    崔骅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功的领导者是在不断创造和赢得追随者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和组织的价值目标。当然,要想赢得众多追随者的信赖和拥护,领导者不仅要有高超的领导技能,而且需要具备极富感召力的人格魅力;不仅要认识到追随者对于组织目标实现的重要性,而且作为领导者还要转变对追随者的态度,遵循一定的原则来赢得更多的追随者,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组织目标与愿景。

    领导者追随者领导关系领导距离

    能量系统论

    翟艳伟
    9-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哲学采用系统思维的方式,不太强调逻辑论证,采用负的方式去阐释,由于意境太深,很难意会;西方哲学采用直线思维的方式,强调逻辑论证,采用先假设,后证明去印证,由于缺乏系统性,很难整体把握。笔者尝试用能量系统论的观点寻找它们之间的统一性,搭建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桥梁。

    能量系统西方哲学东方哲学

    从新发现文物点看文天祥信仰在闽台间的传播

    吕睿
    10-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天祥信仰随着泉籍侨民的迁涉在东南亚各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广泛传播。笔者通过新发现的文物点来探究分析文天祥信仰的信仰类型和文天祥信仰中所固有的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并讨论弘扬文天祥的伟大节操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文天祥信仰闽台

    中国“七月半”与日本“盂兰盆会”的对比分析

    王璨璇
    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节日“中元节”,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我国民间称之为“七月半”、也称之为“鬼节”。相对于中国“七月半”节日的淡化,日本的“盂兰盆会”自隋唐时期从中国传到日本后,便在日本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经成为除元旦外的第二大节日。本文通过对中日传统文化节日的异同点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如何更好的弘扬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提供借鉴。

    七月半盂兰盆会对比分析传统文化异同点

    新伊战争述略

    王欣
    1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1911年的辛亥革命浪潮席卷了全国各地,新疆地区的革命党人在经历了迪化起义的失败之后,于1912年1月7日取得了伊犁革命的成功,此后的数月间,伊犁和迪化方面都试图消灭对方。为此双方在从精河至四棵树之间150公里的战线上进行了反复的拉锯战,经过激烈的争夺,最终战线稳固在乌苏、四棵树地区,战事大体结束。

    新疆辛亥革命伊犁迪化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