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章
华章

吕钦文

旬刊

1009-5489

jlhuazhang@163.com

0431-85320552,81182781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7520

华章/Journal Huazhang
查看更多>>坚持理论创新,繁荣社会科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陈蓉李育冬
    13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高等教育中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科学研究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矛盾对立,但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只有对二者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使二者相互促进,实现二者的均衡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科研和教学的关系,以使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促进二者的更好发展。

    科研教学科研和教学的关系

    团学组织在法学院系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探索实践

    高荣飞
    133-133,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青团和学生会在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和管理中始终具有独特地位,在高校法学院系教育教学改革中做出了探索实践。本文首先阐述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的基本职能,在简要分析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新形势之后,提出团学组织应当在培养学生树立公平正义理念、提供参与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载体和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共青团学生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从高校自身角度解析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及其对策

    李玉贤
    13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和具体表现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全文侧重于从高校自身对学生失信行为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相应提出高校应采取何种方式改善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提供建议。

    高校诚信缺失原因对策

    经济全球化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产佳
    13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经济全球化使得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遭遇冲击,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和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动摇了他们的理想信念。通过分析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下呈现出的新特征,从问题着手,提出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以期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经济全球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特征途径

    人才培养视角下地方文化与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互动性研究

    高翩翩
    13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文化蕴含丰富的育人资源,共青团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地方文化融入高校共青团工作,有利于人才培养、地方文化的传承以及形成特色的地方高校共青团工作局面。

    人才培养地方文化地方高校共青团工作

    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现状分析

    陈冬灵
    140-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立德树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知恩图报的感恩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之一,懂得感恩才会学会珍惜、热爱生活、传承爱心,但不少当代大学生行为和思想方面表现得感恩意识较为淡薄。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现状、原因以及相应的教育对策。

    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传统

    高校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的实证调研

    刘余勤王乔松
    14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高等学校中学生党员主流是好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榜样作用也是正面和积极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厘清当前学生党员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够遵循大学生党员成长的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对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调研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刍议

    李震
    142-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的师德建设十分必要。应当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校园文明修身活动,以正确的价值标准为导向,继承中外优良的师德传统,开展贴近校园生活的各类活动,重在自我塑造,加强制度的约束与激励,最终促进高校教师精神境界的提升和良好师德教风的形成。

    高校师德建设价值标准

    大学生安全稳定教育管理研究

    唐羽
    14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出发,对大学生安全稳定教育管理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很多相关措施来对大学生的安全稳定教育进行管理。

    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教育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

    无边界组织理论视角下民办高校组织结构改革之理性分析--以某民办高校为例

    闭闲
    14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市场经济大教育环境、信息网络化技术、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冲击,组织应重构管理思路,同时需要速度、灵活性、内部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应变力。而无边界组织正是强调了这一点,它的形式是多样的,它的优点是四种边界易于信息、资源及能量的渗透扩散。某些民办高校应运时代发展潮流,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组织结构改革,淡化组织边界。本文从无边界组织理论视角论证民办高校组织结构改革的必要性和对策。

    无边界组织理论民办高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