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章
华章

吕钦文

旬刊

1009-5489

jlhuazhang@163.com

0431-85320552,81182781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7520

华章/Journal Huazhang
查看更多>>坚持理论创新,繁荣社会科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简析中西服饰的文化差异

    王珊珊
    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使得世界各地的礼仪习俗不断地融合与发展,而服饰这种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发展程度的文化则是人际交往中的视觉对象之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社会服饰和文化的变化与发展都是同步的,从人们的着装中可以揭示各个历史时期特定地域的经济、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状况以及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中西方的服饰文化的差异也正是在这些因素中产生。

    中西服饰文化差异审美观念着装理念

    解读奇幻文学的艺术特点

    史芳明
    107-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奇幻文学在当下的流行,与其运用独特的叙事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佛教思维的吸取,奇幻在叙事上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时空叙事范式,对叙事的延展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报应思想和心态的应用又使得奇幻在叙事上统一了时空的内在逻辑,奇幻对佛教思维的吸取,不但成就了自身的文学魅力,对叙事时空也进行了一次有力的开拓。

    叙事时空因果报应佛教思维

    《红字》中主人公性格分析

    杨玲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字》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该小说的面世,给全世界带来的轰动是不容小觑的。而且也为霍桑在美国以及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奠定了坚实了基础。美丽而勇敢的少妇海丝特在独居的时候跟年轻英俊的丁梅斯代尔相识并且相恋了,然而在当时社会中的清教徒们的眼里,她这样的行为是罪孽深重、不可饶恕的,因而施加她“通奸”的红色A字,而这也便随着她的一生。海丝特为了保护丁梅斯代尔的名声,自己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罪名,在丁梅斯代尔离开的时候,唯有红字与海丝特相守相依。撒尼尔·霍桑的《红字》中,将红字与各个主人公进行了紧密的联系,通过象征性的手法将一些细节之处描写得生动形象,让人读来回味无穷。

    《红字》主人公丁梅斯代尔性格分析压抑与扭曲

    论古汉语中数词“三”英译的语义模糊性

    张培
    110-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汉语数词“三”作为虚指性数词时,其英译存在表达概念的模糊性。通过运用模糊语义学的基本原理,探析如何区分数词“三”英译的语义精确性和模糊性,及数词“三”英译语义模糊性产生的根源和影响因素,以期达到对英译的语义模糊有更好的理解。

    古汉语数词“三”语义模糊

    商务英语词汇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李泽华
    11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务英语作为专业英语,其词汇具有专业性、简洁性等特点。本文通过分析经贸英语词汇的特点,总结了商务英语词汇汉译过程的一些翻译技巧,希望能使商务英语的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和准确地掌握商务英语词汇的意义。

    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冲突话语研究

    马晓欢
    11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冲突话语是人际交往中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具体表现为交际双方连续的、对立的争论性话轮转换。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采取描写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热播电视连续剧《后宫甄嬛传》中的冲突话语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冲突话语的类型及表现形式。

    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理论冲突话语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中西爱情疾病因素

    王颖
    114-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由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于1986年完成创作,此书在当时的文学界中产生了极大的效应。本文对《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中西爱情疾病因素进行探讨,让读者体会该作品中体现的中西爱情疾病及爱情观。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西爱情疾病因素

    浅析俄汉谚语中的个性与共性

    李司
    115-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个民族的谚语,以它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活泼的方式、寓意无穷的内涵,世代流传。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俄汉谚语在词语运用中的异同及其原因,指出加强对俄汉谚语的研究、比较,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俄语,了解俄罗斯的传统文化。

    谚语文化教育

    《水浒传》和《洪吉童传》的比较研究

    徐晓东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韩两国自古以来保持着广泛的交流,中韩两国的文学是相互影响的,并且是共同进步的。《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描写和演绎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具有深刻的文学意义。而韩国的首部韩文小说《洪吉童传》,则通过反映朝鲜王朝后期腐败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下层阶级的不满,成为韩国文学史上不朽的佳作。通过对《水浒传》和《洪吉童传》的比较研究,说明中韩两国文学文化的相似特征,就两部作品的共通性和差异性做出比较和说明。

    《水浒传》《洪吉童传》比较研究共同性差异性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译员的角色探讨

    周妙妮
    11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鸦片战争的爆发给中国人的创伤是巨大的,这场战役带来的伤痛也是难以愈合的。两场战争的开启势必会涉及到沟通和谈判的问题。由于文化背景及语言的差异性,那么,沟通和谈判应该怎么进行呢?本文将对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译者扮演的角色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展开讨论,旨在给读者一个对鸦片战争失败的新的发现和视角研究。

    第一次鸦片战争通事译员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