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

熊楚才

双月刊

1007-1032

zkb4618035@hunau.net

0731-84618035

410128

长沙市芙蓉区湖南农业大学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面向全国征稿、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湖南省首届十佳科技期刊和美国《CA》、俄罗斯《Pж》和英国《CAB》等数家权威数据库来源期刊,优先优惠刊登具有创新性、前沿性的省部级以上基金课题论文,有作物栽培与育种、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畜牧兽医、水产、茶学、果蔬、园林花卉、农业工程、食品科技、生物技术、学研产亮点等主要栏目,是农林、水产、师范及综合院校相关学科的师生、农业科研管理和推广人员及农业干部的重要参考文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温胁迫下小麦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常明娟楚宗艳杜玉倍赵国建...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小麦对花后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以洛旱2号、郑麦366等26个品种为材料,测定高温胁迫(搭棚增温)下和大田自然生长条件(CK)下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等11个生理指标及籽粒产量.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26个小麦品种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SPAD值、叶片相对含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趋势并不明确;以11项指标的抗逆系数作为衡量抗高温性的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1个生理指标可以综合成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累计贡献率为80.561%;根据产量相关指标可将26个小麦品种划分为4类,周麦22、新麦11号等11个品种为中抗高温型品种,郑麦366、兰考矮早8等10个属于高抗温型小麦品种,西农979、洛旱6号等4个品种属于低抗高温型品种,洛旱2号的千粒质量热感指数和产量的热感指数均大于2,且千粒质量的抗逆指数和抗逆系数均小于80%,属于高温敏感型品种.结合D值聚类分类结果综合判断,郑麦366、兰考矮早8、冀麦47属于高抗高温型小麦品种;新麦11、周麦19、郑麦7698、丰德存麦1号属于中抗高温型小麦品种;西农979、洛旱6号、北京8号属于低抗高温型小麦品种.

    小麦高温胁迫生理指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产量

    促根减氮施肥模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治锋肖汉乾邓小华何铭钰...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南方稻作烟区促根减氮施肥模式的应用效果,以传统施肥模式为对照,研究促根减氮施肥模式(减少基肥氮比例、根区施用基肥、增施促根灌蔸肥和水溶性追肥、改变专用基肥和追肥配方及施用量,施肥过程共减氮22.22%)对烤烟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经济性状及经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促根减氮施肥模式有利于提高烟叶外观质量,提高上部烟叶单叶质量和叶面积质量,降低烟碱含量,提高上部和中部烟叶的评吸质量,提高烤烟上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省工5.81%,节约农资成本3.27%,纯收益提高23.37%,产投比提高6.29%,氮肥偏生产力提高28.11%,氮肥偏生产效益提高33.79%.促根减氮施肥模式在减氮22.2%的情况下,可提高稻茬烤烟种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适宜在南方稻作烟区推广应用.

    烤烟促根减氮施肥模式烟叶质量经济效果南方稻作烟区

    不同轮作模式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艾亥麦提·艾麦尔江黄佳成志军肖金讯...
    18-2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在湘西州花垣、永顺、龙山采集已实行5年烤烟-水稻轮作(TRT)和烤烟-玉米轮作(TMT)模式农田土壤,以烤烟连作(TT)作对照,测定粒径r<0.25 mm、0.25 mm≤r<0.50 mm、0.50 mm≤r<1.00 mm、1.00 mm≤r<2.00 mm和r≥2.00 mm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云烟87上部烟烟叶的理化性质,分析轮作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RT土壤r≥2.00 mm和1.00≤r<2.00 mm团聚体含量最高,而0.25≤r<0.50 mm和r<0.25 mm团聚体含量分别低于TMT 9.9%~21.5%和10.3%~70.8%,TRT土壤r≥0.25 mm团聚体含量、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均大于TMT土壤的;与烤烟连作相比,轮作可提高上部叶烟叶长、叶宽和开片度,降低叶厚和含梗率,且烟叶化学成分及协调性处于优质烟叶适宜水平;T RT模式烟叶的钾含量、钾氯比和氮碱比均高于TMT的,而连作烟叶中氯含量显著高于轮作6.7%~33.3%;TRT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0.77~0.83)和TMT(0.76~0.79)均处于"较高"水平;冗余分析表明,上部烟叶糖类、糖碱比、总氮、钾、钾氯比与土壤≥1.00 mm团聚体含量呈正相关,氯含量与<0.50 mm团聚体含量呈正相关;相关性分析表明,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与团聚体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分形维数呈显著负相关.综上,烟稻轮作模式优于烤烟-玉米轮作和烤烟连作,是维持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促进烟叶生长、提高烟叶品质的有效模式,适合在湘西地区推广应用.

    轮作模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烟叶理化性质可用性指数相关性分析

    油菜BnPMEI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王峰刘木兰马肖张秋平...
    2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抗菌核病的油菜品种湘油15和高感菌核病的油菜品种98C40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BnPMEI1基因的编码区全长,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BnPMEI1的结构和表达特性,并构建该基因超表达载体,分析该基因的功能.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区全长615 bp,编码204个氨基酸,具有1个信号肽和1个PMEI结构域,属于PMEI家族基因,命名为BnPMEI1(GenBank登录号为ON254917).表达分析结果表明,BnPMEI1在根、茎、花、叶、角果皮和籽粒中均有表达,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根中的表达量最低;湘油15的茎、叶、花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98C40的.在核盘菌、茉莉酸甲酯(MeJA)和水杨酸(SA)处理下,BnPMEI1在湘油15中的表达上调,在98C40中的表达则受到抑制;乙烯处理下,BnPMEI1在2个品种中的表达均下调,在湘油15中下调的幅度更大;离体叶片接种结果显示,超表达BnPMEI1的油菜突变体叶片病斑明显小于野生型叶片的.综合分析,BnPMEI1基因可能介导了SA和茉莉酸途径的调控,诱导油菜菌核病抗性的提高.

    油菜核盘菌抗病性果胶甲酯抑制剂基因克隆

    外源柠檬酸杆菌对水稻镉吸收和亚细胞分布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一路郭照辉肖蓉程伟...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外源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sp.)对水稻抗镉胁迫的影响,以在培养土中添加外源柠檬酸杆菌XT1-2-2菌悬液(处理组)和未加菌悬液(对照组)的盆栽水稻为研究对象,分析分蘖期水稻在3种Cd质量浓度(0、5、10 mg/kg)处理下XT1-2-2对Cd的吸收、转运、亚细胞分布及生理特性(可溶性糖和抗坏血酸)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水稻根、茎、叶的Cd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Cd质量浓度为0、5 mg/kg时,根茎间的转运系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处理组水稻根中的细胞壁、细胞膜和可溶性部分的Cd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根系细胞壁中Cd分配比例增加,可溶性部分Cd分配比例降低;菌株XT1-2-2处理的水稻茎、叶中的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而抗坏血酸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且随Cd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抗坏血酸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综上所述,加入外源柠檬酸杆菌XT1-2-2可以降低分蘖期水稻各组织对Cd的吸收,影响Cd在根茎间的转运以及Cd在根系亚细胞内的分配比例,降低茎、叶中的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增加茎叶中的抗坏血酸的质量分数,进而有效增强水稻对Cd的抗性.

    水稻柠檬酸杆菌亚细胞分布生理特性

    灰毡毛忍冬乙醇提取物减缓D-半乳糖致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氧化应激的效果

    韩少凡程满王懿文陈彦超...
    43-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灰毡毛忍冬乙醇提取物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通过广泛靶标代谢组测序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灰毡毛忍冬乙醇提取物中活性物质,采用20 mg/mL的D-半乳糖处理MEF细胞,建立细胞衰老模型,试验设置对照组(0 mg/mL的D-半乳糖)、模型组(20 mg/mL的D-半乳糖)、灰毡毛忍冬乙醇提取物组(100、500、1000μg/mL的灰毡毛忍冬乙醇提取物添加20 mg/mL的D-半乳糖)、阳性对照组(50μg/mL的三七总皂苷添加20 mg/mL的D-半乳糖),按照试验分组,将细胞在37℃、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48 h,检测细胞抑制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线粒体膜电位(MMP)和线粒体活性氧(mtROS)水平,以及p53、p16、线粒体复合体基因、Bcl-2、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灰毡毛忍冬乙醇提取物中含有酚酸、黄酮、有机酸、萜类等大量活性物质;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抑制率显著增加,细胞数量显著减少,MMP下降,mtROS水平增加,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增加,线粒体复合体蛋白NDUFV1和抑凋亡蛋白Bcl-2明显下降,Caspase-3明显上升;与模型组相比较,灰毡毛忍冬乙醇提取物组和阳性对照组有效降低了细胞抑制率,显著提高了细胞数量和SOD活性,降低了MDA含量,提高MMP水平,降低mtROS含量,有效降低p53、p16、Caspase-3的蛋白水平,升高Bcl-2、NDUFV1的蛋白水平.说明在MEF细胞中,灰毡毛忍冬乙醇提取物可通过增加线粒体复合体I蛋白富集和减缓细胞凋亡来减弱D-半乳糖所诱导的氧化应激效应.

    灰毡毛忍冬乙醇提取物D-半乳糖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

    洪江与华宁冰糖橙果实大小差异成因分析

    尹韬龙立长施云庭谭振华...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湖南洪江市和云南华宁县冰糖橙果实为材料,比较分析了2个产区冰糖橙外在品质特征和产地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华宁冰糖橙平均单果质量(147.56~159.80 g)显著大于洪江冰糖橙的单果质量(106.68~109.41 g),果实横径、纵径也均显著大于洪江冰糖橙的;2个产区果实囊瓣数和单个囊瓣内汁胞数无明显差异;华宁冰糖橙单个汁胞体积为22.07 mm3,显著大于洪江冰糖橙的(16.62 mm3);环境条件比较显示,2个产区年均温和年积温无明显差异;湖南怀化地区平均年降水量达1450.3 mm,4—7月中旬量大,降水集中在冰糖橙果实细胞分裂末期和果实膨大初期,水分利用效率约1.23 kg/((667 m2)·mm);云南玉溪地区平均年降水量1032.1 mm,7—9月降水量较大,降水集中在果实膨大期,水分利用效率约为3.78 kg/((667 m2)·mm);云南玉溪地区物候期整体上比洪江早1个月,果实发育时间也较洪江长1个月左右.综上,华宁产区周年温度条件相对稳定,枝梢和果实发育期长,膨大期供水充足,单个汁胞体积膨大较充分,有利于华宁冰糖橙大果的形成.

    冰糖橙果径果实膨大期单果质量物候期

    玉竹多糖含量的影响因子分析

    朱春晓杜甜甜陈阳峰李自强...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年生、2年生、3年生和4年生大田玉竹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生长年限、不同根茎龄节、不同品种、不同采收期、不同加工方法玉竹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1年生玉竹各生育期多糖含量均显著低于2年生、3年生和4年生玉竹的,3年生玉竹全生育期多糖含量均较高,为5.64%~7.20%,其中,在9—10月达到峰值;不同根茎龄节中,第2龄节和第3龄节的多糖含量全生育期均在6.00%以上,显著高于第1龄节、第4龄节和种茎龄节的多糖含量;不同品种中,9月底至12月上旬红杆猪屎尾、绿杆猪屎尾的多糖含量显著高于猪屎尾和刺尾的;溆浦、新化、安化、桂阳、邵东、慈利产地玉竹8—12月多糖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于9—10月达到峰值;不同加工材料中,玉竹皮、玉竹须根的多糖含量显著低于玉竹根茎的;揉搓玉竹条的多糖含量显著大于蒸制玉竹条、机械脱毛玉竹条和未处理玉竹条的;烘干玉竹片的多糖含量显著大于晾晒玉竹片的.综合分析所得,为保证玉竹多糖含量,采收时应以3年生玉竹为宜,于9—10月进行采收;加工时,宜去除玉竹皮和须根,采用揉搓的方法加工玉竹条或烘干的方法加工玉竹片.

    玉竹生长年限根茎龄节全生育期采收加工多糖含量

    '爱媛38'果腐病致病菌鉴定及其杀菌剂的筛选

    张嘉陈娜胡军华吴望...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爱媛38'杂柑果腐病病果进行组织分离、纯化,得到果腐病致病菌株AY-11和GP-1,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ITS、LSU、TUB和EF-α)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确定AY-11和GP-1分别为假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和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将菌株回接到健康柑橘果实可致其发病,从发病组织再次分离得到L.pseudotheobromae和L.theobromae,确定AY-11和GP-1是主要致病菌.致病菌对'意大利酸橙'摩洛哥酸橙'爱媛38'春见'枸头橙'均有较强致病性,在枝、叶、果上形成褐色水渍状圆形病斑,其中春见的病斑最大.运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21种药剂进行室内筛选,结果对AY-11菌丝抑制作用最强的为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EC50值为0.025µg/mL;对GP-1菌丝抑制作用最强的为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EC50值为0.023µg/mL.田间药剂防控试验结果显示,45%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倍液处理的防效达100%,这些杀菌剂用于田间均能减少烂果率,有效防控'爱媛38'果腐病.

    '爱媛38'果腐病假可可毛色二孢可可毛色二孢致病性药剂筛选

    青风藤叶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药剂的筛选

    任晓凤刘苗周倩杨华...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春季,从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正清制药青风藤基地和湖南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分别采集青风藤叶枯病病叶,利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并进行柯赫氏法则验证.借助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系统学分析,明确青风藤叶枯病病原为交链隔孢(Alternaria alternata).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5种药剂(95%苯醚甲环唑、98%咪鲜胺、96%己唑醇、96.5%丙硫菌唑、98%嘧菌酯)进行筛选,结果显示95%苯醚甲环唑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0436 mg/L;98%嘧菌酯抑菌效果最差,EC50值为8.4473 mg/L.

    青风藤叶枯病病原菌分离鉴定交链隔孢室内药剂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