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

熊楚才

双月刊

1007-1032

zkb4618035@hunau.net

0731-84618035

410128

长沙市芙蓉区湖南农业大学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面向全国征稿、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湖南省首届十佳科技期刊和美国《CA》、俄罗斯《Pж》和英国《CAB》等数家权威数据库来源期刊,优先优惠刊登具有创新性、前沿性的省部级以上基金课题论文,有作物栽培与育种、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畜牧兽医、水产、茶学、果蔬、园林花卉、农业工程、食品科技、生物技术、学研产亮点等主要栏目,是农林、水产、师范及综合院校相关学科的师生、农业科研管理和推广人员及农业干部的重要参考文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湖南省猪轮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遗传变异分析

    梁跃肖犟尹杰黄颖...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1-12月从湖南省9个地区119个规模化猪场采集1 036份仔猪腹泻粪便样品,采用RT-PCR检测猪轮状病毒(PoRV)的流行率,并对PoRV的VP7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采用MegAlign 软件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通过MEGA 7.0 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仔猪腹泻样品检出PoRV阳性样本168份,阳性率约为16.22%;冬季PoRV的检出率高于春、夏、秋季的;从PoRV阳性样本中扩增出9个VP7基因序列,G9为优势基因型(占比约77.8%),其次为G4型和G5型,二者占比均为11.1%.综上,湖南省腹泻仔猪粪便中PoRV的流行率高且基因型复杂,其中G9型为优势基因型.

    猪轮状病毒流行病学VP7基因遗传多样性

    日粮添加V-E和有机硒对肉种鸡繁殖性能及子代抗氧化能力和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郭阳浩徐钰栋宋泽和刘自逵...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280羽38周龄健康的黄羽肉鸡种母鸡,随机均分成4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日粮添加125 mg/kg的维生素E(V-E),C组日粮添加 0.3 mg/kg的有机硒,D组日粮同时添加 125 mg/kg V-E和 0.3 mg/kg有机硒,于第 42 天每组收集 100 枚种蛋孵化至出苗,统计受精率、孵化率和雏鸡质量,测定 1 日龄雏鸡肌胃腺胃炎发病率及病理评分后,每组选取 50只测定肌胃抗氧化能力和炎性因子表达.结果表明:1)与A组相比,B、C、D组均提高了母鸡产蛋率,C组产蛋率提高了 5.31个百分点、受精孵化率提高 4.69个百分点,效果最佳.2)B、C、D组的 1日龄雏鸡肌胃腺胃炎的患病率分别较对照组降低 25.4%、16.6%、21.8%.3)B、C、D组 1日龄雏鸡肌胃总抗氧化能力(T-AOC)较对照组分别降低 32.54%、27.22%、23.67%,B、D组 1日龄雏鸡丙二醇(MDA)含量分别降低 24.81%和 28.17%.4)B组 1日龄雏鸡肌胃中IL-1、IL-6、TNF-α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D组 1日龄雏鸡肌胃中仅TNF-α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综上,日粮中添加V-E和有机硒可增强黄羽肉鸡种鸡的繁殖性能,降低 1日龄雏鸡肌胃腺胃炎发病率,增强抗氧化能力,降低炎性因子的表达.

    黄羽肉鸡维生素E有机硒种鸡繁殖性能1日龄雏鸡肌胃腺胃炎抗氧化能力炎性因子

    海南匙指虾两新种报道

    侯俊杰鲜亚伶于峰彬张继平...
    100-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于海南省万宁市北大镇龙滚河流域溪流发现匙指虾科(Atyidae)米虾属(Caridina)两新种王安米虾(Caridina wangan Hou,Zhang,Guo sp.nov)和细纹米虾(Caridina lineatus Hou,Zhang,Guo sp.nov.).王安米虾的雄性第一腹肢内肢呈中部稍宽的椭圆形叶片状,第二腹肢雄腹肢呈长棍状,密布粗长的刺;细纹米虾的雄性第一腹肢呈中部最宽的长椭圆形叶片状,第二腹肢雄腹肢似纺锤形大头棒状,具密集的长刺,可以与近缘种锯缘米虾(Caridina serrata Stimpson,1860)明显区分开来.通过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I)基因及16S rRNA基因对王安米虾和细纹米虾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和ML系统建树.基于线粒体CoXI基因的比对结果显示,王安米虾与保亭米虾(Caridina baoting)和四纹米虾(Caridina tetrazona)遗传距离分别为14.14%和15.04%,细纹米虾与岩洞米虾(Caridina carvernicola)和广东米虾(Caridina cantonensis)遗传距离分别为14.36%和16.00%,均超过了种间阈值(3%);基于16S rRNA基因的比对结果显示,王安米虾与保亭米虾和三间米虾(Caridina tricincta)遗传距离分别为5.17%和8.00%,细纹米虾与红点米虾(Caridina rubropunctata)和林达米虾(Caridina thachlam)遗传距离分别为4.63%和5.14%,均超过了种间阈值(1.5%).形态差异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均表明2种海南匙虾为新种.

    匙指虾科米虾属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I)16SrRNA

    水稻侧深施肥倾斜螺旋杆式排肥装置参数优化与试验

    张雅蓉刘大为谢方平郑鹏...
    109-114,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倾斜螺旋杆式排肥装置作业时存在施肥均匀性差的问题,在龙舟2FH系列排肥装置上进行螺旋部件结构运动参数的优化与验证.通过对装置充、排肥过程分析,探究其装置结构参数与运行参数对排肥均匀性的影响,根据排肥量要求确定其排肥部件因素参数范围.采用单因素试验,以排肥量均值和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为作业质量评价指标,确定Y形排肥管倾角、输送螺杆螺距、输送螺杆转速的参数范围.采用L9(33)正交表设计试验,根据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获得最优参数组合为:Y形排肥管倾角40°、输送螺杆螺距36 mm、输送螺杆转速170 r/min.台架试验时,设置装置行进速度为0.25 m/s,其排肥量均值和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分别为3.48 g和14.9%,较优化前装置的排肥量均值提高了0.78 g,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降低了9.1个百分点.

    水稻侧深施肥倾斜螺旋杆式排肥装置均匀性试验

    酸碱法及酸碱联合低温热处理法对污泥磷释放的影响

    赵文博颜智勇戴欣李二平...
    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酸碱(pH为1.0、3.0、5.0、7.0、9.0、11.0)法和酸碱联合低温(5、25、45、65、85℃)热处理法处理市政污泥24 h,通过对比处理前后污泥液相中正磷酸盐(PO43--P)的质量浓度变化和固相中总磷(TPs)、无机磷(IPs)、有机磷(OPs)的质量分数变化,研究处理过程中污泥磷的迁移规律;通过对比处理前后污泥液相中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质量浓度的变化,研究酸碱处理及酸碱联合低温热处理对污泥破解的影响,并探究污泥释磷的机理.结果表明:当pH为1.0、11.0,酸碱处理污泥24 h时,释磷率和破解程度均分别达到酸处理和碱处理中的最高;液相中PO43--P的质量浓度由处理前的5.87 mg/L分别提升至217.58、136.87 mg/L;SCOD由处理前的267 mg/L分别提升至4 369、6 548 mg/L;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质量浓度由处理前的119 mg/L分别提升至1 649、2 861 mg/L;可溶性蛋白质质量浓度由处理前的138 mg/L分别提升至1 813、3 064 mg/L;污泥TPs的释放率分别为58.03%和30.05%;非磷灰石无机磷(NAIP)的释放率分别为78.36%和54.79%;pH为1.0的磷灰石无机磷(AP)释放率为95.71%,OPs的质量分数上升了13.11%,而pH为11.0的AP质量分数上升了44.21%,OPs的释放率为15.42%,可见,在酸处理条件下,污泥磷的释放主要来源于NAIP与AP的释放,而在碱处理条件下,污泥磷的释放主要来源于NAIP的释放.当pH为1.0、11.0,联合热处理温度为85℃,处理24 h时,污泥液相中PO43--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23.52、220.10 mg/L;SCOD分别为6 400、9 470 mg/L;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质量浓度分别为2 696、5 015 mg/L;可溶性蛋白质质量浓度分别为3 562、4 258 mg/L;污泥总磷的释放率分别为62.67%和51.32%,污泥的释磷量与污泥破解程度均达到最高;NAIP的释放率分别为86.22%和87.94%;pH 1.0联合85℃的AP释放率为96.14%,OPs的质量分数上升了13.62%,而pH 11.0 联合85℃的AP质量分数上升了77.25%,OPs的释放率为40.87%.当pH为1.0、11.0,联合热处理温度为45℃,处理24 h时,污泥液相中PO43--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72.16、184.35 mg/L;SCOD分别为5 960、9 030 mg/L;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质量浓度分别为2 331、4 699 mg/L;可溶性蛋白质质量浓度分别为3 523、4 246 mg/L;污泥总磷的释放率分别为61.12%和41.07%;NAIP的释放率分别为83.21%和69.97%;pH 1.0联合45℃的AP释放率为96.14%,OPs的质量分数上升了12.60%,而pH 11.0联合45℃的AP质量分数上升了45.92%,OPs的释放率为24.16%.综合考虑能耗、药剂成本以及二次污染问题等因素,认为采用pH 1.0联合45℃作为污泥处理参数较合理.

    市政污泥磷释放酸碱法热处理

    基于改进残差网络的马铃薯叶片病害识别

    李桂松黎敬涛杨艳丽刘霞...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计算机识别自然背景下马铃薯叶片病害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 C-ResNet-50 模型以改善识别效果.首先,在田间采集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炭疽病和健康叶片图像,并模拟拍摄角度、天气状况等影响因素对图像进行数据增强,从而构建试验数据集.其次,通过对比深度学习模型,选择并改进 ResNet-50 网络:通过向残差块中引入步长为 1的 3×3卷积层和 1×1卷积层以解决残差块主干分支特征信息缺失严重的问题;通过设计新的全连接层以解决马铃薯叶片病害相似度高、分类难度大的问题;通过引入ECA注意力模块以解决主干网络定向关注能力不足的问题.结果表明:C-RseNet-50网络识别马铃薯叶片病害的平均准确率达 90.83%,较原始模型的提升了 1.84个百分点.

    马铃薯叶片病害C-RseNet-50ECA注意力模块病害识别残差块

    改进YOLOv5s的海产品检测

    董旺张娜娜
    129-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设备移动和相机散焦导致采集到的水下图像模糊、对比度低及目标偏小导致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5s的海产品实时检测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CLAHE)预处理,改善图像对比度低和模糊等问题;其次,构建C3_Faster模块替换原C3模块,降低模型的参数量,提升模型的检测速度;再次,将ACmix注意力模块嵌入到主干网络,提高模型对小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最后,引入WIoU v3替换CIoU作为回归损失函数,充分考虑低质量目标对损失的影响,提高模型的泛化性.结果表明:与YOLOv5s相比,改进YOLOv5s算法的平均精度均值提高了1.3个百分点,每秒传输帧数提高10,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降低了8.20×105个和2.40×109 FLOPs,模型内存仅12.2 MB,满足轻量和实时性要求,在检测精度和速率上具有优势,适合部署到水下设备中进行实时检测.

    海产品检测YOLOv5s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注意力模块损失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