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活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活力
活力

半月刊

1007-6263

huolizazhi@sina.com

0451-82626240;82627955

150001

黑龙江人民政府综合楼(哈尔滨市文中街8号)

活力/Journal HUOLI
查看更多>>《活力》杂志是黑龙江省政府根据全省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将黑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经济展望》杂志和黑龙江省体改委主办的《活力》杂志合并,组建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活力杂志社。指定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机关刊物。用于沟通全省各级政府间信息,指导经济工作,研讨政经理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李贵忠
    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初中数学教育来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教学质量的关键点在于必须重视创新,引入现代化教学技术、教学方式、教学思路,用智慧课堂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综合素质。

    智慧课堂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之数形结合的运用

    杜光容
    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是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思路的要求很高。建立数学思想方法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也是解题的关键。数形结合是一种普遍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数形结合初中数学解题思路

    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探究

    刘静
    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作业的设计作为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通道。教师应该立足于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对数学作业进行优化设计。本文对当前数学作业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方法,以增强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作业优化数学作业

    如何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

    谈衍蝶
    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反思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初中数学反思意识培养策略

    浅析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李继容
    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内容设置,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充分了解数形结合思想的基本概念,将数形结合思想更高效地运用到教学当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初中数学数形结合课堂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动点图形教学中几何画板的应用研究

    王海玲
    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当前时代的发展,相关的信息技术也已经从我们生活的领域一直扩展到了教育领域之内。本文根据几何画板在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几何画板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分析几何画板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效果,进而尝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初中数学几何画板教学质量

    浅析初中语文诚信教育

    罗博
    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诚信被称为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是为人之道、立身处世之本。"以诚待人,以信立身"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初中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在学习中渗透诚信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基于此,文章论述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文本渗透诚信教育的策略。

    诚信教育文本渗透策略研究

    如何让初中生克服语文写作畏难心理

    潘莉
    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把摸初中生个性心理,区分学生作文知能差异,通过分类嘉评、因情指导、释放个性灵性、诱发作文激情,让学生走出作文难的心理困境。

    初中语文因情分类嘉评鼓励大作文课堂

    初中语文教学融合信息技术

    丁婷
    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将视频、文字、音乐、图片等教学素材融为一体,更加直接地将教学内容展示到学生面前,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活跃充实。

    初中语文教学融合信息技术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邱君
    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学实践中,要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以激发和保持学习动力,培养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造运用英语的场景,指导学生积极地运用语言,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初中英语创新教学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