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红外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红外技术
红外技术

苏君红(院士)

月刊

1001-8891

irtek@china.com

0871-5105248

650223

昆明市教场东路31号《红外技术》编辑部

红外技术/Journal Infrare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主管,昆明物理研究所、中国兵工学会夜视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技术性学术月刊。本刊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全面反映红热成像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水平、动态、研制进展状况,及其在国防、工农业及国民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红外技术的军事应用,红外和热成像观瞄、识别、跟踪、制导,红外警戒与微光夜视技术,红外对抗与反对抗技术是本刊宣传报道的重点。本刊刊登的大量技术报告、基础研究、工艺制作、测试分析、应用、综述、新产品开发等文章,促进了红外技术范畴内科研、设计、教学、生产、管理及红外技术研究及应用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亮绿光氮化镓基Micro-LED微型显示器制备

    张杰王光华邓枫杨文运...
    1186-1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Micro-LED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具有对比度高、响应快及寿命长等优点,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然而,尽管潜力巨大,Micro-LED技术的商业化之路仍面临诸多技术上的挑战与瓶颈.本文旨在探讨高亮绿光氮化镓基 Micro-LED 微型显示器的制备过程及其相关技术.基于 WVGA041 全数字信号电路 CMOS 硅基驱动电路,制作了 0.41 inch、分辨率为 800×480 的主动式单色绿光Micro-LED微型显示器.利用高精度倒装焊接技术实现了CMOS驱动电路与LED发光芯片的电气连接.结果表明,制备出LED显示芯片正常启亮电压为 2.8 V,EL光谱峰值波长 524 nm;在硅基CMOS电路驱动范围内,Micro-LED微型显示器在5 V电压下,器件亮度为108000 cd/m2(最大亮度可达250000 cd/m2),电流密度达到 0.61 A/cm2 时色坐标为(0.175,0.756).当电流密度从 0.3 A/cm2 增加到 1.3 A/cm2时,色坐标从(0.178,0.757)变化到(0.175,0.746),器件的色稳定性能够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micro-LED微型显示器高亮单色绿光发光二级管

    非制冷快照式红外视频光谱成像仪及其数据处理

    孔艳洁杨扬刘成玉王朋宇...
    1192-1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工业化进程和快速发展,工业生产中的危险化学气体泄漏严重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如何有效检测污染气体的存在并获取气体的浓度和分布等信息,成为气体泄漏检测的重要课题.非制冷快照式红外视频光谱成像仪(Uncooled Snapshot Infrared Video Spectrometer,USIVS)是一种理想的硬件方案,能够直接从图像中感知危险化学气体的存在并获取危险化学气体的位置,为紧急处置提供有力支持.但是,商业化的轻量级被动式红外光谱成像仪的灵敏度和光谱分辨率相对受限,已有的气体浓度反演方法难以准确检测污染气体的存在.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非制冷快照式红外视频光谱成像仪及其适用的数据处理技术流程.利用气体浓度反演方法对不同温度和光程长度下的气体进行了模拟实验,并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反演结果,平均误差分别为 2.88%和 0.61%.在实验室和室外场景下进行了气体浓度反演方法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平均误差分别为 6.18%和7.47%.通过USIVS与数据处理技术流程的有效结合,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污染气体的存在并给出图像中每个像素的气体浓度,实现气云浓度反演的效果,为后续该类技术的商业化及实用化提供了参考.

    红外辐射视频光谱成像气体浓度反演数据处理流程

    基于多特征的红外双波段目标检测融合算法

    乔志平黄静颖王礼贺
    1201-1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外目标检测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于利用双波段图像对目标进行检测的研究较少.为了充分发挥双波段图像在目标检测性能上的优势,对红外双波段图像的检测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的红外双波段目标检测融合算法.本文提出的融合算法,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特征融合网络对双波段图像的检测结果进行处理,充分挖掘目标的特征信息,自适应地选择单波段的检测结果作为输出,得到最终的决策级融合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使用单波段图像进行目标检测相比,本文提出的基于多特征的红外双波段融合算法,可以有效利用不同波段的信息,提高检测性能,充分发挥红外目标探测设备的优势.

    目标检测双波段决策级融合卷积神经网络

    车载红外和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

    苏建彬沈英黄磊沈元兴...
    1209-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车辆视觉感知能力,针对交通场景运用提出一种改进的轮廓角方向(contour angle orientation,CAO)算法用于实现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通过模拟不同的交通场景,对成熟算法进行性能检测对比,选出CAO算法这一优势算法,并对其粗匹配参数和图像预处理图像缩放程序做了改进.实验表明,改进后的CAO算法细匹配更精准,马赛克拼接图拼接处衔接更加自然,线条更加顺滑,效果更好.与原来CAO算法相比,改进后的算法均方根误差值RMSE下降 3.29%,查准率Precision提高 2.13%,平均运算耗时减少 0.11 s,在配准精度和配准实时性方面均证明了算法的改进效果.

    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图像配准特征提取轮廓角方向

    不同高度不同大气模式下红外图像仿真

    李金萍蔡友林刘其涛
    1218-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飞机平台的红外图像为数据源,研究了不同大气模式下成像高度对红外仿真图像的影响,推导了随热像仪成像高度变化的辐射亮度计算公式.分别采用MODTRAN和LOWTRAN两种大气辐射传输模型进行不同高度的红外图像大气修正,并对所得仿真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在高度低于20 km时,同种大气模式下两种模型仿真数据接近,误差不大,都很理想;在高于 20 km时,LOWTRAN模型仿真数据参考价值不大,MODTRAN模型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更实用.

    仿真热红外辐射大气模式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昆明物理研究所)2025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1224,后插1,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