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化工
能源化工

储政

双月刊

2095-9834

hxgyygcjs@163.com

025-57057410

210048

南京市六合区大厂葛关路699号

能源化工/Journal Energy Chemical Indust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高科技人才的业务素质,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技信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服务。特色为融学术性、技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内容丰富,资源翔实,图文并茂,读者面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O2捕集和利用制甲醇方案的研究

    梁锋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CO2 捕集和利用制甲醇方案,从大规模利用CO2 角度考虑最具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的路线,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CO2 捕集技术及氢来源、基于CO2 捕集和利用制甲醇的工艺路线、加氢反应及反应的质量平衡.针对催化剂研究、工业应用进展以及经济性分析等方面,综述了CO2 加氢制甲醇的技术现状,并指出随着我国制氢电力成本的下降及碳税政策的实施,CO2 加氢制甲醇将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CO2捕集和利用绿氢加氢甲醇催化剂

    乙二醇-硫脲低共熔溶剂合成CdS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姑丽尼格尔·吾斯曼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水污染严重的问题,采用CdS光催化剂降解有机污染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采用乙二醇-硫脲低共熔溶剂作为反应溶液,在 120℃下合成了CdS光催化剂,改善了传统水热法高温高压的反应条件.利用XRD等测试分析方法对CdS的结构、形貌以及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CdS光催化剂为六方相CdS,形貌为颗粒状,粒径明显小于100 nm,聚集程度较高.光吸收波长主要在 200~450 nm,在 620 nm处表现出最强PL发光特征峰.光催化试验结果表明,在CdS光催化剂作用下光照75 min后亚甲基蓝溶液降解率在90%以上.

    水处理CdS光催化低共熔溶剂

    专利文摘

    11,24,33,42,57,65,76页

    C307型甲醇合成催化剂在300kt/a甲醇装置上的工业应用

    陈四华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C307 型甲醇合成催化剂在某公司 300 kt/a甲醇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对该装置的工艺流程、运行条件以及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装填量、还原过程和正常生产运行进行了简要概述,并详细分析了入/出塔气氢含量、出水量、循环量、粗甲醇产量、总碳效率等运行参数.结果表明,C307 型甲醇合成催化剂运行至今,日产粗甲醇最高可达 1 223 t,同时产品粗甲醇中乙醇质量分数低于0.04%.C307型甲醇合成催化剂可以满足大型甲醇生产装置需求,可实现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

    甲醇合成催化剂还原粗甲醇产量总碳效率

    基于MD模拟的页岩油在有机质孔隙流动规律研究

    沙明宇姜智杨二龙宋书伶...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页岩油在页岩纳米有机质孔隙中的流动规律.在OPLS全原子力场下模拟了353 K、30.7 MPa条件下正辛烷在石墨烯狭缝的流动特征,并分析了驱替压力、温度、页岩油组分、变截面比例等 4 个影响因素对正辛烷在有机质壁面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正辛烷在有机质孔隙速度剖面为活塞状,滑移长度远远大于孔隙尺寸;随驱替压力和驱替温度的提高,孔隙内流体流速增加;轻质组分含量高、重质组分含量低会使页岩油在纳米有机质孔隙中易于流动开采;页岩油更易由大尺寸流向小尺寸孔隙,并且小尺寸孔隙中残余油含量较高.

    分子动力学页岩油纳米孔隙流动规律变截面孔隙

    甲醇详细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简化与多目标优化研究

    毛欢徐志建朱勇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基于路径通量分析的直接关系图法(DRGPFA)对甲醇详细机理Mech15.34进行了简化,根据敏感性分析法和指数前因子扰动法相结合的优化策略,以层流火焰速度、重要物种浓度和点火延迟时间为优化目标对甲醇简化机理进行了优化,得到并验证了最终优化机理Vt.研究结果表明,基于DRGPFA的简化机理优化为 21 种组分、106 个基元反应,简化误差适中.与DRGPFA机理相比,优化机理Vt的点火延迟时间的平均误差降低了 0.3 个百分点,最大误差降低了 4.3 个百分点;层流火焰速度的平均误差降低了1.5个百分点,最大误差降低了9.3个百分点;CO浓度的平均误差降低了2.4个百分点,最大误差降低了0.9个百分点.最终优化机理Vt较简化机理的预测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甲醇机理简化多目标优化敏感性分析指数前因子扰动法

    溶胀渗透法制备Ti3C2Tx/PDMS柔性导电复合材料

    邓玉宵张豪杨天爱黄江涛...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性导电材料具备良好的柔韧以及导电性能,在医疗、可穿戴设备和传感器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真空无压烧结工艺制备出MAX相材料Ti3AlC2,其烧结产物的纯度高达99%,并通过液相化学刻蚀法制备Ti3C2Tx(MXene),最后采用溶胀渗透法将Ti3C2Tx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进行复合,制备出了Ti3C2Tx/PDMS柔性导电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MAX以及MXene进行结构表征,并测试纯PDMS与MXene/PDM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结果表明,在PDMS中掺入的Ti3C2Tx的拉力-形变图形、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纯PDMS相比均无明显差异,力学性能与纯PDMS基本相似.不同水浴渗透温度下,平均拉伸应变超过90%,平均相对电阻变化超过600%,导电性能较好.

    MXene聚二甲基硅氧烷柔性导电复合材料溶胀渗透法液相刻蚀

    3-甲基吲哚的合成

    何志勇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一条新的合成 3-甲基吲哚的工艺路线.以邻乙基苯胺为原料,经与甲酸加热回流缩合反应形成N-甲酰基邻乙基苯胺,再与氢氧化钾反应形成N-甲酰基邻乙苯胺的钾盐,最后升温环合,水解形成3-甲基吲哚.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的方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钾与N-甲酰基邻乙基苯胺物质的量比为 1.56∶1,溶剂为甲苯,搅拌速率为 120 r/min,最终环合反应温度为 320℃.在该优化的合成条件下进行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较为稳定,3-甲基吲哚平均收率达到了60.62%,产品纯度均大于99%,表明该工艺路线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邻乙基苯胺3-甲基吲哚合成

    液态二氧化碳压裂管流摩阻计算与分析

    王燕平付美龙王俊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态二氧化碳压裂技术中采用无水纯液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压裂管流摩阻的精准预测对于压裂的顺利进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针对该问题,对评价液态二氧化碳压裂管流摩阻的计算公式进行了研究.引入了液态二氧化碳压裂井口施工压力公式,在液态二氧化碳压裂管流摩阻压降计算模型中建立了摩阻系数与雷诺数之间的关系式来评价其摩阻系数.在液态二氧化碳压裂管流摩阻梯度计算模型中,对比分析了其相关摩阻计算方法.基于现场实测数据,通过得出的摩阻计算公式建立了不同管径和排量条件下的液态二氧化碳管流摩阻梯度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尼古拉兹系数清水摩阻计算式更为精确,相同排量下,摩阻随管径的增大而减小,套管注入方式的摩阻小于油管注入方式.采用相同管径的注入条件下,摩阻随施工排量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对压裂施工的成功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液态二氧化碳压裂管流摩阻摩阻计算摩阻梯度摩阻压降

    防老剂DTPD新工艺开发

    秦涛管庆宝韦志强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对苯二酚法制备防老剂DTPD存在的高成本、高污染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防老剂DTPD制备工艺.以对氨基苯酚、苯胺、邻甲苯胺为原料,甲苯为脱水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缩合反应制备防老剂DTPD,并考察了原料配比对防老剂DTPD总产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氨基苯酚、苯胺、邻甲苯胺投料物质的量比为1.00∶1.15∶2.14,脱水剂加入量5 g,催化剂加入量10 g,缩合反应温度210~220℃时,可得到较高产率,主要成分质量分数为88.83%,其中N,N'-二邻甲苯基对苯二胺(D-OM)质量分数为30.50%.

    防老剂DTPD对氨基苯酚缩合反应原料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