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化工
能源化工

储政

双月刊

2095-9834

hxgyygcjs@163.com

025-57057410

210048

南京市六合区大厂葛关路699号

能源化工/Journal Energy Chemical Indust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高科技人才的业务素质,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技信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服务。特色为融学术性、技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内容丰富,资源翔实,图文并茂,读者面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氯化硅再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邱祥海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气候变化促使全球能源体系向以光伏发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转型,光伏产业进入高速发展轨道.作为核心原料的多晶硅的投产也越来越多,改良西门子法是当前多晶硅生产的主流工艺,生产期间会副产大量的四氯化硅.四氯化硅的综合利用对企业实现物料闭路循环、降低生产成本起到关键作用.对四氯化硅再利用技术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多晶硅四氯化硅氢化再利用技术

    炼厂干气中氢气及乙烯分离提纯技术进展

    杨淑萍李博景媛媛穆珍珍...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炼厂干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燃料,介绍了炼厂干气的来源,其主要利用方法为干气精制技术、干气直接利用技术.综述了可用于提纯回收富氢干气中氢气的变压吸附法、低温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用于提纯回收富烃干气中乙烯等烃类物质的深冷分离法、吸收分离法、吸附分离法、膜分离法、水合物分离法和膨胀机法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优缺点.指出炼化企业应结合企业特点制定干气回收方案以较好地提高经济效益.

    炼厂干气氢气乙烯分离提纯

    专利文摘

    11,23,28,37,42,54,59,64,78,82页

    毫米级球形活性炭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郭旭青冯翀刘甜甜武海涛...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毫米级球形活性炭作为一种实用型高端活性炭,具有良好球形度,耐磨、传输阻力小、堆密度大、易分离、无毒无害等特点,受到多个领域的广泛关注.介绍了球形活性炭的分类及制备方法,综述了球形活性炭的应用领域及具体进展情况,并对球形活性炭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目前球炭应用范围较窄,可通过表面改性或引入其他基团等方式,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开发专用产品,同时还应加快研发沥青基/树脂基球炭的规模化制备技术.

    毫米级球形活性炭制备应用

    玄武岩对煤灰熔融性的调节研究

    葛源吴仕飞罗婷田松吉...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玄武岩硅铝含量低、硅铝比高及碱性氧化物含量高的特性,将玄武岩作为助熔剂对六盘水地区难熔煤灰进行熔融性调节,并利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对调节过程的物相变化进行模拟计算以分析其熔融性调节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玄武岩添加量的增加,煤灰的熔融温度不断下降,流动温度由1 415℃降至1 301℃,添加玄武岩能够调节煤灰高温过程中矿物的组成,形成更多的液相(slag)、长石(feldspar)等有利于降低熔融温度的物相,特别是feldspar的形成能够加快煤灰的熔化,缩短变形温度到软化温度的间隔,进而减少石英、莫来石等高熔点物相的生成量.

    玄武岩FactSage煤灰熔融性物相

    环氧基封端烯丙醇聚醚的合成

    房连顺董晓红于子洲贾正仁...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烯丙醇聚醚(A-102)和环氧氯丙烷(ECH)为主要原料,采用两步法反应合成了环氧基封端烯丙醇聚醚.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开环、闭环工艺条件对产物封端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环氧氯丙烷与烯丙醇聚醚物质的量比为1.2∶1,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用量为 0.5%,开环温度为55℃,开环时间为4 h,液碱与烯丙醇聚醚物质的量比为1.1∶1,闭环温度为45℃,闭环时间为4 h.在该条件下进行 3 次稳定性试验,封端率平均值为 95.10%.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使用 15 次后,合成的环氧基封端烯丙醇聚醚的封端率大于等于94.40%.

    烯丙醇聚醚环氧封端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

    富气乙烷回收工艺改进

    李斐杨冬磊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然气富气中乙烷回收工艺在冷凝过程中,具有凝液量大且甲烷含量高、进入膨胀机的气量少、脱甲烷塔底部温度较高等特点,存在冷箱夹点控制困难、系统能耗高等技术问题.为降低富气乙烷回收工艺系统能耗,基于RSV工艺提出了SRSV改进工艺.能耗分析表明,SRSV工艺的总压缩功较低,投资成本低,具有经济优势.特性分析表明,脱甲烷塔压力和低温分离器温度直接影响乙烷回收率及总压缩功耗.适应性分析表明,原料气压力越低,工艺的总压缩功耗越高,主冷箱内冷热复合曲线越靠近,越易发生温度交叉;富气的GPM值越大,SRSV工艺的总压缩功越高,预冷箱内冷热复合曲线越靠近;原料气中CO2 含量越高,SRSV工艺的总压缩功越高,脱甲烷塔内CO2 冻堵裕量越小.

    富气乙烷回收能耗分析特性分析适应性分析

    磺化法制备萘二磺酸钠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杨瑞锋阮春光陈东周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制备出纯度更高、成本更低的萘二磺酸钠产品,以浓硫酸和氨基磺酸混合物作为磺化剂,以1,6-萘二磺酸钠的收率和萘的转化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磺化剂类型、磺化剂配比、原料配比、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等参数对磺化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浓硫酸和氨基磺酸混合物作为磺化剂使用时能够有效提高磺化反应效率,还能减少浓硫酸的使用量和废酸液的排放量,降低磺化成本,提高产物收率.制备 1,6-萘二磺酸钠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硫酸与氨基磺酸物质的量比1∶1,原料萘与磺化剂物质的量比1∶4,合成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4 h,此时萘转化率可以达到92.6%,1,6-萘二磺酸钠的收率可达到46.2%.

    萘二磺酸钠磺化反应磺化剂收率

    砂岩油藏聚合物辅助碳酸盐水注入的流变学及采油效果研究

    张冠华刁雨薇刘航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酸盐水注入(CWI)的驱油效果与其对CO2 的吸收程度有关.分别使用质量浓度为0.5,1.0,2.0 g/L的聚丙烯酰胺(PAM)溶液作为增黏剂,以提高水对CO2 的吸收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1.0 g/L的PAM溶液有利于增强CO2 吸收,CO2 的吸收降低了PAM溶液的黏度,黏度的降低与吸收的CO2 量成正比.质量浓度1.0 g/L的PAM对CO2 的吸收能力在流变学上较为稳定,而且受高温影响较小.岩心驱油试验结果表明,含CO2 的PAM溶液在多孔介质中具有较大的面积覆盖率、较好的流动性控制以及较低的表面压力要求.

    碳酸盐水聚丙烯酰胺CO2吸收采油效果

    曼尼希碱酸化缓蚀剂的缓蚀性能与缓蚀微观机理评价

    张强崔波荣新明陈军...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溶剂法合成3种曼尼希碱酸化缓蚀剂,通过静态挂片失重法对其缓蚀性能进行了评价,对钢片表面的腐蚀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量子化学与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其缓蚀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80 钢片在 3 种缓蚀剂作用下的腐蚀速率均小于 6 g/(m2·h),缓蚀性能较优;缓蚀剂在N80 钢片上吸附形成吸附膜,进而起到减缓腐蚀的作用,使得钢片表面基本保持了金属原有的表面形貌,吸附能数值分别为7.59,6.94,6.64 eV;反应活性主要分布在氨基、羰基等极性基团和亲水支链上,发生吸附时缓蚀剂分子的极性基团和亲水支链上优先吸附,然后牵引烷基支链平行吸附在金属上,多中心吸附形成类似球形凝结物的共价配位体,阻碍了溶液中的H2O、H+等腐蚀介质向金属表面扩散.

    曼尼希碱腐蚀形貌表征量子化学计算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动力学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