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教学
化学教学

叶建农

月刊

1005-6629

ecnuhxjx@163.com

021-62232484

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化学教学/Journal Education in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的出版宗旨是为广大的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各地化学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和化学科学前沿知识,为探讨中等化学的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师德和教学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整合跨学科装备 技术赋能化学可视化教学——以"探秘液晶"为例

    崔珊珊赵雅萍于少华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物质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探究,设计以新型液晶显示材料为驱动性素材的"探秘液晶"主题教学,发展学生对物质聚集状态的全面认识.教学中整合跨学科实验装备,同时借助多种信息化软件,将抽象知识可视化,促进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理解.在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技术赋能的跨学科学习,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跨学科学科核心素养物质结构与性质液晶

    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新改进

    程仁军
    66-6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比当下中学化学教材发现,某些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会出现现象不够明显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如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实验.通过对教材实验的改进,利用单向阀实现大针筒反复地抽气与送气,同时在乳胶头上扎小孔,大大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装置内澄清石灰水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缩短了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时间,提高了实验效率.该实验可作为分组实验让学生以探究方式实施.

    单向阀二氧化碳实验探究实验装置改进

    静电除尘实验的设计

    吕善荣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静电除尘原理,利用高压静电发生器和9伏叠层电池产生高压、利用Arduino UNO R3开发板、PM2.5激光粉尘环境质量传感器、RTC实时时钟模块、SD卡模块等器材测量卫生香燃烧过程周围空气中在开启静电除尘前后PM2.5的变化.该实验原理清晰、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实验数据实时、定量,实验的可重复性强.该实验可用于初中化学关于PM2.5与空气质量指数的介绍或高中化学有关胶体的性质实验;也可作为物理学科中静电场的应用实验.

    传感器PM2.5静电除尘实验探究

    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实验设计

    曹桂祯叶秋香饶慧伶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二氧化氮,用两个塑料瓶充当集气瓶同时进行向上、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氮.实验直观呈现了向上、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氮时新进入瓶中的有色气体与原瓶中空气之间的互动过程.通过及时终止二氧化氮的产生,及时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等方法,可使实验全程无污染.

    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实验设计二氧化氮

    pH传感器测定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实验的设计

    张何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教材中构建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概念实验的不足,利用pH传感器和"五口 H管"的数字化创新实验,通过一个装置测定水中加Mg(OH)2晶体和继续加水后溶液的pH变化,引导学生认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少量溶解且电离,并通过两次溶液pH趋于不变的事实,让学生认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平衡状态.实验设计新颖,操作简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口H管Mg(OH)2pH传感器沉淀溶解平衡实验设计

    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溶解平衡

    龙安瑜周婷婷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压强对二氧化碳溶解平衡的影响,通过压缩与抽拉注射器,实现升压与降压的条件变化,借助压强传感器,及时收集与记录不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变化.从实验结果可知,升高压强,二氧化碳溶解平衡会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降低压强,二氧化碳溶解平衡会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实验操作简单安全,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二氧化碳溶解平衡化学平衡压强传感器实验探究

    基于真实情境的电化学选择题命制——以深圳市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命题比赛为例

    申燕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深圳市高考模拟命题比赛命题素材的解读,以及高考电化学试题的考点统计,分析参赛作品中电化学试题选项的命制角度,发现大多数试题在涵盖高考高频考点的基础上略有创新,体现了命题教师对高考试题的专注和潜心研究.此外,呈现部分试题的优化过程,提出选择题命制的思考和建议,为考试命题提供参考与借鉴.

    真实情境电化学选择题命制模拟命题比赛

    基于化学学科能力表现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模块试题分析与思考——以2019~2023五年高考北京卷为例

    赵扬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学学科能力分为学习理解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具体分为九个水平.基于化学学科能力分析近五年(2019~2023年)北京高考试卷"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模块试题,归纳总结试题的特点与学科能力表现水平,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备考建议与备考方案.实施备考方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达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

    化学学科能力表现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备考建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大概念视域下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思维模型建构

    韩江涛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基于金属与盐溶液置换反应的本质提出"金属为什么在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的本原问题,认为其受"结构决定性质"的大概念所统摄.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衍生出的得失电子强弱顺序以及电子得失过程构建的思维模型.结合中考试题分析,指出该思维模型能较好地揭示反应的本质,既可以作定性分析,还能进行半定量比较,帮助学生建立认识视角,形成思路和方法,促进大概念的认知进阶.

    金属与盐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大概念教学思维模型化学教学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