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通报(印刷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通报(印刷版)
化学通报(印刷版)

万立骏

月刊

0441-3776

hxtb@iccas.ac.cn

010-62554183

100190

北京2709信箱

化学通报(印刷版)/Journal Chemistry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报是中国化学会、中科院化学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大专以上化学化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反映国内外化学及交叉学科的进展,介绍新的知识和技术,报道最新科技成果为报道宗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主要栏目:进展评述、知识介绍、研究快报、获奖介绍、化学史、信息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应用进展

    程媛媛马陇君安宁
    12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由C、H、N、O等轻质元素组成,是一种通过共价键连接的晶型材料。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受到研究人员的密切关注。COFs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低密度、规则有序的孔道结构、结构的可预测性和可设计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吸附、催化、储能、生物传感器和荧光识别等重要领域,但其存在合成困难、合成方法有限等问题。文章回顾了 COFs材料的发展背景,选取吸附、催化、储能这三个方面的应用进行详细说明,分析COFs材料能被应用到这三个领域的原因,列举最新的研究成果,并阐述了 COFs与特定分子结合在不同条件下应用的机理,总结各领域应用的异同,分析在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于COFs材料自身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吸附催化储能荧光识别

    Cr3+掺杂近红外荧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邵晨阳马跃龙李星灿鹿莉莉...
    14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具有非侵入性、便携性、响应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在食品分析、医学监测、虹膜识别和红外成像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近红外荧光材料面临发射谱带窄、热稳定性差的问题,极大制约了近红外器件的发展。为此,蓝光激发Cr3+掺杂的近红外发光材料在众多方案中优势显著。本文总结了近年来Cr3+掺杂的宽带近红外荧光材料的研究成果,分析了 Cr3+掺杂的近红外荧光材料量子效率、发射谱带、电声耦合效应和NIR pc-LED器件的封装,并阐述了 Cr3+离子格位占据、敏化发光、发射谱带和热稳定性调控策略;最后,对高效宽光谱发射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Cr3+近红外荧光粉宽带发射热稳定性内量子效率半高宽器件封装

    可注射水凝胶在伤口敷料中的研究进展

    王瑞环贾伟娜纪宽闫雪峰...
    157-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在伤口治疗中对伤口敷料的选择越来越严格。传统的伤口敷料如纱布、绷带、海绵等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容易诱发细菌感染,延缓伤口愈合,甚至引发慢性并发症。可注射水凝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适应伤口的形状以填充伤口,且具备一定的抗菌活性,从而避免伤口感染,相比传统的水凝胶伤口敷料更具备医疗优势,因此在生物医药领域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天然型可注射水凝胶和复合型可注射水凝胶在伤口愈合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也对可注射水凝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伤口敷料天然材料可注射水凝胶抗菌活性生物相容性

    热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李慕荣张小强李红亮蒋江民...
    164-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电池是一种热激活贮备式电池,由于其优良的贮存稳定性、放电可靠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多种军用武器的内部电源。为了满足当前不同军用武器装备的需求,热电池的发展趋于在提高电化学性能的同时实现小型化、微型化。热电池电化学性能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正极材料的发展,目前对现有正极材料的优化改性和新型正极材料的开发是提高热电池性能的主要方法。本文从合成和改性方法的角度综述了近年来硫化物、氯化物、氟化物热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材料特性和放电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估。最后,基于热电池特殊的应用场景,从热稳定性、放电电压、电导率等方面对热电池正极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热电池正极硫化物氯化物氟化物

    透明超疏水材料的研究进展

    任方圆崔月芝刘利彬陶芙蓉...
    175-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疏水表面在包括自清洁、防腐、防冰和流体输送过程中的减阻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透明的超疏水表面更是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其他光学领域具有自我清洁的潜在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透明超疏水的相关理论,然后概括了制备超疏水表面常见的方法,重点归纳总结了用于构建粗糙度的不同物质,如SiO2、TiO2等,并分析了其优缺点;最后,简单介绍了透明超疏水的应用前景,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超疏水透明构建粗糙度粒子

    ZIF-67衍生的离子掺杂材料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进展

    王强胡文清孙豫邓哲鹏...
    184-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钻基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s)结构和功能的多样化使其在电化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ZIF-67的低固有电导率和容易自聚集的性质,通常会导致高过电位。因此,有必要通过其他离子掺杂进行优化,以提高ZIF-67衍生物的电催化性能。本文概述了 ZIF-67的合成及其析氧性能,总结了常见的通过离子掺杂提高ZIF-67析氧性能的方法,并梳理了其在催化电解水析氧方面的应用。最后对ZIF-67及其衍生物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展望,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ZIF-67前驱体电解水析氧性能离子掺杂

    从碳中心到硅中心:手性螺环双膦配体研究的发展

    栗艳丽袁振东侯燕
    190-202,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性螺环配体和催化剂已被公认是一类优势手性配体和催化剂。手性螺环配体的相关研究,促进了不对称催化领域的发展。根据螺环中螺原子的不同,将螺环分为碳中心和硅中心的螺环骨架,分别讨论基于碳中心的具有螺[4。4]壬烷骨架、螺二氢茚骨架、螺壬二烯骨架、螺二色烷骨架以及基于硅中心的手性螺环双膦配体的合成及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为今后发展新的不对称催化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手性螺环双膦配体螺环骨架硅中心不对称催化

    乳酸酯氧化脱氢制备丙酮酸酯的研究进展

    周亚利徐京刘宗辉薛冰...
    203-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质资源替代化石资源制取燃料和化学品已成为发展可再生能源化工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以生物质平台分子乳酸酯为原料制备丙酮酸酯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的反应包括气相催化反应、液相催化反应和光催化反应。详细讨论了各种类型的催化剂对反应性能的影响;最后,对乳酸酯催化转化制取丙酮酸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乳酸酯丙酮酸酯催化氧化生物质转化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挑战与对策

    任书博张宁张瑞昌周鸣...
    209-217,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PN/A)工艺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相比,具有能耗低、设备简单、污泥产率低等诸多优点,在污水脱氮领域备受关注。本文首先总结了 PN/A工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挑战,如处理高C/N废水效果不佳、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抑制困难、启动缓慢等,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些PN/A工艺的改进措施。可使用多种预处理技术来降低废水有机物含量,以减弱高C/N比废水的负面影响;根据NOB、厌氧氨氧化菌(AnAOB)、氨氧化细菌(AOB)之间生长条件的差异,通过调控温度、pH、溶解氧等环境条件或添加抑制剂来抑制NOB的生长。接着,总结了 PN/A工艺快速启动的方法,即通过添加化学物质、物理场、外加AnAOB种泥并给予AnAOB最佳生长条件等方法,实现PN/A工艺的快速启动。最后,展望了该工艺未来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高碳氮比厌氧氨氧化菌亚硝酸盐氧化菌抑制快速启动

    绿色化学关键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黎锟熊芸舒笠王子翔...
    218-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化学理念及技术的创新发展,能够更好与精细化工的各环节结合,提升效率、降低消耗、节约成本、增强竞争力,符合我国低碳发展方向,满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绿色化学技术在精细化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探讨了生物催化/发酵技术、非贵金属或无金属催化技术、微通道反应技术、新能源驱动的化学反应技术、新型高效分离技术、生产过程的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等绿色化学关键技术在精细化工研制中的应用实例,为推动绿色化学技术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精细化工绿色化学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