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物理学报(英文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物理学报(英文版)
化学物理学报(英文版)

杨学明

双月刊

1674-0068

cjcp@ustc.edu.cn

0551-63601122

230026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学报编辑部

化学物理学报(英文版)/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SCI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针,报道国内外有关化学、物理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理论、科研成果等,为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增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加速我国四化建设服务。本刊以化学、物理交叉学科领域内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有关人为主要对象,为他们开辟发表新理论、新成果的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沉积沉淀法处理增强锐钛矿TiO2光催化性能研究

    万梦奇文茜慈梦怡李汪阳...
    531-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沉积沉淀法常用于制备负载型催化剂.本文研究了温和的沉积沉淀处理条件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经沉积沉淀处理后的TiO2和相同条件下制备的Au/TiO2一样,对亚甲基蓝的降解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性能.由光生空穴生成的羟基自由基被证实是降解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种.X射线光电子能谱与红外漫反射光谱表征显示沉积沉淀处理时间为17小时得到的样品TiO2(A)-17具有最多的表面吸附羟基,吸附羟基既可以改变表面zeta电位利于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还可以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加快由空穴生成的羟基自由基生成速率,从而提高降解效率.本工作表明在使用沉积沉淀法制备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时,应考虑制备方法本身对载体性能的影响.

    TiO2光催化羟基自由基沉积沉淀法

    基于紫外拉曼光谱的阳离子与酰胺相互作用研究

    刘艺璇王周兵王静静田康振...
    539-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蛋白质与盐离子的相互作用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使用丁酰胺作为模型分子,通过紫外拉曼光谱观察丁酰胺与金属氯化物水溶液的结合,研究蛋白质骨架与阳离子的相互作用.发现了水合良好的金属阳离子(Ca2+,Mg2+)倾向于结合酰胺键中与C=O,从而使得酰胺Ⅰ谱带进行重新分配.具体而言,1655 cm-1处与1610 cm-1处的峰强度比值随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此现象在NaCl溶液中并未明显观察到.本文还研究了盐离子对水结构的影响,Ca2+和Mg2+的加入有利于水在3400 cm-1位置的信号增强,而相同浓度下的Na+则不明显.研究表明,阳离子与酰胺的相互作用满足以下顺序:Ca2+>Mg2+>Na+,符合霍夫迈斯特序列.

    紫外拉曼光谱丁酰胺霍夫迈斯特

    具有较宽可见光捕获范围的二碘氟硼荧-苝二联体和三联体:合成、光物理性质及其在光氧化方面的应用

    龚宇董磊申强强李梦...
    545-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二碘氟硼荧作为能量供体,3,4,9,10-苝四甲酸二酐作为能量受体,成功合成了两种新型化合物:二碘氟硼荧-苝二联体和三联体.为进一步研究能量供体对分子光物理性质的影响,本文在二碘氟硼荧-苝二联体中引入了一个二碘氟硼荧单元和一个3,4,9,10-苝四甲酸二酐单元,而二碘氟硼荧-苝三联体中引入了两个二碘氟硼荧单元和一个3,4,9,10-苝四甲酸二酐单元.得益于二碘氟硼荧和3,4,9,10-苝四甲酸二酐之间的良好光谱互补性,这两种化合物在400~620 nm的波长范围内展示了较好的光捕获能力.稳态荧光光谱分析显示,在二碘氟硼荧-苝二联体和二碘氟硼荧-苝三联体中当二碘氟硼荧单元被选择性激发时,能高效地将能量转移给3,4,9,10-苝四甲酸二酐:相反,当3,4,9,10-苝四甲酸二酐单元被选择性激发时,能观察到属于3,4,9,10-苝四甲酸二酐的荧光发生明显猝灭.纳秒级瞬态吸收光谱分析表明,二碘氟硼荧-苝二联体和二碘氟硼荧-苝三联体均能有效地生成属于3,4,9,10-苝四甲酸二酐部分的三重激发态.二碘氟硼荧-苝二联体和二碘氟硼荧-苝三联体的三重态寿命分别为103和89μs,比二碘氟硼荧的三重态寿命长.光氧化实验进一步显示,二碘氟硼荧-苝二联体和二碘氟硼荧-苝三联体都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和光氧化能力,其中二碘氟硼荧-苝三联体的光氧化能力高于二碘氟硼荧-花二联体,其光氧化速率常数为二碘氟硼荧-苝二联体的1.3倍,单线态氧量子产率为二碘氟硼荧-苝二联体的1.6倍.这些结果为设计新型光敏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氟硼荧三重激发态纳秒瞬态吸收光氧化

    自组装单分子层界面修饰NiOx制备高效稳定的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于欣王艳东李柳飞张善涛...
    553-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氧化镍(NiOx)由于其具有高的透过率、可低温制备以及杰出的稳定性能,使得其作为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空穴传输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NiOx与钙钛矿之间不匹配的能级结构以及二者之间在界面处可能存在的氧化还原反应严重地限制了 NiOx基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引入了一种p型的自组装单分子层来修饰NiOx与钙钛矿之间的界面同时阻挡二者之间不良的氧化还原反应.自组装单分子层分子中含有磷酸基团,其可以牢固地锚定在NiOx表面上同时钝化表面处的缺陷.此外,自组装单分子层的引入还可以调节NiOx的能级结构,减少因能带不匹配而引起的能量损失,进而促进空穴载流子从钙钛矿层向NiOx层的传输.最终,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及稳定性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氧化镍自组装单分子层界面工程稳定性

    基于分析型超速离心研究储存时间以及过氧化氢对大豆15S蛋白形成的影响

    师鹤航叶晓东
    563-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制备了两种不同表面巯基含量的11S,基于分析型超速离心研究了储存时间和不同浓度(0.5~100 mmol/L)的过氧化氢对这两种11S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体积排阻色谱除去2-巯基乙醇后,高表面巯基含量(2.0 mol SH/mol 11S)的11S稀溶液在4 ℃储存82天期间逐渐形成15S和21S.但是,低表面巯基含量(0.2 mol SH/mol 11S)的11S在相同条件下是稳定的.此外,1 mmol/L H2O2对高表面巯基含量的11S处理后,15S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20%.由空气和H2O2诱导形成的15S可以被10 mmol/L 2-巯基乙醇完全转化为11S,原因可能是连接两个11S分子的二硫键位于15S的表面,容易被还原剂2-巯基乙醇接近.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15S蛋白的形成机理和稳定性.

    大豆15S蛋白11S分析型超速离心过氧化氢

    中文摘要

    后插1-后插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