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许龙善

双月刊

1007-2705

hxyf@vip.sina.com

0591-87519605

350001

福州市津泰路76号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Journal Strait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本刊是中国预防医学综合性刊物字之一,及时反映海峡两岸预防医学科研工作者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新动态。本刊刊载内容有流行病学与传染病学、寄生虫病与寄生虫学、地方病及慢性病的防治,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妇幼卫生、少儿卫生等。辟有论著、综述与讲座、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卫生管理、卫生监督、卫生监测、卫生统计、防治经验、健康教育、国外卫生防疫及考察报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烹调油烟细颗粒物中金属和类金属元素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评估

    佘圆玉周海军陆璐张伟...
    1-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烹调油烟细颗粒物(COFs-PM2.5)中金属和类金属元素的污染水平,评估对人体健康的健康风险.方法 在密闭实验室里通过电炉加热铁锅中的菜籽油产生油烟,用高负载颗粒物采样器收集COFs-PM2.5(油烟组),同时在另一实验室采集室内空气作为对照组.将采集到COFs-PM2.5的滤膜用硝酸超声提取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COFs-PM2.5中12种金属/类金属的含量,包括铍(Be)、铝(Al)、铬(Cr)、锰(Mn)、镍(Ni)、砷(As)、硒(Se)、镉(Cd)、锑(Sb)、汞(Hg)、铊(Tl)和铅(Pb),并按WS/T 777-2021《化学物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COFs-PM2.5中主要以Al、Cr和Ni等元素含量居多,其浓度分别为215.74±28.27、37.54±9.05、20.87±3.54 ng/m3,占金属组分的91.2%;其中油烟组的Cr和Ni含量高于对照组(t=4.00、10.71,P均<0.01);健康风险评估表明,油烟PM2.5中金属/类金属对成年女性和男性的慢性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处于较低水平;非致癌风险由高到低为Ni>Mn>As>Al>Sb>Cd>Be>Se(危害商HQ值均<1);致癌风险依次为As>Ni>Cd>Be>P(致癌风险CR值均<1.0×106).结论 COFs-PM2.5中的金属/类金属元素有一定程度污染,但对成年女性和男性的健康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烹调油烟空气卫生细颗粒物金属类金属健康风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漳州市2018-2023年海洋生物毒素监测结果

    张锦宏王莉冰邹文旺蔡茂荣...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漳州市水产品及其制品中海洋生物毒素分布情况,为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漳州市2018-2023年通过出海捕捞、养殖场抽样、农贸市场购买、中毒事件样品及事发地周边采购等方式采集贻贝等双壳贝类、织纹螺等螺类和泥螺等软体动物类样品297份;养殖河豚鱼及同池养殖水产、非加工鱼干140份.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分别对16种麻痹性/腹泻性贝类毒素和河豚毒素进行分析.结果 漳州市监测结果,各毒素常规监测中检出率较低,2018年度牡蛎和扇贝PSP的检出率23.1%;样品中毒素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其他年份未检出),不同亚型毒力因子转化为STX的毒性当量浓度,均值为31.0 μg STXeq/kg,远低于GB 5009.213-2016的限值(800 μg STXeq/kg).结论 漳州市水产品及其制品中海洋生物毒素本底水平较低,食用安全性较高,但食用赤潮暴发期或非季节性捕捞的水产品,仍有较高的中毒风险.

    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河豚毒素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

    福建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5年及以上疗效的监测分析

    邱月锋赖招霞吴守丽谢美榕...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福建省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5年的疗效,为高质量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福建省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5年的流行病学相关信息,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截至2022年底,共纳入研究10 421例HIV/AIDS患者,男女性别比4.3∶1;开始治疗年龄平均39.6±14.2岁,患者多为30~50岁(44.2%)、已婚或同居(54.5%)、性传播(87.1%)及入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mm3(69.2%);平均随访6.8±3.1年,完成≥5年随访9 089例(87.2%),坚持治疗率82.3%(8 580/10 421),病死率11.8%(1 234/10 421);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从基线231个/mm3上升到治疗满3年后462个/mm3,随后进入平台期,治疗满5年后病毒抑制率达91.0%.随访期内有35.0%(3 650/1 0421)患者有过1次换药,11.8%(1 231/10 421)患者经过2次换药.结论 福建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5年治疗监测中,CD4+T淋巴细胞水平、治疗成功率逐年升高,治疗效果有效提升.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治疗效果疾病控制

    福州市2018-2021年中老年男男性行为人群行为变化及HIV感染影响因素

    羊晶晶张宏陈剑惠何鼎盛...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福州市中老年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艾滋病监测数据,了解影响其HIV相关行为变化及其感染影响因素.方法 2018-2021年,在福州市通过网络和场所招募中老年(≥45岁)MSM人群,分析其社会人口学和性行为特征及HIV感染因素.结果 共招募MSM人群1 103例.调查对象HIV抗体总阳性率7.3%(80/1 103);单因素分析结果:调查对象2018-2021年样本来源为网络招募、未婚/离异/丧偶、本省户籍者占比呈上升趋势(趋势x2=11.42、19.55、7.73,P均<0.01);初中及以下文化、自述同性恋性取向者占比呈下降趋势(趋势x2=6.95、38.84,P均<0.01);近1年接受艾滋病干预服务率呈下降趋势(趋势x2=27.05,P<0.01);既往接受HIV抗体检测率呈上升趋势(趋势x2=6.8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地居住时间≥1年(OR=0.25)、网络寻找性伴(OR=0.36)、近半年肛交使用安全套为"有时"(OR=0.22)、"每次"(OR=0.08),未发生肛交(OR=0.28)的中老年MSM人群,HIV感染的风险较小.结论 福州市中老年MSM人群高危行为仍普遍存在,HIV感染形势仍严峻,应针对中老年MSM人群特点开展通俗易懂的干预,提高安全套使用率并扩大HIV检测服务.

    艾滋病HIV感染男男性行为(MSM)中老年男性疾病控制

    福建省2018-2022年残留麻痹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吴瑞红林志强萧剑雄李东...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福建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残留麻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减少麻痹病例的发生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福建省2018-2022年AFP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残留麻痹的个案调查表和随访信息.结果 福建省2018-2022年报告AFP病例的残留麻痹率为11.3%(84/743),残留麻痹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趋势x2=6.96,P<0.01).麻痹后14 d以上就诊者残留麻痹率(32.4%)高于14 d内就诊者(10.3%,x2=15.74,P<0.01);84例残留麻痹病例分布在省内9个设区市,残留麻痹率前3位依次为福州、厦门和泉州市(x2=19.98,P<0.05);各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以7月份残留麻痹率最高23.4%(x2=24.46,P<0.05);病例男女性别比1.6∶1,<5岁组共占44.0%(37/84);84例残留麻痹病例中,免疫剂次≥3者残留麻痹率最低(10.9%,x2=10.18,P<0.05);发病时症状体征发生率发热为48.8%(41例),其次是深部腱发射减弱/或消失为44.0%(37例);残留麻痹部位中,肢体麻痹共占78.6%(66/84);84例标本均未分离出脊灰病毒,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为4.8%(4/84);引起残留麻痹的主要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占29.8%(25/84),无脊灰确诊和临床诊断病例.结论 福建省近年发现的残留麻痹病例已不是脊灰病毒引起.应继续保持AFP监测系统高质量运转,对报告的AFP病例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残留麻痹病例发生.

    脊灰病毒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残留麻痹格林巴利综合征流行病学

    福建省乳母泌乳Ⅱ期延迟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

    李扬帆阳丽君黄峥江美花...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福建省乳母泌乳Ⅱ期延迟(DOL Ⅱ)的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降低DOL Ⅱ发生率、促进母乳喂养提供依据.方法 来源于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福建省7个地市选取7个监测点,共调查乳母779人,问卷调查收集乳母基本信息、孕期和分娩情况、母乳喂养知识和行为等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乳母的DOL Ⅱ发生率为27.7%(216/779).母乳喂养知识行为调查中,产后哺乳率为95.4%(743/779),产后1 h内开奶率为24.9%(194/779),63.8%的乳母在孕期学习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497/779).多因素分析显示,剖宫产(OR=1.52)、妊娠糖尿病(OR=1.83)是乳母DOL Ⅱ的危险因素.孕期接受孕妇学校或医疗机构健康教育(OR=0.50)、知晓母乳喂养方式(OR=0.67)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福建省乳母存在一定程度DOL Ⅱ状况,应有针对性加强母乳喂养知识和行为宣传教育,降低DOL Ⅱ发生风险.

    泌乳延迟母乳喂养孕期保健新生儿保健健康教育整群抽样横断面研究

    武夷山市2012-2022年AIDS流行特征和抗病毒治疗影响因素

    程婷游诗建柴莉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武夷山市HIV/AIDS流行特征及抗病毒治疗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描述性分析武夷山市2012-2022年HIV/A1DS资料,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其新发现率趋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抗病毒治疗影响因素.结果 武夷山市2012-2022年HIV/AIDS年均标化新发现率3.74/10万;11年间标化新发现率(AAPC=5.63%,P=0.189)和标化死亡率(AAPC=49.26%,P=0.063)总体趋势平稳;年均标化新发现率农村为7.98/10万、城区为2.93/10万,11年间趋势较平稳;病例男女性别比11.1∶1,以20~49岁(83.5%)、性接触传播(94.5%)为主;抗病毒治疗覆盖率85.4%(82/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例有工作者(OR=11.89)和在省内(OR=8.25)是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有利因素,首次CD4检测时间>半年(OR=0.03)是不利因素.结论 武夷山市AIDS疫情呈低流行水平,应加强重点人群和地区的综合干预,并提高抗病毒治疗率.

    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男男同性抗病毒治疗武夷山市

    深圳市龙华区教职工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知信行调查

    刘磊梁东梅王刚谢丽娜...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华区教职工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知信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后续开展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龙华区7所学校和22所幼儿园教职工进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知信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教职工1 896人,男女性别比1∶12,年龄中位数30岁;教职工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相关知信行问卷答题正确率为77.0%(24 831/32 232),知信行总知晓率为46.4%(879/1 896),其中知晓率较高的为35~44岁(50.5%)、女性(47.4%)、幼儿园(53.0%)和校/园领导(61.3%);多因素分析显示,25~34岁(OR=0.71)、35~44岁(OR=0.64)和幼儿园(OR=0.50)是知信行有利影响因素.结论 教职工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相关基础知识较薄弱,应结合不同岗位开展针对性宣教培训.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教职工知信行调查健康教育

    龙岩市2013-2022年HIV/AIDS死亡病例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

    廖文兰郑禄祥郭贞钻阙金财...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龙岩市HIV/AIDS死亡病例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收集2013-2022年龙岩市HIV/AIDS死亡病例,分析其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 龙岩市2013-2022年HIV/AIDS年均死亡率1.21/10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319例死亡病例主要为男性(85.6%)、汉族(98.1%)、农民/民工/工人(69.6%)、<初中(57.7%)、已婚有配偶(53.9%)、异性传播(93.4%),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仅50.5%,首次CD4+检测值<200个/mm3者占48.8%;艾滋病相关病死率9.5%(116例).多因素分析显示抗病毒治疗(OR=0.35)、确诊1年内CD4+检测(OR=0.29)的1年内死亡风险较低;CD4+检测值为<200 个/mm3(OR=15.33)、200~349 个/mm3(OR=9.58)、350~499 个/mm3(OR=6.39)的病例 1 年内死亡风险较高.结论 龙岩市HIV/AIDS患者死亡受多种因素影响,提倡扩大CD4+检测和抗病毒治疗覆盖面,加强患者随访管理.

    艾滋病(HIV/AIDS)死亡原因流行特征疾病控制

    矽肺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立云刘元媛江佩金董明霞...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矽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服药指导及健康宣教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攀西职业病防治中心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3例矽肺患者,以纸质问卷床旁问答方式调查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的93例患者服药依从性好、中、差者分别占50.5%(47例)、20.4%(19例)、29.0%(2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病≥2种(OR=4.51)、矽肺病确诊年限≥7年(OR=8.15)的患者服药依从性较高;在吸烟的患者(OR=0.11)服药依从性较低.结论 应加强矽肺患者的服药指导和职业健康宣教,鼓励患者戒烟以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矽肺服药依从性临床用药服药指导职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