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与粘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与粘合
化学与粘合

白雪峰

双月刊

1001-0017

xyxy@public.hr.hl.cn

0451-82639490 82608722

150040

哈尔滨市中山路164号

化学与粘合/Journal Chemistry and Adhesion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氧化石墨烯吸附模拟废水中重金属的研究

    张琳严熠博汤文飞
    369-371,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氧化石墨烯吸附模拟废水中Cu、Pb、Cd、Zn四种重金属的条件和效率进行了探究.将石墨烯进行氧化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对模拟废水中的重金离子进行吸附处理,计算吸附率.实验表明,随着模拟液浓度从10mg/L增加至200mg/L,氧化石墨烯对Cu、Pb、Cd、Zn四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率分别下降40.3%、41.6%、44.9%以及47.6%.吸附过程十分高效,在5min内就能达到峰值;温度对吸附率呈正相关关系;吸附过程适宜在中性偏弱酸性条件下进行.为开展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氧化石墨烯模拟废水重金属

    硅氧烷改性MQ树脂的制备及其在粘接式紧固结构用胶粘剂中的应用

    王勃李岳于国良孙东洲...
    372-374,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介绍了一种改性MQ树脂的合成及其在粘接式紧固结构用丙烯酸酯胶粘剂中的应用.将改性树脂应用于粘接式紧固结构用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制得的胶粘剂对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复合材料、耐蚀钢等材料均有良好的粘接性能.该胶粘剂粘接金属材料的室温剪切强度均大于30MPa,粘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室温剪切强度大于25MPa,粘接PEI的室温剪切强度大于15MPa.

    胶粘剂粘接式紧固结构改性MQ树脂丙烯酸酯

    过渡金属硫化物基复合光催化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李杨张晗
    375-37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催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治理技术,可以应用于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领域.以过渡金属硫化物为主要原料,制备复合光催化剂并分析其性能.采用水热法制备方式,通过过渡金属硫化物制备和复合光催化剂合成两个步骤,得到过渡金属硫化物基复合光催化剂,筛选满足质量要求的催化剂样本.通过与传统复合光催化剂性能的对比,发现过渡金属硫化物基复合光催化剂的吸光量更高,产氢量、产氢速率和降解率分别提高了 57.86mL、2.56mL/s和31.5%,同时降解率下降幅度更小,由此证明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性能、降解性能和稳定性能.

    过渡金属硫化物基复合光催化剂催化剂制备性能测试

    改性纤维增韧环氧基玻璃微珠复合板材制备与性能

    赵恒基
    379-383,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轻质复合板材普遍较差的力学性能,选取了加入玻璃微珠与漂珠的环氧基复合板材,进一步采用了硅烷偶联剂改性纤维对复合板材进行增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了表观活化能和固化反应方程,测试了复合板材力学性能及密度,使用了红外光谱分析了固化反应过程,对板材主裂纹做出了分析,实验确定了固化工艺及参数,分析了反应过程,建立了复合板材的三维模型.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聚丙烯纤维与环氧树脂E51/固化剂3369固化体系及玻璃微珠形成稳定的三维结构,材料表观活化能为68.93kJ,固化反应级数为0.93,界面能够良好地传递应力,复合板材密度低于0.4g/cm3,弯曲强度大于10MPa.

    高分子材料环氧树脂玻璃微珠硅烷偶联剂增韧

    4-碘-4'-丙基联苯的合成研究

    徐虹吴绵园李淑辉梅立鑫...
    384-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4-碘-4'-丙基联苯是一种重要中间体.以4-丙基联苯为原料,采用KI/H2O2体系直接碘代反应得到4-碘-4'-丙基联苯,并通过IR、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氧化剂用量的不同对收率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n(4-丙基联苯)∶ n(碘化钾)=1 ∶1,反应时间4.5h,反应温度为65℃.反应收率为80.6%,纯度99.0%.工艺路线合理,产品收率高.

    4-碘-4'-丙基联苯碘代反应合成

    4,6-二羟基间苯二甲酸的合成研究及产品表征

    于振曹龙海王文彬吴绵园...
    387-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3-苯二酚、氢氧化钾、碳酸钾及碳酸氢钾为原料,其物质的量比为n(1,3-苯二酚)∶n(氢氧化钾)∶n(碳酸钾)∶n(碳酸氢钾)=1 ∶0.1 ∶0.13∶0.33,在少量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合成4,6-二羟基间苯二甲酸(m-dobdc).对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及反应时间进行了考察,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产物的纯度,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190℃,反应压力为2.0MPa,反应时间为12h,在如上条件下精制后获得的4,6-二羟基间苯二甲酸收率为86.2%,纯度为99.6%.最终产品进行了热重分析、核磁共振及红外表征.

    1,3-苯二酚4,6-二羟基间苯二甲酸合成表征

    汽车照明用脱醇型RTV-2硅橡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徐尚仲陈炳耀姚荣茂彭小琴...
    390-392,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选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7硅橡胶)为基胶,纳米碳酸钙填料增量补强,研制一款适用于车灯基材密封粘接的脱醇型双组分(RTV-2)硅橡胶,试验过程研究了碳酸钙粒径,交联剂、偶联剂的选型与添加量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选用黏度20000mPa·s的107硅橡胶100份,粒径为80nm的纳米碳酸钙120份配制A组分;选用气相二氧化硅填料30份、正硅酸乙酯交联剂4份、硅油增塑剂15份以及催化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3份配制B组分,研制而成的脱醇型双组分(RTV-2)硅橡胶综合性能最佳,具有最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施工性能,能够满足车辆照明密封防水与粘接需求.

    汽车照明用脱醇型107基胶RTV-2硅橡胶

    单组分脱醇型透明硅橡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庞文武陈炳耀陈德启全文高...
    393-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选封端助剂对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封端,制备出烷氧基封端107基胶,搭配适量补强填料、交联剂、偶联剂以及催化剂等功能助剂,制得存储性能稳定、粘接效果优异的单组分脱醇型透明硅橡胶产品.试验逐一分析封端剂、偶联剂选型以及催化剂、填料用量对硅橡胶粘接与贮存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选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封端剂,适量的白炭黑填料补强,自制复合偶联剂,催化剂5份,以此配方研制的脱醇型硅橡胶具有最优的贮存性能和粘接力学性能,贮存期长达12M以上,拉伸强度达到1.08MPa,断裂伸长率达到410%,具有良好的开发实用价值.

    脱醇型透明硅橡胶封端剂贮存性能

    不同种类环氧树脂对胶粘剂力学性能的影响

    陈煜阳陈炳耀欧佳丽全文高...
    397-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双酚AE-51型环氧树脂和E-44型环氧树脂作为主要原料,在这两类环氧树脂的基础上,使用KH-580,气相二氧化硅,聚酰胺650#等助剂,研制出具有优良性能的双组分环氧树脂胶粘剂.探究以不同比例混合以及环氧树脂含量的改变对胶粘剂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经试验发现,当E-44型环氧树脂和E-51型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2∶1,环氧树脂含量为55%时,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值.

    双组分环氧树脂胶粘剂力学性能

    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与标准研究

    王爱峰高海军薛鹏涛赵岩...
    400-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新型路面冷补材料,对其技术性能研究尚不深入.本文从初始强度、成型强度以及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等方面研究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结果表明: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较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其中高温稳定性可达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平.据此对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技术标准提出了建议,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初始强度不应低于10~12kN,成型强度不应低于8~9kN;浸水残留稳定度不应低于80%,冻融劈裂强度比不应低于70%;而高温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的技术要求可分别按改性沥青混合料和普通沥青混合料的要求执行;建议一般情况下固化剂掺量为30%,低温寒冷条件下固化剂掺量为20%~25%.研究成果对于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推广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道路工程环氧乳化沥青冷补混合料强度稳定性技术标准最佳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