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与粘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与粘合
化学与粘合

白雪峰

双月刊

1001-0017

xyxy@public.hr.hl.cn

0451-82639490 82608722

150040

哈尔滨市中山路164号

化学与粘合/Journal Chemistry and Adhesion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石油醚微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

    康园园吕建国杨鹏举王芳...
    461-465,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石油醚微乳液性能的影响.选取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TX-4)、仲烷基磺酸钠(SAS60)和SAS60/TX-4复合表面活性剂,并将无水乙醇、正戊醇、正辛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进行试验,分别复合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水与石油醚构成微乳液.经试验分析可知:选用正戊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微乳液的表面张力,使微乳液的水溶性更强;三种表面活性剂中,SAS60/TX-4的拟三元相图微乳区面积最大,该表面活性剂能够迅速溶于水相,加快微乳液的形成并增强微乳液界面膜的流动性;利用SAS60/TX-4作为表面活性剂时,在试验温度30℃下,微乳液的稳定性最高,且不同盐度不会对微乳液造成太大影响,加入1.0%盐时,微乳液的稳定性最低,而加入0.4%盐时,微乳液的稳定性最高;同时,SAS60/TX-4具有较高的析出时间,达到110s以上,因此其乳化性能较好,进行高速离心加速试验时,SAS60/TX-4制备出的微乳液未出现水油分离现象,因此,SAS60/TX-4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表面活性剂石油醚微乳液性能高速离心加速析出时间微乳区面积

    膦酸盐缓凝剂的合成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贾青
    466-469,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乙烯多胺、亚磷酸和甲醛为主要合成原料,以浓盐酸为催化剂,制备了一种膦酸盐类缓凝剂HNJ-2,通过大量室内实验优化出了最佳的合成条件,并对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05℃,反应时间为4h,催化剂浓盐酸的加量为20%时,合成的膦酸盐缓凝剂HNJ-2性能最佳,当其加量为1.5%时,可以使水泥净浆的流动度提高至250mm以上;缓凝剂HNJ-2的加入能够有效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并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泌水率,当缓凝剂HNJ-2的加量为1.5%时,可使混凝土的泌水率降低至4.6%;缓凝剂HNJ-2的加入会使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有所提高,而对后期抗压强度的影响则不明显.

    缓凝剂膦酸盐合成混凝土凝结时间

    二正丁胺模板剂用量和晶化时间对SAPO-41分子筛结构和物化性质的影响

    周红霞杨杰魏小萌白雪峰...
    470-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以二正丁胺(DBA)、拟薄水铝石、磷酸和硅溶胶为模板剂、铝源、磷源和硅源,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出纯相的SAPO-41分子筛.采用XRD、氮气物理吸附、29Si MAS NMR、SEM和吡啶红外(Py-IR)等分析表征手段,考察了 DBA用量和晶化时间对SAPO-41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孔结构、分子筛骨架中Si原子分布、形貌以及B酸中心强度的影响.降低DBA用量会减弱AFO拓扑结构的导向能力,延长晶化时间不仅有利于AFO拓扑结构的生成,而且有利于分子筛结晶度提高.

    SAPO-41分子筛合成DBA模板剂晶化时间结构与物化性质

    白玉豆中α-淀粉酶抑制剂的提取、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崔彦阁许军星李琳张萍...
    475-478,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α-淀粉酶抑制剂(α-AI)是一种常用于减肥和降低血糖的辅助药物,且其作为植物的抗虫基因在基因工程和药学应用广泛.从白玉豆中提取了 α-AI并对其进行纯化,研究了其稳定性.使用CM纤维素柱和SephedexC-75凝胶柱对白玉豆α-AI粗品进行层析后,以HAc-NaAc洗脱液进行洗脱,收集蛋白峰后检测α-AI活性.结果表明,白玉豆中提取的白玉豆α-AI粗品可以通过层析得到α-AI.提取的α-AI耐热性能较好,在温度80℃以下,pH值3.0~10.0的范围内能保持比较高的生物活性,在pH值6.0~8.0范围内抑制活性最高.当料液比为1∶10g/mL,盐溶时间为8h时,经过CMII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与SephadexG-75凝胶柱层析纯化后,得到的白玉豆提取的α-AI具有最高的生物活性.

    白玉豆α-淀粉酶抑制剂稳定性

    含醚键双马树脂改性氰酸酯树脂研究

    栾宗蕾魏运召吴健伟付刚...
    479-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成了二苯醚双马(DEB)和双二苯醚双马树脂(BMPB),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和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两种双马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耐热性,并与二苯甲烷双马(BMP)进行了对比.将DEB和BMPB分别与二烯丙基双酚A(DBA)配合用于双酚A型氰酸酯(CE)共聚改性,研究了共聚树脂的动态热机械性能、耐热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DEB和BMP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280℃和300℃,低于BMP的324℃.DEB和BMPB的5%热失重温度与BMP基本相同,但800℃残碳率高于BMP.采用20phr的双马来酰亚胺配合DBA改性CE,DEB/DBA/CE和BMPB/DBA/CE的Tg与BMP/DBA/CE相近,弹性模量略低于BMP/DBA/CE.DEB/DBA/CE和BMPB/DBA/CE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相比于BMP/DBA/CE有较大提高,其中BMPB/DBA/CE的冲击强度达20.4kJ·m-2,相比于BMP/DBA/CE提高61%,显示出含有双醚键的双马来酰亚胺对氰酸酯材料优异的增韧特性.

    双马来酰亚胺醚键增韧氰酸酯

    粘接式紧固结构用胶粘剂的研制

    李岳孙东洲孔宪志吕虎...
    483-486,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一种粘接式紧固结构用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研制,采用含磷丙烯酸酯、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对丙烯酸酯胶粘剂进行改性,并通过增韧弹性体、附着力改性剂、流变控制剂的优化,实现了航空紧固结构用系列胶粘剂高力学性能、广泛的材料适应性和可拆卸性.胶粘剂对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复合材料、耐蚀钢等材料均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对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的常温剪切强度均大于30MPa.

    胶粘剂丙烯酸酯粘接式紧固件增韧弹性体附着力改性剂流变控制剂

    含羧基聚芳醚腈的合成与表征

    谢苗苗孙明明刘彩召王磊...
    487-490,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双酚A、2,6-二氯苯甲腈、2,6-二氯苯甲酸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含羧基的聚芳醚腈(CPENs),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表征了其结构,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检测了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合成了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20kg/mol的系列CPENs;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等考察了 CPENs热性能的变化,CPENs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变大,从107℃增加到153℃,热分解温度均在37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热性能.在常见溶剂中测试了 CPENs的溶解性,发现CPENs在乙酸乙酯、丙酮、甲苯、氯仿以及一些极性溶剂中都有良好的溶解性.

    聚芳醚腈羧基溶解性耐热性

    不同激光蚀刻技术对陶瓷与复合树脂材料粘接强度的影响研究

    裴挫萍
    491-495,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不同激光蚀刻技术对陶瓷与复合树脂材料粘接强度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测瓷片表面微观形貌变化,利用光干涉三维表面形貌测量系统测量瓷片表面粗糙度,应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瓷片与树脂柱粘接强度.相较于control组与HF组,NY组与EY组能够有效改变瓷片表面微观形貌,提升瓷片表面粗糙度,增加瓷片与树脂柱粘接强度.综合上述实验数据发现,相较于EY组,NY组瓷片表面微观形貌改变度较大,瓷片表面粗糙度、瓷片与树脂柱粘接强度数值均较高,说明Nd:YAG激光蚀刻技术应用效果优于Er:YAG激光蚀刻应用效果.充分证实Nd:YAG激光蚀刻技术更能提升陶瓷与复合树脂材料粘接强度.

    激光蚀刻技术复合树脂材料粘接强度三维表面形貌测量系统

    BiOI/g-C3N4光催化剂的合成及降解环丙沙星研究

    刘冰姝刘蕊武天恒韩雪...
    496-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煅烧与原位沉积联合法合成了碘氧化铋类石墨相碳化氮(BiOI/g-C3N4)光催化剂,并应用于降解环丙沙星抗生素.通过SEM,FT-IR,XRD表征手段对所制备的BiOI/g-C3N4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了 g-C3N4与BiOI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及pH值对降解环丙沙星催化活性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催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投入量为1.25g,g-C3N4与BiOI物质的量比为0.5,pH值为7时,环丙沙星的降解率可达57.86%.此外,将催化剂用于光催化降解环丙沙星的循环实验中,发现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仍具有极佳的催化活性,说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稳定性.

    BiOIg-C3N4光催化环丙沙星

    一种消化科组织胶的制备及性能试验

    刘晶
    501-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阶段消化科组织物理缝合方式存在创伤性和外观不适性的问题,提出用于消化科多巴胺封端聚氨酯医用组织胶的制备.通过改变体系内蓖麻油的用量,研究了用于消化科多巴胺封端聚氨酯组织胶的性能.结果表明:在蓖麻油用量为9%时,组织胶性能较优,此时组织胶表干时间为58.5s,体外剪切强度和破裂强度分别为57.3kPa和42.5kPa,伤口粘合强度为55.6kPa,具备适合的体外降解速率和较低的蛋白质吸附量,可用作消化科组织的粘合.

    蓖麻油多巴胺聚氨酯消化科组织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