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洋湖沼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洋湖沼通报
海洋湖沼通报

赵栋梁

季刊

1003-6482

hzxh@ouc.edu.cn

0532-82032650

266003

青岛市鱼山路5号

海洋湖沼通报/Journal Transactions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79年9月创刊,到2001年9月已出版89期。接受国内外的有关海洋、湖沼科学领域的首发论文及述评。尤其重视在生产实践和科研第一线青年作者的成果。本刊试图打破传统的权威束缚,不囿于某种学术观点,凡有一得之见的成果,甚至还会到起到的文章,特别重视、审稿严而且又不为成风所感,要由不同观点的审者参与审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SVR台风距离与最佳风暴潮增水影响因素组合的关系研究

    张晓琪刘强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暴潮增水通常会造成巨大灾害和损失,对其预测准确性的研究对防灾减灾部门的灾害防御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章基于永兴岛验潮站和杨柳等三个台风,收集了上一时刻风暴潮增水值、验潮站与台风直线距离等8项数据,使用支持向量回归方法(SVR),建立支持向量回归风暴潮增水预测模型,通过不断改变模型的输入,以获得最佳风暴潮增水影响因素组合.试验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最佳影响因素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验潮站-台风直线距离的影响,当验潮站位于台风风圈半径边缘及外侧时,台风位置对预测模型的影响较大,且进行距离细化后的预测模型准确度可提高32.76%.

    风暴潮增水预测支持向量回归最佳影响因素组合

    秘鲁外海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渔场的时空分布与海表温度的关系分析

    陆鑫一武孝慈徐丽杰余为...
    98-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茎柔鱼是大洋经济头足类,广泛分布秘鲁外海.深入了解茎柔鱼渔场的时空分布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可为茎柔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管理提供科学根据.本文根据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提供的2006-2015年东南太平洋9-12月8°~20°S,75°~95°W海域的茎柔鱼捕捞数据,计算茎柔鱼渔场年际经度和纬度重心位置变动,量化渔场重心的时空变化.此外对渔场重心进行聚类分析,通过捕捞努力量和SST的频率分布关系分析茎柔鱼渔场内SST变化对渔场重心位置的影响.结合水温因子进一步研究茎柔鱼渔场重心对拉尼娜事件和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规律.结果发现,茎柔鱼渔场重心月份和年际变化显著,聚类分析结果将各年渔场重心分为3类.各月份捕捞努力量在经纬度和SST上的频次分布具有明显差异.相对于厄尔尼诺年份(2015年),拉尼娜年份(2007年)茎柔鱼渔场内SST较低,最适宜温度锋面向西北方向偏移,导致该年茎柔鱼渔场重心相对于2015年偏西北.研究表明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的时空分布变化与大尺度气候事件调控的水温变化具有紧密关联.

    茎柔鱼拉尼娜和厄尔尼诺海表面温度东南太平洋渔场重心

    基于熵权属性识别模型的唐山海咸水入侵评价

    阳建新张龙济孙金鹏高晓立...
    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山海咸水入侵分布广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受到严峻挑战.通过分析其地下水化学成分的监测资料,选取Cl-、TDS、SO42-、A(咸化系数)以及SAR(钠吸附比)五项特征指标,运用熵权属性识别模型,对唐山海咸水入侵程度作出评价,结果显示:唐山的海咸水轻度入侵面积约为1.98×103 km2,严重入侵面积约为1.87× 103 km2.唐山地区海咸水入侵的最大距离为41.4 km,位于东玉坨村-小双坨村一线.熵权属性识别模型与单指标法的海咸水入侵评价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具有70.8%的一致性,但是熵权属性识别模型更能反映咸淡水过渡带阳离子交替吸附以及古咸水入侵导致的水质突变,其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海咸水入侵熵权法属性识别模型氯离子法

    木霉菌和复合微生物制剂在海三棱蔗草湿地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王沁怡张生乐张伯伦周志杰...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微生物制剂促进海三棱蔗草湿地修复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南汇东滩海三棱蔗草四种浓度的木霉菌、复合微生物制剂对比添加实验,分析比较了添加不同浓度的微生物制剂后海三棱蔗草数量和株高增长率、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及酶活性等指标的差异,实验的A、B两种典型土壤来自南汇东滩.结果显示,两种微生物制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海三棱薦草的生长,在A、B两种不同土壤中,其最佳添加浓度分别为木霉菌44.78,29.85 kg/ha,复合微生物制剂7.46,14.93 L/ha,对应的植株增长率分别为669%,200%,846%,288%,株高增长率达186%,180%,136%,280%.微生物制剂通过影响土壤中的铵态氮、硝态氮、总磷含量以及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植株的生长.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适宜的微生物制剂,可以促进海三棱蔗草植株数量和株高的增长,为海三棱蔗草湿地的人工修复提供了快速有效的可行性方案.

    滨海湿地微生物制剂木霉菌土壤酶海三棱蔗草

    不同盐度和氮磷浓度条件下海马齿对水体氮磷的吸收效果及其生长响应

    郝明梅李斌李焕军乔鹏...
    12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耐盐植物在海水养殖尾水处理和海水农业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究海马齿的耐盐能力和氮磷净化能力,本研究开展了海马齿盐度和氮磷处理的室内水培实验.盐度实验分别在盐度为0、10、20、30和35的霍格兰营养液中进行,氮磷实验分别在N∶0(P∶0.5)mg/L、N∶1(P∶0.1)mg/L、N∶5(P∶0.5)mg/L、N∶20(P∶2)mg/L和N∶50(P∶5)mg/L的人工海水中培养,周期为20 d.结果显示:1)在中、低盐度(0~20)条件下,海马齿对氮、磷的吸收效果明显,而在高盐度(30~35)条件下,其对氮磷的吸收作用明显弱于中低盐度组(P<0.05).2)海马齿Na+含量随盐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加,而K+含量则随着盐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氮磷浓度对海马齿Na+、K+含量的影响不明显.3)在氮磷实验浓度范围内,海马齿都能正常生长并显示了较高的氮磷吸收能力,明显降低了水体中的氮磷浓度.表明海马齿有较强的耐盐能力,并能有效净化富营养化水体,可用于海水养殖尾水净化,改善养殖环境.

    海马齿盐度氮磷净化钠、钾离子

    海水铜离子污染对喜盐草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李倩茹曾思琴胡杰飞黄俊...
    13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海水中铜离子(Cu2+)污染对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生长的影响,通过室内种植喜盐草,然后添加不同质量浓度重金属Cu2+,培养2周后测定了喜盐草生物量、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3种抗氧化酶活性及植物组织内的铜含量.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的Cu2+对植株的生物量和相对生长速率影响显著(P<0.05),对色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Cu2+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Cu2+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喜盐草地上部分对重金属铜富集量高于地下部分,且随着海水中Cu2+含量的增加富集量增加.研究表明,当海水重金属Cu2+质量浓度超过0.1 mg/L时,喜盐草生长速率、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可导致海草床退化;重金属铜主要富集于地上部分,可导致喜盐草快速落叶,影响海草床的生态功能.

    喜盐草生长抗氧化酶富集

    博斯腾湖水质空间变化特征及评价

    赛米热·托合提迪丽努尔·阿吉张敏李茹霞...
    143-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空间插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分析及评价博斯腾湖水质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博斯腾湖水质指标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高锰酸盐指数(CODMn)、悬浮物(SS)及浊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湖西南岸和湖东北岸浓度高于湖中心,溶解氧(DO)自东向西呈逐渐递减趋势,pH值由湖西南岸向湖中心及北岸中部地带呈递增态势;各水质指标间存在极强的相关性,DO与TN、TP、NH3-N、CODMn 及浊度呈显著负相关,TP 与 TN、NH3-H、CODMn、浊度,NH3-N 与 CODMn 和浊度,CODMn与浊度呈显著正相关,湖泊受DO、TN、TP、NH3-N有机物污染程度高,湖区各水岸污染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湖南岸>湖北岸>湖西岸>湖中心>湖东岸;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博斯腾湖东岸、湖中心和湖西岸属轻污染,湖北岸和湖南岸属中污染.水质空间变化特征能够指出主要污染因子,直观反映湖泊水质污染状况,为干旱区内陆湖泊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博斯腾湖水质主成分分析法水质空间插值内梅罗污染指数法

    黄河下游东平湖鱼类物种和分类多样性分析

    李娴王冠翰董文董俊...
    15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黄河下游东平湖鱼类物种组成和分类多样性,根据1979-1980年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和2020-2021年鱼类调查数据,分析其物种组成并计算其分类多样性指数和G-F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1979-1980年调查记录鱼类8目15科44属55种,2020-2021年调查记录鱼类7目15科39属41种,其中鲤形目(Cypriniformes)占绝对优势;1979-1980年和2020-2021年东平湖鱼类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分别为77.19和79.39,分类差异变异指数(∧+)分别为581.9和561.5,科多样性指数(F指数)分别为5.05和4.15,属多样性指数(G指数)分别为3.70和3.65,标准化G-F指数为0.27和0.12.结果表明,东平湖鱼类多样性呈整体下降趋势,建议加强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及生境修复.

    黄河东平湖鱼类物种分类多样性

    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差异分析

    关洪军冯敏
    158-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沿海11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从经济综合实力、科技创新程度、协调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外开放水平和改善民生状况六个维度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熵权TOPSIS模型计算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探讨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泰尔指数和莫兰指数讨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和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区域内差异,其中南部海洋经济圈差异最为显著;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当的省市在空间上呈现一定程度的集聚性.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差异分析泰尔指数空间相关性

    基于燃油成本的北太平洋柔鱼管理策略比较研究

    苏雪陈新军
    169-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鱼是我国远洋渔业重要的经济对象之一,实现柔鱼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Gordon-Schaefer生物经济模型为基础,根据1995-2019年北太平洋柔鱼生产作业数据及相关经济数据,构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优化配置模型,分析燃油成本变动对柔鱼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模拟9种不同方案下燃油成本的变动对于北太平洋柔鱼短期(1-5年)、中期(10年)和长期(20年)的累计资源量、累计渔获量以及累计经济利润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方案6(燃油成本降低2.5%)和方案7(燃油成本降低5%)既能够获得可观的渔业利润,又可以兼顾柔鱼资源量,使其免受过度捕捞,综合考虑生物、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可作为实现柔鱼资源优化配置的最适方案.

    柔鱼燃油成本生物经济模型管理策略北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