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洋石油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洋石油
海洋石油

李上卿

季刊

1008-2336

hysy@263.net

021-20896355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城路1225号

海洋石油/Journal Offshore Oil
查看更多>>本刊为油气勘探开发方面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刊登国内和国外的海洋油气勘探、海洋油气田开发、海洋地质、石油地质与勘探、油气田开发与开采、地球物理勘探、天然气水合物、测井与录井、钻井工程、油藏工程、海洋工程、油气储运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最新科研和生产成果方面的学术论文及国内外最新动态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涪陵白马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压裂改造的实践与认识

    张啸宇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涪陵页岩气田白马复杂构造区应力变化大,断裂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前期微地震监测等评价结果表明区块水力压裂缝网延伸不均匀、复杂度低.为提高白马复杂构造区的压裂改造效果,通过结合地质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结果,对射孔参数、段簇间距、改造规模、入井材料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出了白马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压裂工艺设计方法和指导参数.工艺现场试验测试产量13×104 m3/d,充分验证了工艺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白马复杂构造区的压裂工艺提供参考.

    页岩压裂诱导应力多簇裂缝复杂构造

    电成像测井技术在北部湾盆地涠洲油田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

    许梦黄苏卫张杨硕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涠洲组作为主要勘探层系之一,岩性差异性大,构造背景复杂,仅依靠常规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不足以满足油气勘探工作中物源方向和沉积微相分析的需要.在区内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电成像测井资料中静态图像和倾角矢量等关键地质信息的分析,开展涠洲组沉积相的成像测井研究,确定了砂泥岩岩性界面,识别出水平层理、交错层理等多种沉积构造;同时分析了研究区古水流方向,优势方向是北西和北东方向;建立了分支河道和水下分支河道的沉积微相的成像解释图版.研究成果对涠西南凹陷涠洲组沉积体的深化研究和物源方向的进一步落实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凹陷下一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电成像测井古水流方向沉积构造沉积微相涠洲组涠西南凹陷

    一种简单实用的含水饱和度分布模型

    王琴韩鑫张骞唐慧敏...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含水饱和度分布模型作为水驱油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应用于水驱特征曲线理论分析及岩心驱替实验参数处理.针对出口端含水饱和度与油水两相区平均含水饱和度表达式之间的非线性特征导致矿场应用难、包利索夫模型开发末期偏差较大等问题,基于非活塞式水驱油理论及含水率定义,建立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含水饱和度分布新模型.通过X-CT扫描水驱油实验结果,定量刻画岩心轴向含水饱和度分布,并结合矿场生产井剩余油饱和度监测数据,通过归一化处理,验证了平均含水饱和度与出口端含水饱和度之间双对数关系的合理性,且在中高含水期应用具有更高精度.新建含水饱和度分布模型为矿场尺度的水驱油藏开发潜力评价、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对于水驱开发油田增产挖潜具有重要意义.

    含水饱和度分布X-CT扫描岩心驱替实验渗流特征剩余油饱和度分布

    烃相态分析录井技术在东海新探区油气识别中的应用

    赵幸滨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东海海域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难度增大,部分探区油气成藏条件复杂.受限于储层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及流体性质多变的影响,储层流体准确识别难度较大,而传统的录井、测井技术在识别中深层复杂流体的性质仍存在不足.为了解决东海探区流体评价难题,引入烃相态分析录井技术.该技术利用检测到的烃类物质组成以及含量的变化规律来定性、定量地快速评价储层的流体,通过在东海某新区块勘探作业中的实际应用,证实该技术具有参数丰富、分析速度快、仪器稳定性好等特点,有利于储层流体性质的快速识别,助力解决东海新探区的油气解释评价难题.

    东海烃相态分析录井流体识别

    莺琼盆地高温高含CO2环境水泥石腐蚀规律及机理研究

    邱康崔强熊振宇王颖...
    80-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莺琼盆地部分井高压井段地层的CO2 含量高,针对高温高含CO2 条件下,水泥环强度衰退和CO2 腐蚀导致的水泥石强度降低规律和机理不清楚等问题.采用实验方法分析了腐蚀时间、温度、压力及CO2 分压等因素对水泥石的腐蚀规律的影响并分析了腐蚀机理.结果表明:随着腐蚀时间、温度、CO2 分压、地层压力的增加,水泥石的腐蚀深度增加,同时抗压强度降低,产生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CO2 溶于水后会腐蚀水泥石中的雪硅钙石和硬硅钙石,生成在潮湿的CO2 环境下易溶的碳酸氢钙,使得水泥石孔隙度和渗透率增大,强度降低.该研究为后续高温高压井固井水泥浆体系选择及改进提供了依据.

    水泥石高温高含CO2晶体转变碳酸钙

    水平分支井钻完井技术优化及在渤海油田的应用

    孙龙飞袁伟伟高斌王晓鹏...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渤海部分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对低产低效井的治理改造愈加迫切,水平分支井技术是实现低产低效井治理的有效手段,但在实际应用中又面临老井井网密集、防碰问题严重,储层易出砂、井壁稳定性差等难题.针对这些难题,通过钻井轨迹优化,克服井眼碰撞问题;优化井身结构和钻井液体系,以保证钻井安全顺利;完井方面优选完井防砂方式,基于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仿真结果对防砂管柱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预置导向器,并下入到分支井眼侧钻点下部,实现井壁全支撑.产能显示,A井产量从作业前的 5 m3/d增加至 45.2 m3/d,半年后产量仍保持 40 m3/d,实现稳定生产.这表明通过钻井轨迹优化及精准控制,并配套水平裸眼段井壁全支撑及充填防砂技术可提高单井产量,实现低产低效井高效治理.

    水平分支井轨迹优化多物理场耦合防砂管柱优化

    反渗透钻井液体系的研究及其在东海的实践应用

    胡蝶郑铭王磊李乾...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海地区存在大段砂泥岩互层,泥岩极易水化膨胀,伴随微裂缝发育,在钻井过程中极易发生起下钻遇阻和憋扭矩,甚至井壁失稳等复杂情况.考虑海上环保问题,油基钻井液使用受限,为解决东海钻井井壁失稳难题,通过借鉴油基钻井液活度平衡和半透膜理论,采用高浓度盐降低了体系的活度,同时增强体系的抑制性以及微纳米封堵技术,有效延缓压力和滤液的传递.通过性能对比评价,最终研发出一套与油基钻井液性能接近的反渗透钻井液体系,该体系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其在钻井过程中性能稳定,钻屑规则,井壁稳定,基本实现了直接起下钻,降低了东海地区泥岩地层的井壁失稳频次.

    东海反渗透钻井液活度平衡井壁稳定起下钻

    基于井眼清洁效果的大位移井钻井参数与钻井液性能优化方法研究与实践

    李根王磊李乾杨雪峰...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东海油气田大位移井在钻井过程中易形成岩屑床,井眼清洁困难,导致摩阻扭矩大甚至频繁出现憋泵憋扭矩等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井眼清洁效果的钻井参数设计和钻井液性能优化方法.首先,分析大位移井井眼清洁的主要影响因素,使用VIRTUALMUD软件对影响大位移井井眼清洁性能的钻井液排量、机械钻速等工程参数和钻井液 6转 3转读数等钻井液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然后,通过优选合适的基础油、乳化剂和重晶石等方法对现场使用的油基钻井液进行性能改进.在大位移井A井应用优化后的钻井参数及钻井液体系,井眼清洁效果好,钻井液携岩效率高,在作业过程中未发生憋钻卡钻等复杂情况,起下钻顺利.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于提高钻井效率和降低钻井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东海油气田大位移井井眼清洁参数优化

    深水钻井礁灰岩地层失返性井漏处理与认识

    肖夏陈彬罗泽利张冠洪...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水钻井失返性井漏处理难度大、周期长、经济成本高,如处理不当,极易恶化造成卡钻、井塌、井喷等事故.为提高深水钻井失返性井漏处理效率,该文剖析了南海深水井钻井期间发生失返性井漏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一种复合堵漏水泥浆处理失返性井漏的新方法,分析了该复合堵漏水泥浆的堵漏作用机理,印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最终形成处理礁灰岩失返性井漏的工程作业经验成果,并针对性提出防止井漏事件进一步恶化成卡钻、井塌、井喷事故的技术措施,为后续处理及预防深水失返性井漏提供参考和启示.

    深水钻井失返性井漏礁灰岩井漏处理

    基于Pyrosim与Pathfinder的水下干式采油装置火灾烟气模拟与人员逃生研究

    肖军诗李东杰王涛李文涛...
    104-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水下干式采油装置发生火灾时烟气的蔓延过程与规律,为水下干式采油装置应急逃生提供数据和参考,运用Pyrosim软件对设计中的水下干式采油装置建立模型,对极端条件下舱内火灾烟气扩散和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仿真分析,并利用人员疏散逃生模拟软件Pathfinder模拟舱内作业人员在火灾时的逃生过程.研究表明,气密门开启状态下,在t=15 s时,烟雾扩散至采油树房间外;t=8s时,所有逃生人员可到达应急逃生舱,此时烟雾及烟气温度均在安全范围,表明该水下干式舱人员疏散逃生符合要求.通过对水下干式采油装置发生火灾时的烟气模拟与人员逃生研究,可以检验水下干式舱的设计是否满足人员逃生需要,对水下干式采油装置的设计与改进、保障维修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水下干式采油装置烟气模拟人员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