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
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

徐胜

季刊

2097-0307

hyxx@mail.nmdis.gov.cn

022-24011287

300171

天津市河东区六纬路93号

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Journal Journal of Marin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思想,以海洋事业发展为中心任务,紧密围绕“发展”、“经济建设”的要务、中心、着重报道国内外各类海洋信息,特别是国内外海洋信息化建设与海洋信息技术的最新进展,为推动我国海洋信息化进程服务,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陆海交界处基于重力场模型解算的大地水准面精度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张连伟孙毅金波文马永...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地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和深度基准相互转换的中间基准面,其精度对基准转换效果至关重要.以山东省为例,本文分别使用目前较优的三种超高阶重力场模型EGM2008、EIGEN-6C4和SSG-UGM-2解算陆海交接处的大地水准面,分析其在山东省内的分布特征.利用收集到的GNSS水准点数据对三种重力场模型解算结果进行精度分析.研究发现,基于EIGEN-6C4模型的解算结果是三种模型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同时使用85高程基准面重力位解算结果精度更高.

    陆海交界重力场模型大地水准面精度分析

    天津大神堂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沉陷现状调查研究

    徐晓甫张雪王宇顾中华...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鱼礁建设可为海洋生态系统改善和渔业资源增殖做出重要贡献,但由于海床底质、水流风浪等因素影响,鱼礁礁体可能发生沉陷现象,严重影响其生态功能.本研究聚焦天津大神堂海洋牧场,基于侧扫声呐、单波束测深仪、差分式GPS、智能无人船、ArcGIS等设备和软件,对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沉陷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对沉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天津大神堂海洋牧场中人工鱼礁保存现状较好,大多数礁体呈现竖置状态,平均沉陷深度为0.38 m,沉陷比例约25.43%,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增殖功能未受重大影响;人工鱼礁沉陷情况与礁体坐底时长、海床底质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的人工鱼礁沉陷调查方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建设的规划选址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侧扫声呐单波束测深地理信息系统坐底时长海床底质

    以开放共享为目标的海洋科学数据治理体系研究

    符昱姜晓轶童心王漪...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科学数据是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可有效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海洋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为目标,定义海洋科学数据治理概念,构建海洋科学数据治理体系模型和技术框架,提出基于海洋科学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治理途径,提升海洋科学数据的利用效率和数据价值.

    海洋科学数据数据治理开放共享治理模型数据服务

    HFSWR海洋-电离层一体化探测实验与数据分析

    吕哲于长军王霖玮王榕...
    8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频地波雷达(High-frequency Surface Wave Radar,HFSWR)凭借其全天时、全天候和超视距探测等方面的能力,在海洋遥感与电离层探测应用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然而当前在海洋-电离层回波联合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文基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HFSWR一体化探测系统,对台风"梅花"过境渤海湾期间的海洋回波与电离层回波进行了数据分析.首先对HFSWR一体化探测系统的整体构成进行了介绍,之后基于Bragg原理对海洋回波进行了海洋径向流速分析,并采用经验模态分解以及HHT变换方法对电离层回波进行能量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台风"梅花"过境期间,海洋回波与电离层回波均出现了明显的特征变化,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动机制.本文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海洋与电离层之间动力学关系的需要,并强调了HFSWR一体化探测系统的独特体制在海洋-电离层联合研究方面的优势.

    高频地波雷达海洋-电离层一体化探测台风"梅花"数据分析

    海洋监管信息化建设技术体系框架探究

    相文玺臧琦韩志聪范诗玥...
    98-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监管是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根据海洋监管工作的特点和任务需求,开展信息化建设,及时开发完善相应的信息系统,是确保科学、高效开展海洋监视监测管理的重要支撑手段.本文基于微服务技术架构研究提出了纵向设计建设、横向分层管理的海洋监管信息化建设技术体系框架,在设计规范、开发模式、集成部署、配置管理、服务治理、软件选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海洋监管信息化工程高质量落地提供保障.

    海洋监管信息化建设技术体系微服务

    小型无人船关键技术在南极近岸海底地形调查中的应用

    王剑邢喆马永赵现仁...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极大陆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典型区域,也是开展科学考察的"天然实验室",挖掘南极科考潜力对提升我国在南极领域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南极近岸海域是全球海洋调查的重点关注区域,现场实测数据可以为合理开发利用南极资源提供数据支撑,但受其高海拔、低温、强风等极端条件影响,南极近岸海域数据资料极度匮乏.随着无人船应用领域逐渐拓宽,这一困境在未来将得到进一步解决.本文主要围绕南极近岸海域作业环境的特殊性,聚焦小型无人船关键技术,分别从船体设计与续航保障、高精度定位、自主避障、通信控制四个主要方面对南极近岸海域场景下小型无人船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旨在完善一套能够适应极区环境作业的无人船系统模式,为未来无人智能设备在南极现场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小型无人船关键技术南极近岸海底地形

    江苏海洋灾害普查系统建设应用

    潘锡山韩雪周凯梁晓红...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江苏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江苏省防灾减灾需求,围绕海洋灾害普查数据成果回流、海洋观测数据接入、汇集数据挖掘、综合数据应用四方面业务,分别开发海洋灾害综合数据库、海洋灾害普查数据对接、海洋灾害预警预测、海洋灾害辅助决策和海洋灾害信息共享服务功能,并与全国海洋灾害普查信息系统无缝对接,最终搭建形成江苏省海洋灾害普查系统,并通过共享服务通道向相关主管部门和公众提供融合和分析成果.该系统进一步完善了江苏省防灾减灾体系,增强了江苏省海洋灾害风险预测能力和海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初步实现了在灾害发生前提前预警、提前部署、提前撤离,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侧海洋灾害普查数据辅助决策

    SSL VPN技术在海洋政务系统中的应用

    金莹莹帅晨甫李思遥
    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VPN是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应用广泛的网络安全产品,是一种建立虚拟专用网络的技术,可以帮助远程或移动用户在公用网络上与单位业务专网间建立安全的网络隧道,进行加密通讯,保障数据传输安全.海洋政务系统因业务工作的敏感性常部署在办公局域网内,随着日常业务工作的不断拓展,对政务系统的灵活性、便捷性要求逐步提高,该系统目前已经完成了移动政务APP软件的配套.在将工作人员从办公室中解放出来的同时,该APP需要处理好互联网与办公局域网的数据安全问题.本文利用SSL VPN技术的特点,优化网络安全架构,将VPN与移动政务APP进行应用封装,在便捷用户的同时,有效地突破互联网与办公局域网间的安全通道,从而保障数据安全交换.

    SSLVPN海洋电子政务系统移动政务应用封装数据安全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