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刘永平

季刊

1003-7721

wyhz@public.wh.hb.cn;wyhz@whcm.com.cn

027-88068303

430060

武汉市武昌解放路255号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Journal HuangZhong(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China )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武汉音乐学院主办的学术性音乐理论刊物,在海内外音乐学术界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球音乐史研究的视野、方法与叙事——ICTMD全球音乐史研究分会的成立背景与面临的挑战

    萧梅凌嘉穗
    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音乐)史迄今为止并非一个定义明确的领域,但将全球理解为研究地方、区域或国家与世界关系的视角于当下(民族)音乐学并不陌生."世界音乐"研究在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双重转向中重新审视时间与空间的断裂,音乐理论家寻找某种足以"统摄"全球音乐的分析工具,民族音乐学家重省"比较音乐学",提出"多线程历史""全球音乐圈"和"后欧洲思维"的设想.无论是构拟跨文化的共性与对话,还是从人类行动方案和地方术语中探讨人类音乐文化的差异与相互关联,或是以"微观历史"和"路"的流动性探索"全球网络"的音乐史,力图"去中心"的"全球史"都不应止于反霸权的结论或目的.如何通过民族志的专门知识将历史的线索落在实处?如何在史志互向中探索空间、时间、行动者和结构的"联通性"?文章讨论了全球音乐史写作的驱动力与问题,并展望文明互鉴意义上的全球音乐史.

    全球音乐史世界音乐文化间性超文化性史志互向

    区域国别研究视域下瑶族传统音乐的"海传陆播"研究

    杨民康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瑶族传统音乐的"海传陆播"是"南方-海上"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一个缩影,它与该研究课题 5 个研究方向中的"境侧、路带、环海、海丝"4 个方向均有关联,集中体现了这一研究课题所具有的文化多样性、内容丰富性和多层社会性等特点.在区域国别研究和"一带一路"文化倡议视域下从事该课题研究除了有助于我们去进行本学科的跨界族群音乐文化志研究之外,对于我们基于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目的,去进一步开展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国家艺术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交融也有明显的意义和作用.

    瑶族传统音乐"南方-海上"丝路音乐海传陆播

    论长江第一湾沿线纳西族传统情歌及婚姻习俗

    和云峰
    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所讨论的纳西族情歌,涉及长江第一湾沿线纳西族西部、东部、江边三个方言区.西部方言区的情歌多反映"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等以男性为主体的一夫一妻制婚姻习俗;东部方言区的情歌多反映"男不娶女不嫁、夜合晨离双方各居母家"的以女性为主体的一妻多夫制婚姻习俗;江边方言区的情歌则兼具东、西两个方言区婚姻民俗.总体而言,文章试图以情歌为示例,陈述和解读一个相对复杂的民族、地域、文化"三交"史实及婚俗范例.

    纳西族传统情歌婚姻习俗

    从社会语境看非遗的保护与发展——以肉连响为例

    张伯瑜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北省利川市的肉连响入选国家级第二批(2008 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表演时,表演者拍打自己的身体,发出阵阵响声.这种起源于为乞讨而表演的"泥神道"在今天的社会语境下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成为了土家族文化的代表,目前也是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新创舞蹈作品的素材.该文通过来自田野的实际感受和相关研究文献的研读,思考"肉连响"及其类似的非遗音乐项目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作者认为,对于肉连响及其类似的非遗项目来说,保留原属语境的"完整保护"在今天不可能实现,变化与发展以使其适应今天的生活是必然之举,而这类非遗项目在原属语境中的发展程度(含"舞台化""审美性"以及艺术性上的"完整性")是我们思考非遗项目在今天的新语境中怎样保护和怎样发展的参考依据.非遗项目的形式与其原属语境和新语境之间变化的关系决定着非遗项目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也决定着非遗项目的功能转换.

    肉连响土家族非遗刘守红舞台化

    《敦煌乐谱》乐曲调式释疑

    庄永平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林谦三率先对《敦煌乐谱》进行研究以来,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研究者们,正如林氏所言:"又据唐代中期的通说,《伊州》应该是商调,而在这乐谱里反倒不能理解为商调."作者长期以来一直对乐谱第二、三组乐曲进行技术性的"宫"与"商"调式转换,后来又对唐的"侧商调"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如果按第二、三组乐曲实际解译的宫调式理解,从乐调理论上来加以论证,或许更符合当时的实际.说明唐代极有可能于某一个时期,在乐调(调性、调式)概念上有将"侧商调式"作为"黄钟宫调式"的代称或另称现象,这些都是从日本留存的唐代乐曲解译中得到的启发.

    敦煌乐谱黄钟宫调式侧商调式技术性调式转换

    论伊朗传统音乐阿瓦兹的即兴演奏——以古谢《卡尔什麦》为例

    赵卓群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伊朗传统音乐可分为无节拍的"阿瓦兹"(āvāz)和有节拍的"扎布"(zarbī)两种类型,自由节奏的"阿瓦兹"给予演奏者广泛的即兴创作空间.事实上,即兴演奏是在一定模式下进行的,有较为完整的即兴原则、装饰技法和扩充方式.该文以古谢《卡尔什麦》(kereshmeh)为例,分析了"阿瓦兹"的即兴演奏原则、装饰技法、扩充方式,探讨了"模式化"传承下传统音乐的价值,进而认为伊朗传统音乐模式化的即兴演奏塑造且保持了音乐的民族性.

    伊朗传统音乐即兴演奏阿瓦兹卡尔什麦节奏模式

    论日本古代雅乐乐家的层级结构与身份认同

    周汨
    6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乐家是平安时期及其后日本雅乐的传承载体,亦是传承制度.10 世纪形成的乐家,是在 8 世纪模仿唐代所建立的音乐机构管理制度外,又衍生出的以家族为主体的世袭传承制度.自此,拥有较高社会层级的乐人开始具备集管理者、表演者、教学者、记录者、研究者为一体的多元身份.对这些身份,乐人有着强烈的自我认同,旁观者亦对此身份下的行为表示认同.该文对日本古代雅乐诸乐家进行总体关照,以古代乐人谱系及其所记录乐书为基础,解析乐家层级结构及乐人身份认同,探索日本古代雅乐的传承规律.

    乐家雅乐乐人身份认同

    周文中与中美音乐交流(1972-1989)(下)

    宫宏宇
    7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 1979-1989 年这 10 年间中美艺术交流,无论从其交流活动的规模、涉及的范围方面看,还是从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讲,都是中美文化交流史上前所未有的.而此间最为活跃、贡献最大者,则非集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文化交流活动家于一身的周文中莫属.文章以保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的周文中创建并领导四十年的"美中艺术交流中心"档案资料(信件、项目报告、会议简报、照片、印刷品以及视听影像资料)、所出版的《美中艺术交流中心通讯》(1980-1995)和 1979-1989 年间中美报刊相关报道为基础,探讨周文中作为文化交流活动家在改革开放前后为促进中美艺术(特别是音乐)交流所做的具体工作及其产生的影响.

    周文中美中艺术交流中心中美艺术交流

    具体音乐与现代原始主义

    刘彦玲
    9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使用原始(异国)的素材突破传统创作思维的手法体现在 20 世纪各种新音乐作品之中,其中作为具体音乐(Musique concrète)的领舵者,法国电子音乐作曲家皮埃尔·舍费尔(Pierre Schaeffer,1910-1995)也对"遥远的过去"心动不已.在将具体音乐视为西方音乐传统最后发展阶段的同时,他又通过强化具体音乐与原始音乐的共性,将具体音乐从西方音乐的传统中剥离出来,非洲音乐的优势让他看见了一个能超越西方传统音乐的契机,而具体音乐的优势能在对异国音乐的理解上带给传统音乐学学者无法获取的新知识.如果说舍费尔利用原始的元素来拉开实验音乐与传统西方音乐的距离,甚至藉此对后者加以批判,那么将原始音乐融入先锋音乐的态度却又是舍费尔与传统西方殖民文化分不开的明证.在文章中,作者在介绍学界如何通过后殖民论述的滤镜后批判西方先锋艺术家,继而尝试性地移除这个后殖民主义论述的滤镜,转而探讨 20 世纪初弥漫于法国的"现代原始主义"(modernist primitivism)背后的多重语境,审视原始文化在智识上与创作上带给 20 世纪西方人的"正向"启发.当我们将负面(殖民主义批判)与正面(现代主义中的艺术批判)的论述予以相互参照,舍费尔声音理论背后那充满张力的语境才能真正地被掌握.

    舍费尔非洲具体音乐原始主义异国

    探究音乐超现实主义的表征与实质

    孙千千
    11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多义性的风格语汇和美学思潮,"超现实主义"弥散在当代的诸多音乐文献中,用以形容各类反传统、反逻辑的观念或手法.其表征主要体现为"错位并置"和"自动主义"两方面,前者通过破坏理性期待制造出错位、荒诞的听觉效果,后者则试图以无意识状态释放出创造性的力量.透过诸多作品及其表现形式,音乐超现实主义的美学实质集中体现为对惯例的破坏和对现实的颠覆,并以此激发出有违常规、意料之外的惊奇之美,其反叛性的精神特质仍在影响并启发着当代音乐创作.

    音乐超现实主义自动主义拼贴后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