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合作经济与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合作经济与科技
合作经济与科技

王延生

半月刊

1672-190X

hzjjykj@263.net

0311-86049879 86214234 86214194

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合作经济与科技/Journal CO-Operative Economy & Science
查看更多>>宣传国家政策 普及经济理论 传播经营理念 交流改革经验 开展学术争鸣 推进科技进步 塑造企业形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税收公平视角下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探析

    俞耀勋
    16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少子化背景下,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有助于减轻赡养人的经济压力、促进其积极履行赡养义务、体现税收公平。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本着公平合理、简便易行、切实减负、改善民生的初衷,但实践过程中对纳税人的收入分配效果产生负向影响。因此,本文剖析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在扣除对象、扣除范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税收公平视角,提出改进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具体建议。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公平视角

    新市民城市融入研究综述

    王圆圆郭汉丁
    169-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市民已成为城市常住人口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和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现象,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在"共建共治共享"包容性城市发展理念下,促进新市民的城市融入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构建和谐美好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系统查阅新市民城市融入相关文献,从新市民的界定、新市民城市融入的要素、城市融入的人群分类等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揭示当前研究不足,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新市民城市融入群体界定群体分类文献综述

    《公司法》修订视角下公司减资制度探讨

    刘福江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司法》修订后新增简易减资、违法减资和限制非同比例减资的规定,加强对减资行为的规制,但仍然存在未完善通知公告义务内容、未设立审查监督机制、未规定或然债权处理方式以及违法减资后果较为严苛等问题。通过借鉴国外减资模式确立或然债权偿债能力声明制度、建立公权力审查监督机制、引入通知对抗要件,并结合我国国情细化通知公告相关规定,完善公司减资制度,以期在保障公司经营运转效率的前提下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

    公司减资债权人保护经营效率责任分配

    新时期预付费消费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探讨

    公涛
    17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预付费消费模式在各行各业中日益普及,为消费者提供便利与优惠。然而,预付费消费模式也带来诸多问题,特别是消费维权充值卡难退问题,严重侵害消费者的权益。本文基于新时期背景,探讨预付费消费的定义、特点、发展历史与现状,并详细分析预付费消费中消费者权益现状、法律问题及常见风险。同时,借鉴国际法律保护经验,提出保护建议。

    预付费消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困境风险防控保护对策

    传统中医药商标权保护问题研究

    李若男
    180-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健康理念与实践经验的结晶,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更是推动中医药行业及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柱。我国的中医药商标因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保护,屡屡遭受侵权行为的困扰。本文运用商标法律制度对中医药这一文化遗产进行商标问题探讨,旨在确保传统中医药获得有效的法律保护,从而在全球商业领域中巩固其地位,并拓展其国际影响力。

    中医药知识产权商标

    专利恶意诉讼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杜浩
    18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利恶意诉讼对知识产权保护构成威胁。通过了解我国专利恶意诉讼赔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现法院在赔偿标准和范围上不一致,尤其是律师费、专利无效宣告费用及间接损失的认定上。为应对这些问题,建议明确赔偿范围,涵盖直接与间接损失,以补偿性赔偿为原则,必要时引入惩罚性赔偿。同时,完善法律规范,强化对恶意诉讼的惩戒,以更有效地保护受害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专利恶意诉讼损害赔偿补偿性赔偿惩罚性赔偿

    同人作品著作权侵权司法认定

    邓雨琴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原创作品的同人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否侵犯原作者著作权尚存不确定性。虽然同人作品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原著,故事的人物和背景很大程度上继承原著的设定,但在表达和动作上不能忽视自己的原创内容。通过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明确同人作品侵权的标准,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原作者和同人作者的合法权益,实现利益平衡,还有助于同人作品在著作权领域更精准地定位。这有利于丰富文学创作的新形式,促进文化繁荣。

    同人作品独创性合理使用二次创作

    AIGC文生图非作品性质认定研究

    陈锦燕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构成作品是涉及人工智能产物著作权纠纷的基础与核心问题。本文借北互法院宣判的"人工智能文生图"著作权案,通过独创性必备构成要件,明晰人工智能生成物不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下的作品,无须动用额外的法律手段和社会运行成本去保护这类创作,也无须再讨论其权利归属等问题。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生成物独立完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