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陈焕春

双月刊

1000-2421

hnlkxb@mail.hzau.edu.cn

027-87287256

430070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华中农业大学学报》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属国家科技论文统计刊源之一。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报道,《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是被引频次最多的十大农林期刊之一。《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被国际著名的数据库CAB,AGRIS,AGRICOLA收录,是美国《CA》、俄罗斯《文摘杂志》、联合国粮农组织《Agridex》、英国《ZA》等文摘期刊的重要刊源,国内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农林文献数据库和所有农业文摘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等均收录本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酵母铬和二氢吡啶对热应激围产期奶牛生理生化指标及HSP70 mRNA表达量的影响

    张李文陈慧君王超张绍波...
    188-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酵母铬和二氢吡啶是否能缓解围产期奶牛热应激,将24头体质量和胎次相近的围产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饲养于环境温湿指数(THI)高于68的热应激条件下,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酵母铬组和二氢吡啶组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饲喂8 g/(头·d)铬含量为1‰的酵母铬和3 g/(头·d)的二氢吡啶,试验周期为40 d,观测酵母铬和二氢吡啶对围产期奶牛热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① 酵母铬组和二氢吡啶组奶牛与对照组奶牛在呼吸频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② 各组奶牛血清中血糖和胆固醇含量在产前第7天与产后第3天均无显著差异.二氢吡啶组奶牛产前第7天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③ 与对照组比较,酵母铬组和二氢吡啶组产前、产后血清中Na+、K+、Cl-的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在产前、产后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和肌酸激酶的含量也均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④ 酵母铬组、二氢吡啶组与对照组奶牛血清中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基因mRNA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热应激条件下,在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8 g/(头·d)铬含量为1‰的酵母铬和3 g/(头·d)二氢吡啶对血液生化指标和HSP70 mRNA表达量均无显著影响,说明日粮中添加8 g/(头·d)铬含量为1‰的酵母铬和3 g/(头·d)二氢吡啶对缓解围产期荷斯坦奶牛热应激无明显效果.

    热应激围产期奶牛酵母铬二氢吡啶血清生化指标

    小鼠囊胚在孵化期间关键基因表达动态变化

    刘子涵滕亚迪马梅香吴俞霖...
    197-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囊胚孵化发育中关键基因的表达规律、进一步解析妊娠识别机制,以小鼠囊胚为模型,对孵化进程中不同时期的囊胚进行转录组分析,并对关键基因表达量进行qPCR检测,对关键蛋白表达模式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转录组分析发现小鼠囊胚从扩张、孵化到完成孵化的孵化过程,差异基因表达呈2种调控模式,对调控模式中的基因集进行GO分析、KEGG分析,发现涉及免疫与炎症、细胞分化、凋亡过程等生物过程.qPCR结果显示Ptgs1、Lyz2、Il-1α、Cfb、Ccl9表达上调,Cd36表达下调,结果与转录组分析一致.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发现Plac1、Cdx2、C3在小鼠囊胚孵化过程中表达下调,Lyz2、Il-1β则表达上调.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小鼠囊胚在孵化进程中,基因表达呈特定的分化动态,异常基因表达将导致孵化停滞.

    小鼠囊胚孵化基因表达分化模式生长发育

    振动挤压式荸荠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吴泽栋刘浩蓬张国忠周勇...
    205-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旱收荸荠(Eleocharis dulcis)时人工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和果土分离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振动挤压式荸荠收获机.通过对作业过程中荸荠土块的受力分析,确定了影响分离性能的关键参数为振动板振幅、振动板振频和钉齿辊转速,并根据已有经验初步确定关键参数取值范围.以振动板振幅、振动板振频和钉齿辊转速为影响因素,以土层破碎率为评价指标,利用Design-Expert 10.0设计CCD中心组合试验,通过Recur-Dyn-EDEM耦合进行仿真,确定当振动板振幅为33.04 mm、振动板振频6.63 Hz、钉齿辊转速336.72 r/min时,存在较优破碎效果,土层破碎率为93.58%.以振动板实际振幅32.41 mm、振频6.5 Hz,钉齿滚转速330 r/min进行田间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实际土层破碎率93.54%、明荠率80.33%、损伤率28.08%,碎土效果好,与仿真结果拟合度高.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强土层破碎效果进而提高果土分离程度,使得分离后的荸荠抛撒在表层,便于人工捡拾.

    荸荠收获机械振动挤压破碎RecurDyn-EDEM耦合仿真

    油菜基质块移栽机苗床带整备装置设计与试验

    李心志廖庆喜袁华韩静轩...
    215-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油菜基质块苗移栽机开沟装置作业存在沟宽稳定性差、沟底面平整度低、土壤扰动大等现象,导致立苗率低、覆土作业难度大等问题,基于船式开沟器腔体大以及芯铧式开沟器作业构建宽苗床、平沟底特点,结合类铧式曲面衔接过度,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油菜基质块苗移栽机苗床构建的苗床带整备装置.建立了土壤与整备装置互作力学模型,确定了苗床带整备装置构建稳定苗床的主要结构参数.以整备装置作业速度、作业深度、类铧式曲面前端宽度、刃口角为因素,以土壤扰动量、沟宽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利用EDEM开展四因素三水平二次正交组合仿真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作业深度为41 mm、作业速度为0.52 m/s、类铧式曲面前端宽度为40 mm、刃口角为61º时土壤扰动量较小且沟宽变异系数较小;较优参数组合下台架试验得出土壤扰动量为13.01 cm2,沟宽变异系数8.52%.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安装在移栽单元上的苗床带整备装置相较船式开沟器的载苗基质块立苗率增加2.09百分点,沟宽变异系数减少13.3%,土壤扰动量减少20.9%,沟底面紧实度增加28.7%,满足油菜基质块苗机械移栽苗床构建要求.

    油菜移栽机苗床带整备装置类铧式曲面机械移栽

    香菇菌棒在架注水机的设计与试验

    柯双链陈红周建飞李孝贤...
    227-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香菇菌棒在出菇环节需要多次对多层菌架上的菌棒逐一进行补水操作时传统人工补水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无法精准控制注水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香菇菌棒在架注水机,该机主要由夹持装置、注水装置、升降装置、旋转装置、驱动装置和定位装置六部分组成,由夹持装置和注水装置组成注水单元,一次可同时完成3层共15个菌棒的夹持注水工作,在升降装置带动下实现多层菌棒的补水作业,再通过旋转装置完成另一侧菌架的菌棒在架补水作业.理论计算结果显示,夹持装置的最大加持力Fjmax为4 750 N,注水装置的最小推力Ft-min为2 455 N,旋转装置需先加速2 s后再匀速旋转3.5 s.样机试验结果显示,补水后菌棒的破损率为0,平均质量比为84.8%,平均工作效率为230个/h.

    香菇菌棒补水注水单元在架注水精准注水

    基于视觉补充的水稻插秧机多传感器组合定位研究

    杨圣语宋悦薛金林王培晓...
    23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基于GNSS/INS组合定位的水稻插秧机在遇到遮挡、电磁干扰、传感器失效等情况时的导航效果,在原有GNSS/INS组合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视觉导航系统(vision navigation system,VNS)补充的水稻插秧机多传感器组合定位方法.首先设计改进的Otsu法和改进的Hough变换算法用于视觉定位信息提取,并构建插秧机和相机坐标系关系方程以求解位姿值;然后采用具有容错功能的联邦卡尔曼滤波算法将VNS输出的定位信息和GNSS、INS输出的定位信息进行融合;最后分别在水泥地和水田进行试验.结果显示,空旷水泥地场景下,GNSS/INS/VNS组合定位和GNSS/INS组合定位精度相近,而在遮挡水泥地场景下,GNSS/INS/VNS组合定位解算出的位置误差和航向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1.77 cm和0.99°,相较于GNSS/INS组合定位方法分别提高46.8%和61.5%;水田试验中,经过视觉补充后导航系统的横向偏差和航向偏差平均值分别降低45.7%和67.9%,横向偏差平均值为1.97 cm,航向偏差平均值为0.49°.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视觉补充的多传感器组合定位方法能有效降低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和跟踪偏差,满足插秧机自动驾驶作业的要求.

    插秧机视觉导航信息融合导航定位卡尔曼滤波图像处理容错性

    基于SVM算法的超声波速度-土壤含水率估计模型

    陈盈宜潘丽敏叶勇李君...
    247-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快速准确获取土壤含水率信息,便于农业精准灌溉,引入支持向量机算法(SVM)对4种不同干湿交替处理下超声波速度与土壤含水率进行拟合分析和回归训练优化,构建基于超声波速度的土壤含水率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与传统的烘干法相比较,利用该模型在田间验证土壤含水率,平均相对误差为1.5%左右.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VM模型构建的超声波速度-土壤含水率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被研究区域内土壤含水率,可为利用超声波特性实现对农田土壤水分的持续监测提供参考.

    土壤含水率超声波速度SVM算法干湿交替

    基于重叠网格的皮蛋喷淋涂膜仿真研究

    李传珍王树才雷杏子唐诗杰...
    254-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加深对皮蛋喷淋涂膜工艺的认识,使用Fluent软件中重叠网格耦合VOF模型开展两相流研究,获得皮蛋不同摆放姿势下的液膜润湿比,并以膜厚变化指数为响应值,结合Box-Behnken试验筛选出悬垂液滴去除时最优吸管参数与工作压力,结果显示:尖端朝下摆放的皮蛋经过喷淋后液膜润湿比为1,而钝端朝下摆放的皮蛋经过喷淋后液膜润湿比仅为0.836,筛选出最优吸管参数组合为间距14.50 mm、直径12.09 mm、工作压力6.97 kPa、膜厚变化指数预测值为0.636.在最优吸管参数组合下进行仿真试验,并利用气吸装置开展悬垂液滴去除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膜厚变化指数仿真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73%,膜厚变化指数的实际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7.55%,与仿真值的相对误差为9.12%.结果表明本研究的耦合模型可用于皮蛋喷淋涂膜仿真试验.

    皮蛋重叠网格喷淋涂膜悬垂液滴膜厚变化指数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全蛋粉掺假

    杨凯何昱廷李沃霖祝志慧...
    264-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全蛋粉掺假检测的准确度和检测效果,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全蛋粉掺假进行定性判别并对掺假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分别采用标准正态变换、多元散射校正、卷积平滑、归一化、一阶导数、二阶导数等6种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连续投影算法(SPA)及CARS-SPA结合算法对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波长筛选,建立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EL)模型对掺假蛋粉进行定性判别,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PLSR)对掺假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对掺假蛋粉进行定性判别方面,一阶导数为最佳预处理方法,CARS算法特征筛选效果最佳,EL模型对掺假蛋粉样本总体判别准确率达到98.18%,对各类掺假蛋粉样品的判别准确率在97.78%以上.在对蛋粉掺假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方面,多元散射校正为最佳预处理方法,CARS算法特征筛选效果更佳,对一组分掺假、二组分掺假、三组分掺假和所有掺假样本的PLSR浓度预测模型的预测集相关系数(Rp)分别为0.958 5、0.931 2、0.945 6和0.955 8,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4.689 1、5.813 4、4.604 1和3.802 9.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蛋粉掺假检测,为监管机构检测蛋粉掺假提供参考.

    全蛋粉近红外光谱掺假检测集成学习精准检测

    SCF泛素连接酶的体外泛素化体系构建与检测

    胡健健梅文聪张文慧刘主...
    273-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蛋白质的体外泛素化过程,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异源表达和纯化APPBP1/UBA3(E1)、UBC12(E2)、Cullin1-Rbx1(E3)和Nedd8(neural precursor cell expressed 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 pro-tein 8)蛋白,制备FITC-Cysteine 绿色荧光素标记的泛素Ub(Ubiquitin),构建了SCF泛素连接酶的体外泛素化体系,同时实现快速检测SCF泛素连接酶中Cullin1蛋白的自泛素化修饰.结果表明,建立的体外SCF E3自泛素化活性反应体系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

    SCF泛素连接酶泛素化修饰Cullin1蛋白荧光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