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陈焕春

双月刊

1000-2421

hnlkxb@mail.hzau.edu.cn

027-87287256

430070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华中农业大学学报》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属国家科技论文统计刊源之一。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报道,《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是被引频次最多的十大农林期刊之一。《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被国际著名的数据库CAB,AGRIS,AGRICOLA收录,是美国《CA》、俄罗斯《文摘杂志》、联合国粮农组织《Agridex》、英国《ZA》等文摘期刊的重要刊源,国内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农林文献数据库和所有农业文摘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等均收录本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Wnt/β-catenin/VEGF通路在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滑坷鑫彭宇娜孙煜张俐文...
    186-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起猪渗出性炎症的过程中血管内皮屏障的变化情况,以HPS感染原代猪血管内皮细胞,通过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检测HPS对Wnt/β-catenin通路及其下游靶基因表达的影响,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和跨内皮电阻测定检测细胞间黏附连接结构的改变.结果显示:HPS感染激活猪内皮细胞中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使胞质中的β-catenin蛋白发生核转位,导致胞膜处由β-catenin和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构成的黏附连接结构被破坏,细胞通透性增加.抑制Wnt/β-catenin通路下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表达,可以明显抑制β-catenin的核转位,显著恢复内皮细胞间β-catenin和VE-cadherin构成的黏附连接结构,恢复内皮细胞通透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HPS通过激活猪内皮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破坏细胞间黏附连接,增加内皮细胞通透性;同时,Wnt/β-catenin通路下游VEGF基因通过正反馈调节效应放大了HPS感染引起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效应和细胞结构的损伤.

    副猪嗜血杆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黏附连接细胞通透性

    酪氨酸对固原乌鸡黑色素分布沉积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高思语王晓娟齐玮瑜姜宇辰...
    193-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固原乌鸡黑色素分布沉积特征以及在不同日粮酪氨酸水平下黑色素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明确酪氨酸对固原乌鸡黑色素形成的影响,选取4周龄、体质量差异不显著的健康固原乌鸡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日粮酪氨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0.2%、0.4%、0.6%、0.8%,饲养至12周龄末,利用电镜技术观察不同组织中黑色素的分布特征,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组织中黑色素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固原乌鸡皮肤、气管与小肠中存在黑色素细胞且大都已分化成熟.TYR在肺脏组织有阳性反应,TYRP1在肌肉与肝脏组织有阳性反应,MITF、CREB1在肺脏、肝脏、小肠、胸肌组织中均有阳性结果.在不同日粮酪氨酸水平下,MITF、TYR、TYRP1基因的表达量与黑色素含量成一定的线性相关.结果表明,固原乌鸡组织黑色素沉积特征与组织中黑色素颗粒合成量相关,而黑色素合成过程中TYR、MITF可能是其主要关键调控基因,日粮中添加酪氨酸能够促进其表达.

    固原乌鸡酪氨酸黑色素分布沉积基因表达

    团头鲂lpin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对肌肉损伤的响应

    金叶子石林林刘红王焕岭...
    205-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研究lpin1基因在鱼类肌肉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和整胚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团头鲂lpin1基因的时空表达及肌肉损伤后该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团头鲂lpin1基因的ORF序列长2 694 bp,编码897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具有高度保守的Lipin-N、Lipin-mid和LNS2(Lipin/Ned1/Smp2)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团头鲂Lpin1与鲤和斑马鱼的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pin1在团头鲂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各个时期均有表达,且在成鱼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整胚原位杂交进一步显示lpin1在肌肉效应期和心跳期的头部和体节中特异表达;对团头鲂幼鱼肌肉进行不同程度损伤后,与未损伤组相比,lpin1基因分别在轻度损伤后48 h和重度损伤后72 h的表达量最高,pax7基因表达量分别在轻度损伤后144 h和重度损伤后96 h最高.以上结果表明,lpin1基因可能在团头鲂肌肉损伤和修复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团头鲂lpin1基因基因表达肌肉损伤修复

    加州鲈肠道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功能研究

    朱静静张永安涂加钢
    213-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对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有益生效果的芽孢杆菌,从加州鲈肠道分离芽孢杆菌,检测其溶血性、产酶能力、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对多种常见抗生素的敏感性、耐受人工胃肠液及体外拮抗诺卡氏菌的能力等,并将菌株拌料饲喂加州鲈后测定加州鲈体质量增长和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显示,从鉴定到的94株芽孢杆菌中筛选出无溶血性且产酶能力广的4株枯草芽孢杆菌K-3、K-12、K-13、K-22,4株菌均是强生物被膜形成株,对多种常见抗生素敏感,其中K-3、K-13菌株能在体外拮抗诺卡氏菌.4株菌在人工胃液(pH 4)和人工肠液中2 h的存活率达到80%以上.K-13试验组的体质量增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K-12、K-13试验组肠道蛋白酶、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与对照组相比,K-13试验组头肾、脾、后肠中的促炎因子表达水平下调,抑炎因子表达水平上调,表明K-13菌株具有减轻加州鲈肠道炎症发生的潜力.综合分析,本研究分离筛选的枯草芽孢杆菌K-13株具有安全性高、产酶能力强、拮抗诺卡氏菌、促进加州鲈生长的特性,可作为加州鲈饲料添加的益生菌制剂.

    加州鲈芽孢杆菌溶血特性产酶性能诺卡氏菌

    黄芩苷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炎症的保护作用

    闫普普朱君刘佳丽黄永熙...
    224-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明晰黄芩苷(BC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炎症损伤的缓解作用机制,采用体内体外试验结合,体外试验采用LPS建立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测定细胞吞噬能力、一氧化氮释放、炎症细胞因子及TGF-β/SMAD2通路相关mRNA表达;体内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对BALB/c小鼠连续7 d灌胃后腹腔注射LPS建立炎症模型,测定小鼠脾脏指数、T细胞亚群及免疫平衡,RT-qPCR法测定脾脏炎症细胞因子和TGF-β/SMAD2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显示:黄芩苷在0~25 μg/mL范围内对RAW264.7增殖无抑制作用,LPS质量浓度为1 mg/mL时,细胞存活率为54.55%.不同质量浓度黄芩苷均可增强RAW264.7细胞的吞噬能力(P<0.05),降低NO释放(P<0.05);LPS刺激后炎症细胞因子mRNA表达上升(P<0.05),TGF-β和SMAD2表达下降,黄芩苷干预后上述mRNA表达得到逆转.此外,LPS处理后小鼠脾脏指数显著上升(P<0.05),不同剂量的黄芩苷组均改善这一情况(P<0.05).黄芩苷能够改善LPS刺激的CD4+细胞与CD8+细胞的分化,降低CD4+/CD8+,同时,黄芩苷可恢复LPS刺激的Th17/Treg平衡轴失衡.结果表明,黄芩苷对LPS诱导的小鼠炎症具有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GF-β/SMAD2信号通路激活、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及恢复Th17/Treg平衡轴有关.

    黄芩苷脂多糖免疫调节TGF-β/SMAD2T细胞分化

    超声辅助去糖处理对热风干燥及压差闪蒸干燥红枣脆片品质的影响

    刘战霞代文婷吴洪斌杨慧...
    234-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去糖预处理方法对热风干燥及压差闪蒸干燥红枣脆片品质的影响,利用超声(US)、超声辅助酶法(US+EM)、超声辅助碱法(US+AM)、超声辅助热水法(US+WM)4种不同预处理方法处理红枣脆片,分析干燥后红枣脆片的色泽、质构、滋味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显示,不同超声辅助去糖预处理方法对热风干燥及压差闪蒸干燥红枣脆片品质均有较大的影响,对比不同去糖预处理组,超声(US)和超声辅助酶法(US+EM)处理下红枣鲜样固形物减少率分别为2.53%和3.36%,显著低于超声辅助碱法(US+AM)和超声辅助热水法(US+WM)处理;超声辅助热水法(US+WM)处理下热风干燥及压差闪蒸干燥红枣脆片多糖含量最低,去除多糖效果最佳,其次是超声辅助酶法(US+EM)处理;超声辅助酶法(US+EM)去糖处理下压差闪蒸干燥红枣脆片黄酮保留量最高,VC损失量最小.电子舌结果显示超声辅助酶法处理下压差闪蒸干燥红枣脆片口感最佳.结果表明,超声辅助酶法处理在减少糖分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红枣脆片的风味和营养成分.

    红枣脆片热风干燥压差闪蒸干燥超声辅助酶法去糖处理

    花生仁变温湿法脱红衣预处理工艺参数研究

    陈伟洲王京刘志侠吴国振...
    242-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花生仁湿法脱红衣质量,以花生品种"花育23"为试验材料,考察冷浸温度、冷浸时间、热浸温度、热浸时间等因素对花生仁脱净率、破损率和含水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单因素试验确定冷浸温度、冷浸时间、热浸温度、热浸时间等因素对花生仁脱净率、破损率和含水率有显著影响;响应面试验显示冷浸温度、冷浸时间、热浸温度和热浸时间对脱净率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冷浸温度>热浸温度>热浸时间>冷浸时间,对破损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热浸温度>冷浸温度>热浸时间>冷浸时间,对含水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冷浸温度>热浸温度>热浸时间>冷浸时间;利用Design Expert V13软件优化求得最佳预处理工艺参数为冷浸温度19℃、冷浸时间13 min、热浸温度75℃和热浸时间20 s,此时脱净率、破损率、含水率分别为95.7%、11.3%和13.6%,与试验验证结果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03%、4.13%、0.60%,该结果说明优化结果可靠.

    花生仁工艺参数脱净率破损率含水率

    噬菌肽SEYT4对食品链中常见致病菌的清除效果

    杨甜张月邹更周洋...
    253-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噬菌肽在食品加工链中的应用前景,以1种含有37个氨基酸的新型噬菌肽SEYT4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结构特性,并选择食品加工链中常见的致病细菌,在不同温度、盐度及pH下进行杀菌试验,测定SEYT4的杀菌谱、杀菌效率及杀菌特性,利用C57BL/6雌性小鼠评估SEYT4的安全性,并通过模拟被致病菌污染的叶菜和厨具,探究SEYT4清除食品链中致病菌的效果.结果显示:噬菌肽SEYT4是1个发夹状的双α-螺旋结构,分子质量约为4.5 ku,理论等电点为9.69;能够清除大多数高毒性且耐药的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致病菌,杀菌率高达99.99%,在不同温度下均具有较高活性,且在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下杀菌效果更好,但在高盐环境下会失活;对小鼠红细胞无溶血作用;在构建的人工污染香菜模型中能将叶片和洗涤液中的致病菌清除约90.00%,同时能清除食品接触面上99.00%以上的致病菌.结果表明,噬菌肽SEYT4是一种对致病菌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且安全性高的新型抗菌肽,能够有效防控食品链中污染的致病菌,有望成为一种食品加工链中的实用消毒剂.

    食源性细菌致病菌噬菌肽食品加工链消毒剂

    基于区块链的水产交易计量数据采集与传输研究

    尤伟伟张重阳冯国富陈明...
    261-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目前水产交易中手动录入计量数据易篡改、易丢失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水产交易计量数据采集与传输安全模型.首先设计一套基于树莓派的数据采集平台,用于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录入;其次通过智能合约和共识机制保证所采集交易数据的传输与存储安全;最后,基于区块链技术设计一套水产交易计量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实现水产交易计量数据采集和查询等功能,并基于Hyperledger Fabric平台搭建测试环境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可以有效地完成数据采集,保证数据传输与存储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数据传输率可达100%,丢包率相比传统传输系统更低.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模型有效提高了数据的安全可靠性,提升了水产交易效率,更适合在实际水产交易中使用.

    水产交易计量数据数据安全区块链HyperledgerFabric树莓派

    基于EDEM的笼养种鸭精准饲喂器的设计与试验

    唐诗杰谷月李传珍王树才...
    269-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目前笼养种鸭饲喂系统供料量不精确、饲喂过程中个体饲喂量可控程度较低导致的不利于种鸭育种选育研究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叶片式颗粒饲料饲喂器.分析饲喂器充料排料原理以及核心工作部件参数,以饲料通过间距、排料叶片螺旋升角、叶片转速为试验因素,并以单位时间饲喂器饲料排量的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建立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并结合实际养殖需求,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大小以及其最优组合.仿真结果显示,各参数对排料均匀性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饲料通过间距、排料叶片螺旋升角、叶片转速;当饲料通过间距为9.0 mm、叶片螺旋升角为71.5°、叶片转速为58.4 r/min时,饲喂器的排料变异系数有最小值18.66%.在最优参数组合下,饲喂器排料性能台架试验结果显示,饲喂器排料变异系数为18.74%,排料速度为109.26 g/s,排料预设量与实际量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07%,满足种鸭供料需求.

    笼养种鸭精准饲喂器颗粒饲料饲喂装置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