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疾病监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疾病监测
疾病监测

徐建国

月刊

1003-9961

jbjc@icdc.cn

010-58900732

102206

北京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疾病监测/Journal Disease Surveilla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突出快、简、新和实用性强的特色,及时准确地向国内外报道传染病疫情及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1-2022年北京某医院15岁及以上住院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变化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黄麦玲李波尚希钰曹玉清...
    427-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BM)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不同特征患者的变化趋势,为今后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202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15岁及以上住院患者中的所有TBM病例(包括确诊、临床诊断、疑似病例),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TBM不同分类、性别、年龄、合并症、并发症及合并其他结核患者占比的变化趋势.结果 住院结核病患者33 807例,TBM为1 176例(3.48%),其中,男性641例(54.51%)、老年人226例(占19.22%)、农牧民438例(占37.24%)、存在合并症患者682例(占57.99%),并发其他结核患者1 060例(占90.14%)、发生并发症患者769例(占65.31%),确诊患者仅190例(占16.16%).TBM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4.76%~2.77%),老年TBM(10.00%~40.22%)、发生并发症(54.00%~67.39%)、合并症(40.00%~82.61%)及确诊TBM(5.00%~25.00%)患者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老年患者占比逐年增高,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率居高不下.因此,应提高对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视程度,加强对结核性脑膜炎合并症及并发症的管理.

    结核病结核性脑膜炎流行病学特征

    2017-2022年山西省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

    白永飞帖萍郑玉华闫昌福...
    43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7-2022年山西省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征和空间聚集性,为其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获取疫情数据,通过描述性研究了解山西省布病的三间分布特征;采用GeoDa 1.8.8软件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2017-2022年山西省共报告布病21 981例,死亡1例,报告发病率介于7.56/10万~13.81/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15/10万.累计报告病例数居前4位的大同(3 238例,14.73%)、晋中(3 225例,14.67%)、朔州(3 087例,14.04%)和临汾市(3 063例,13.93%)共报告布病12 613例,占全省报告病例总数的57.38%;布病发病呈季节性,流行高峰期为3-8月,该时段病例数占66.60%(14 639/21 981);男女性别比为3.38:1(16 958/5 023).布病发病以中老年人为主,40~69岁人群的病例占73.39%(16 131/21 981),职业以农民为主(84.59%,18 594/21 981).全局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2017-2022年布病发病存在空间正自相关(全局Moran'sI值为0.31~0.44,均P<0.001),即存在空间聚集性;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高-高聚集区(热点)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的大同、朔州及忻州市,低-低聚集区(冷点)主要分布在中部的太原、阳泉、吕梁市及东南部的长治及晋城市.结论 2017-2022年山西省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疫情仍然较重,全省布病发病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性,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区域,建议调整布病防控策略与卫生资源,重点地区开展联防联控工作.

    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空间聚集性

    2020-2021年上海市某哨点医院疱疹性咽峡炎流行特征及相关肠道病毒VP1基因特征分析

    李润刘嘉婧吴文成张靖翊...
    439-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0-2021年上海市某哨点医院疱疹性咽峡炎(HA)标本病例信息的流行病学及主要病原体VP1基因特征,为HA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2020-2021年上海市某哨点医院HA病例标本及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开展肠道病毒血清型鉴定,对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VP1基因测序及基因进化、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 155例HA标本中肠道病毒阳性病例95例,3~6岁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最高,占确诊病例的57.90%.柯萨奇病毒(Cox)A组6型、Cox A4分别为2020和2021年引起HA的主要优势血清型,检出率分别为33.70%、29.50%,未发现肠道病毒(EV)71型、CoxA5等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感染病例.基于VP1基因区段,CoxA4、CoxA6、EV71、CoxA10和CoxA16基因型分别为C2 Cluster1、D3、C4a、C、B1b,自HA标本中分离的毒株与我国主要流行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2.60%~96.10%、89.70%~97.00%、92.00%~94.60%、90.70%~97.00%和 92.20%~93.70%,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 92.90%~96.20%、97.20%~99.70%、98.30%~99.30%、91.10%~97.10%和 96.00%~97.10%.结论 2020-2021 年上海市某哨点医院 HA 易感人群以3~6岁学龄前儿童为主;Cox A6、Cox A4是HA的主要血清型;2021年,Cox A4成为引起HA最主要的血清型;所分离肠道病毒与我国优势流行株具有较高同源性.持续开展HA病原谱变化和病毒基因组特征监测对了解病毒传播及防控策略的制定具有参考意义.

    疱疹性咽峡炎肠道病毒VP1基因特征柯萨奇病毒A组4型柯萨奇病毒A组6型

    2019年北京市鼠疫人间疫情应急处置情况分析

    李爽陈艳伟李旭林长缨...
    446-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2019年北京市肺鼠疫疫情的调查及应急处置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类似的重大疫情防控提供经验和建议.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方法对该起肺鼠疫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的情况进行描述,包括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判定、采样检测、感染来源分析研判、隔离圈划定、防控宣传等处置措施.结果 经调查,本起疫情涉及2例肺鼠疫病例,为内蒙古自治区来京就诊病例,居住地位于长爪沙鼠疫源地,初步考虑感染来源与男性病例进行打扫工作时吸入带鼠疫菌的扬尘可能性大,女性病例因照顾男性病例而染病.本起疫情共判定在京密切接触者461例,采取集中隔离9 d并给予预防性给药等措施,及时划定大小隔离圈并进行消毒工作,疫情期间通过多种媒体对公众进行鼠疫防控知识的宣传.疫情发生后对北京市鼠间进行了强化监测,鼠密度低于往常监测周期及周边鼠疫疫源地的鼠密度,捕获的活鼠血清F1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本次疫情发生后,采取隔离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隔离圈划定、消杀等处置措施及时得当,疫情无续发病例.提示北京市面临输入性疫情风险较高,医疗机构的早期识别能力以及疾控部门疫情处置效率是鼠疫等重大疫情防控的关键.

    鼠疫疫情调查疫情处置人间鼠疫

    2021-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田霁月王梦玉彭遥周昶宇...
    451-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获得2021-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中具有不同食品接触暴露程度的人员携带沙门菌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人口学和季节气温等因素的关联性,为健康人群预防沙门菌感染与传播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21-2022年玉林市参加健康体检的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肛拭子样本并进行沙门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采用x2检验和趋势x2检验分析参加健康体检的不同食品暴露程度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沙门菌检出率,采用相关与回归分析不同食品暴露程度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沙门菌检出率与气温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食品暴露程度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沙门菌检出的影响因素.结果 2021-2022年玉林市参加健康体检的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沙门菌检出率为1.86%,按照工种接触食品原料的频繁程度分为3个组,共纳入50 924人.从事食品加工、食品销售和公共服务的3个组沙门菌分离阳性率分别为2.17%、1.71%和1.48%,总体上随接触程度的下降、沙门菌携带率也下降.单因素分析显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沙门菌检出率在性别、年龄、职业、季节因素中存在差异.在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中随着年龄增加,沙门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不同食品暴露程度各组服务人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年龄组和季节是食品加工服务人员沙门菌检出率高的影响因素,高年龄组和季节是食品销售服务人员沙门菌检出率高的影响因素,男性和季节是导致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沙门菌检出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 2021-2022年玉林市参加健康体检的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沙门菌携带率较高,这些人员携带沙门菌在季节分布、人群分布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征.接触食品材料频度高的人群更容易携带沙门菌,是沙门菌从动物养殖和食品进入人群的重要群体,应该继续加强对服务业从业人员尤其食品加工行业人员的健康监测和健康干预,减少病原体自养殖动物和食品进入人群的概率,并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隐患的早期识别与预警.

    沙门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食品暴露程度流行特征影响因素

    台湾乳杆菌Lt259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保护作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赵锐清张舒惟王若诗林晓颖...
    457-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台湾乳杆菌Lt259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通过溶血、明胶酶活性及抗生素敏感性实验评价Lt259的安全性;通过疏水性、自聚集实验评价其肠道定植能力;通过喂食高脂饲料构建大鼠NAFLD模型,灌胃Lt259菌悬液干预8周后,观察大鼠肝脏的病理变化,检测大鼠血脂水平、血清促炎因子及内毒素水平;采用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结果 Lt259无溶血、明胶酶活性,对所测抗生素均敏感,其疏水性与自聚集结果分别为67.00%±5.77%和63.33%±5.77%.Lt259干预改善了 NAFLD大鼠肝脏损伤以及肝功水平(P<0.01);显著降低了 NAFLD大鼠血脂、促炎因子及内毒素浓度(P<0.05);改善了 NAFLD大鼠肠道菌群结构,降低了变形菌门相对丰度(P<0.05),提高了酪氨酸菌属、经黏液真杆菌属、拉克氏梭状芽孢杆菌属及阿克曼菌属等益生菌属丰度,降低了嗜胆菌属等有害菌属丰度.结论 台湾乳杆菌Lt259具有改善NAFLD大鼠肝脏病理改变、脂质沉积、炎症损伤的功效,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紊乱、提升益生菌丰度有关.

    台湾乳杆菌肠道菌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降脂护肝

    大容量天然鸡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

    范佳铭龙丽瑾刘文韬翟康乐...
    46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拟构建大容量天然鸡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用于传染病诊断用抗体筛选.方法 选取未经免疫的5周龄白来航鸡包括普通级别和无特定病原体级别、罗曼鸡、洛岛红鸡、洛岛白鸡和贵妃鸡,每个品种各5只,共30只.从法氏囊中提取总RNA,通过反转录合成c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全套编码抗体可变区的基因序列.通过重叠延伸反应,将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基因连接成为单链抗体.将经过回收并酶切纯化的单链抗体克隆到噬菌体载体上,电转化大肠埃希菌TG1感受态细胞.结果 成功构建库容量达1010的鸡源天然单链抗体库细胞库,噬菌体展示库滴度达1012菌落形成单位/mL以上.随机挑选165个单克隆进行菌落PCR鉴定,转化阳性插入率为96.97%(160/165);随机选取72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抗体互补决定区3碱基序列及长度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构建的抗体库多样性良好.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大容量鸡源天然单链抗体库,为后续从中筛选出具有应用价值的特异性单链抗体奠定了基础.

    鸡源天然抗体库单链抗体噬菌体展示技术

    不同毒力幽门螺杆菌体外感染宿主细胞蛋白质组学分析

    肖瑶王磊张慧芳张依...
    472-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毒力幽门螺杆菌体外感染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的全蛋白表达,以探究菌株毒力相关的致病机制及发现相关蛋白标志物.方法 通过体外细胞感染实验对35株不同临床疾病分离来源的幽门螺杆菌进行毒力测定,筛选出高毒力和低毒力幽门螺杆菌各5株与GES-1贴壁细胞共培养24 h,对感染后的细胞采用超高分辨液质联用系统及非标定量技术进行差异蛋白组学分析.结果 高毒力组有36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与空白对照组间的差异蛋白在数量和差异倍数上均高于低毒力组.筛选出18个潜在的毒力相关标志蛋白.高毒力菌株对GES-1细胞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及核糖体中,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细胞衰变、细胞黏附、氨基酸代谢、RNA降解、蛋白质加工、氧化磷酸化、三磷酸腺苷合成及代谢、呼吸链电子转移及活性氧化学致癌通路.综合生信分析显示,高毒力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刺激胃黏膜上皮细胞内源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增加导致胞内H2O2累积,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及活性氧(ROS)增多,进而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结论 本研究从全蛋白表达层面揭示了幽门螺杆菌毒力相关分子因素,为幽门螺杆菌毒力甄别方法构建提供了分子标识,并为揭示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提供了分子线索.

    幽门螺杆菌人胃黏膜上皮细胞差异蛋白组学毒力活性氧

    全球及主要国家结核病监测系统概述

    商伟静刘民
    481-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核病仍旧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尽管多数国家建立了结核病监测系统,但各国在监测系统建设、管理,数据上报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本研究对世界卫生组织、欧洲、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的结核病监测系统的概况、监测内容、报告流程等进行梳理和分析,旨在为全球及各国家结核病防控及监测系统建设、完善提供参考.

    结核病监测系统预防控制

    本刊常用缩略语

    4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