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7-2022年山西省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征和空间聚集性,为其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获取疫情数据,通过描述性研究了解山西省布病的三间分布特征;采用GeoDa 1.8.8软件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2017-2022年山西省共报告布病21 981例,死亡1例,报告发病率介于7.56/10万~13.81/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15/10万.累计报告病例数居前4位的大同(3 238例,14.73%)、晋中(3 225例,14.67%)、朔州(3 087例,14.04%)和临汾市(3 063例,13.93%)共报告布病12 613例,占全省报告病例总数的57.38%;布病发病呈季节性,流行高峰期为3-8月,该时段病例数占66.60%(14 639/21 981);男女性别比为3.38:1(16 958/5 023).布病发病以中老年人为主,40~69岁人群的病例占73.39%(16 131/21 981),职业以农民为主(84.59%,18 594/21 981).全局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2017-2022年布病发病存在空间正自相关(全局Moran'sI值为0.31~0.44,均P<0.001),即存在空间聚集性;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高-高聚集区(热点)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的大同、朔州及忻州市,低-低聚集区(冷点)主要分布在中部的太原、阳泉、吕梁市及东南部的长治及晋城市.结论 2017-2022年山西省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疫情仍然较重,全省布病发病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性,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区域,建议调整布病防控策略与卫生资源,重点地区开展联防联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