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疾病监测与控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疾病监测与控制
《疾病监测与控制》编辑部
疾病监测与控制

《疾病监测与控制》编辑部

双月刊

1673-9388

010050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战备路邮政支局16号信箱

疾病监测与控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在Stand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刘鑫乔亚娟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在Stand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15例Standford A型AAD术后低氧血症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研究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SBAR沟通模式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生存质量[中华生活质量量表(ChQOL)]、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CP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ChQOL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1.72%(1/58)低于对照组14.04%(8/57),护理满意度98.28%(57/58)高于对照组84.21%(4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沟通模式能促进Standford A型AAD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早日康复,防止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心理状态,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主动脉夹层低氧血症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心理状态生存质量

    基于PMT健康教育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

    汪柳青孙晓王峰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PMT)的健康教育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基于PMT的健康教育,在用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方面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健康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技能、疾病知识等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患者接受PMT模式健康教育,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保护动机理论健康教育消化性溃疡用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

    个体化护理对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肺炎患儿的影响

    霍静宇可莉君王琪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对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患儿依从性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入院接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8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在护理效果、依从性与症状改善情况维度,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有效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中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于肺炎患儿的护理效果和依从性的改善作用明显,有利于疾病症状的控制,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个体化护理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肺炎依从性症状改善

    脊柱微创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理念联合术前体位训练的作用

    李文珠赵建鹏杨勇
    47-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联合术前体位训练在脊柱微创手术围术期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脊柱微创手术治疗的1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5例.两组均接受围术期常规模式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康复理念联合术前体位训练,对各组别不同时间点的护理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长,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SFI评分更高,ODI评分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治疗中和术后舒适度较高,多为0度或 Ⅰ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微创手术患者给予围术期快速康复理念结合术前体位训练干预,可保证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对脊柱功能的纠正效果显著,患者舒适度良好,应用价值较高.

    脊柱微创手术围术期快速康复理念术前体位训练

    多学科团队协作结合FTS护理对腹股沟疝术后患者的影响

    杨萃余秀菊赵磊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对应用多学科团队协作结合FTS(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腹股沟疝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腹股沟疝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0例联合应用多学科团队协作结合FTS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团队协作结合FTS护理用于腹股沟疝术,护理效果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多学科团队协作FTS护理腹股沟疝术疼痛并发症

    赋能理论指导下的行为转变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影响

    赵磊余秀菊杨萃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赋能理论指导下行为转变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用的效果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赋能理论指导下行为转变护理.分析不同护理干预后取得的效果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iper疲乏调查量表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ACT-B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开展赋能理论指导下的行为转变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患者心理弹性提升,癌因性疲乏缓解,生活质量提升.

    乳腺癌根治术行为转变护理赋能理论自我管理心理弹性

    MDT模式联合无缝隙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赵琦朱倩如
    57-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联合无缝隙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每组6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MDT模式联合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应激反应、并发症、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第3天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6.06%(4/66)低于对照组18.18%(12/66)(P<0.05);出院前1天观察组正常R-R间期标准差、左心室射血分数、全程5 min段R-R间期标准差、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97%(64/66)高于对照组83.33%(55/66)(P<0.05).结论 MDT模式联合无缝隙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心脏瓣膜置换术多学科协作无缝隙护理并发症

    专科护士主导下的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影响

    吴宗锋田丽吴宗跃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专科护士主导下的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院治疗的1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专科护士主导下的护理干预,在功能锻炼依从性、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等维度,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数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活动范围、关节功能、关节畸形、疼痛感等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接受专科护士主导模式的护理干预,应用价值较高.

    专科护士护理干预老年髋部骨折功能锻炼依从性并发症

    心脏外科患者术后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原因及护理方法探究

    廖宏帮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心脏外科患者术后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本次研究所有的患者均在手术过程中以及术后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插入双腔主动脉内球囊导管,分别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干预以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心脏外科患者术后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常见原因为术后心功能衰竭、多器官衰竭、血压维持异常等,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发现观察组并发症率相比更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置入时间较长,并在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方面,观察组的各项数据明显较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原因为术后心功能衰竭、多器官衰竭、血压维持异常等,同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

    心脏外科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原因护理方法

    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在缓解产妇负面情绪中的效果评价

    康玉双林美英
    68-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对产妇实施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对缓解其负面情绪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我院就诊的7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单双号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其中比较组38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38例,采用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后负面情绪评分,实验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低于比较组(P<0.05);对比两组疼痛评分,实验组在不同阶段的评分结果低于比较组(P<0.05);对比两组产程时间,实验组短于比较组(P<0.05);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实验组优于比较组(P<0.05);对比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实验组低于比较组(P<0.05);对比两组护理总满意度,实验组高于比较组(P<0.05).结论 通过应用全程导乐助产护理服务,能够让产妇负面情绪得到良好缓解,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提高产妇满意度、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不良妊娠结局产生概率,适合普及与使用.

    全程导乐助产护理负面情绪产程时间不良妊娠结局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