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舰船电子对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舰船电子对抗
舰船电子对抗

周晓群

双月刊

1673-9167

jcdzdk@163.com

0514-87807164

225001

江苏省扬州市204信箱6分箱

舰船电子对抗/Journal Shipboard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主要刊载与海军舰船电子对抗有关的基础理论、科技成果、工程设计和应用以及国内外发展信息,包括ESM、ECM、ECCM、低空反导雷达系统等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器件、新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MobileV3Net的脉冲雷达干扰识别方法

    郭立民鄂璟仪黄文青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电子战的飞速发展,基于数字射频存储器转发的新型干扰层出不穷,如何快速有效地识别这类干扰成为现今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MobileV3Net的脉冲雷达干扰识别研究,使用Mobi-leV3Net作为基本网络框架,添加了动态卷积模块和高效通道注意力模块,实现了自动提取特征的小样本下8类干扰的有效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网络的训练时间大大减少,且在轻量训练样本下依然能保持95%以上的识别准确率,在-10~10 dB下,平均识别率在99%以上,证明该方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更高的准确度,更好的轻量性.

    雷达有源干扰时频域分析卷积神经网络动态卷积

    一种基于射频特征的雷达干扰抑制方法

    蒋伊琳杨耀祖张伟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的发展,针对雷达主瓣的有源干扰已成为电子战的主流.现有的干扰抑制方法较多针对单一的干扰,泛化性较弱.提出先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堆栈式卷积自编码器(SCAE)提取雷达信号的射频特征,再将射频特征应用于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的堆栈式自编码器(SAE),从而实现干扰抑制.最后,通过实际采集的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确定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干扰抑制射频特征卷积神经网络信号重构

    基于干通比的通信对抗系统干扰压制区分析

    彭进先桑苗苗高澜赵超...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通信对抗系统干扰压制能力问题,在干扰方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干通比的干扰压制区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考虑战术运用的地理环境,分析通信链路、干扰链路的传播模型,推导2种传播模型的干扰方程.将干通比引入干扰方程后,建立干扰压制区方程,根据干通比的大小关系,讨论不同情况下的干扰压制区.结合对超短波电台、无人机数据链干扰的典型通信对抗场景开展干扰压制区分析.基于干通比的通信对抗系统干扰压制区分析方法,能够具象化描述干扰压制区和干扰无效区,对于指导通信对抗战术运用效果明显.

    通信对抗干扰方程干信比干通比干扰压制区

    反舰导弹导引头抗干扰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韩晓王晓楠
    24-3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未来海战战场的电磁环境日益复杂.针对此现状,深入剖析复杂电磁环境对反舰导弹作战使用的影响,同时结合当前电子干扰的分类和美军电子干扰系统的发展趋势,简要阐述了反舰导引头所面临的电子干扰及其未来的演变趋势.此外,还对国外反舰导引头的抗干扰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复杂电磁环境下反舰导弹的运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复杂电磁环境电子干扰反舰导引头抗干扰技术

    一种面向高集成有源阵面的相控阵雷达波控系统设计

    程洁何笑东董坤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大规模相控阵雷达天线子阵设计的高集成、多通道和低成本需求,设计了一种波控系统.该波控系统以分级架构的途径,通过单个波控单元对上千个天线单元收发通道参数的单独控制,实现大规模相控阵雷达系统的波控.设计中,波控单元单板集成了数字波控和射频功分功能,使用单片K7系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数据解码、分发和时序控制.通过三维立体叠层装配方式,选择超小型推式(SSMP)盲配互联和小型混装弹性互联的方式,以及光纤实现控制参数的接收和回传,提高了有源阵面的系统集成度,优化了阵面体积和重量.

    相控阵雷达波束控制现场可编程门阵列高集成

    面向联合作战的水下攻防体系建设需求分析

    冯景祥
    36-4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下攻防作战正在从"平台对抗"转向"体系对抗",建设水下攻防体系,实现复杂环境认知、智能指挥控制、有人无人协同、信息综合保障、火力协同打击与作战效能评估的有机综合,是维护海洋权益、保障海洋安全的必由之路.阐述了美海军战略演变,总结了美海上新概念作战模式,分析了联合作战背景下美水下作战体系的发展趋势,牵引出我水下攻防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要素组成,并给出了水下攻防体系的发展建议.

    水下攻防体系指挥控制有人无人协同智能作战

    基于圆循环恒虚警的多雷达信号被动检测方法

    杨婧文张昕雨赵忠凯
    43-4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截获概率(LPI)雷达由于具有发射功率较低的特点,使得雷达侦察接收机接收到的雷达信号信噪比较低,现有的被动检测方法无法有效检测微弱信号.针对此问题,在高斯白噪声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圆循环恒虚警率(CFAR)的多雷达信号被动检测方法,并分别对基于圆循环的单元平均恒虚警率(CA-CFAR)、最大选择恒虚警率(GO-CFAR)、最小选择恒虚警率(SO-CFAR)、有序统计恒虚警率(OS-CFAR)4种检测器的虚警概率与检测概率进行了推导.仿真结果表明,在高斯白噪声背景下,存在一个信号时,基于圆循环的CA-CFAR检测性能最优;存在多个信号时,基于圆循环的CA-CFAR检测性能较差,OS-CFAR检测性能更佳.此外,采用多帧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性能.所提方法复杂度较低且实时性较高,可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数字接收机低信噪比多信号信号检测圆循环恒虚警率

    基于SSA+UKF算法的多船舶无源雷达航迹预测研究

    顾晋晋张永祥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传统船舶雷达对海上单个快速移动目标、多个移动轨迹目标进行探测、跟踪时,存在发现概率低、预测精度差和跟踪难度大等问题,通过配置多个船舶无源雷达进行实时探测,并对接收信息进行有效融合可以显著提升航迹预测的精度.通过对多船舶无源雷达进行建模,利用樽海鞘群算法(SSA)对多船舶航迹状态进行预测,并在寻优中采用UKF对参数估计过程进行适时干预,降低估计值实为局部最优值的概率.通过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完成对海上多个移动目标的航迹预测,且参数估计的精度更高.

    樽海鞘群算法船舶雷达航迹预测无损卡尔曼滤波目标跟踪

    基于FPGA的阵列信号发生方法

    马干军黎仁刚薛城徐思远...
    55-5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数字发生的阵列信号,可以快速方便地开展阵列信号处理系统的测试和验证.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阵列信号发生方法,通过小数延时和整数延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点频和线性调频的阵列信号发生.

    阵列信号发生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基于输入约束与模糊参数的无人艇航迹规划

    褚天仁陈羽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面无人艇在复杂环境下避障成功率低、航行路线非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入约束与参数模糊选择的无人艇航迹规划算法.首先,在动态窗口法的基础上,结合无人艇动力学特性,借鉴速度障碍法对系统输入施加保守约束,严格保证无人艇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然后,利用专家知识库设计模糊参数选择器,使规划系统输入更符合人的操纵习惯.最后,与现有方法相对比,开展综合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输入约束与参数模糊选择的无人艇航迹规划方法在安全避障和最优路线选择方面具有更好的规划性能.

    水面无人艇航迹规划模糊参数选择器输入约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