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舰船电子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舰船电子工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9研究所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
舰船电子工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9研究所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

王小非

月刊

1627-9730

jcdzgc@periodicals.net.cn,jcgc@chinajournal.net.cn

027-87534308027-87534205

430074

武汉市74223信箱《舰船电子工程》编辑部

舰船电子工程/Journal Ship Electronic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所载内容涵盖舰船电子领域各专业学科,读者对象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部队官兵和院校师生。 改版后的《舰船电子工程》将继续秉承"拓展专业、外延船电、突出应用、贴近读者"的办刊方针,办好专栏,办活版面,增强技术性、实用性、可读性,多功能全方位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面站卫通抗干扰辅助阵列馈源天线研究

    罗康王青杨凯李斌...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卫星通信信号弱,其下行链路易受到地面大功率电子设备干扰。论文依据波束形成原理和卫星通信地面站工作场景,提出了最优辅助天线增益分析方法。针对基于卡塞格伦环焦双反射面天线的卫星通信地面站,为实现主瓣抗干扰性能,提出了7单元阵列馈源的设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当干扰偏离主波束1°时,可实现33dB的对消比,信噪比损失小于1。5dB。论文研究可为卫星通信地面站主瓣抗干扰的理论分析和工程实现提供参考。

    卫星通信地面站抗干扰辅助天线阵列馈源波束形成

    基于高阶累积量和BP神经网络的数字调制识别

    陈震峰吴明孙卫华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非合作通信下低信噪比数字调制识别率低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累积量和BP神经网络的调制识别方法。此方法借助二、四、六、八阶累积量构造出T1、T2两种特征值,这两种特征值可以在较低的信噪比下有效地识别2ASK、4ASK、2FSK、4FSK、2PSK、4PSK六种数字调制信号。经过Matlab仿真实验可以得出,当信噪比大于等于-3dB时,六种信号的识别率都可达到100%。

    调制识别高阶累积量神经网络

    三类视距无多径空间信道对通信对抗的影响分析

    石荣谢佳霖胡柱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信与通信对抗攻防双方都十分关注信号在空间信道中的传输特性,这对于对抗效能的影响极其巨大。针对三类视距无多径空间信道中信号传输的衰减特性进行了定量的分析与对比,展现了采用高增益天线定向窄波束互指的通信双方所具有的较强反侦察与抗干扰能力;而且阵列天线波束方向图固定方向置零与自适应调零从理论上为通信收发双方提供了更强的通信电子防御手段。所以为了提升侦察干扰的有效性,通信对抗必然会向分布式协同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对抗博弈的平衡。所揭示的上述技术演变趋势为通信对抗的未来发展规划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广义无线信道视距无多径传输空间信道波束方向图置零通信对抗

    基于FPGA的高精度振动采集传输系统

    李东星荣刚穆克强任勇峰...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某飞行器飞行过程中不同部位振动监测的需求,完成多路振动信号实时采集,论文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高精度振动采集传输系统设计方案。首先设计调理电路,将传感器输出的电荷信号调理至采集范围内。其次,使用模拟开关对14路采集通道进行切换,使用16bit高精度ADC实现模数转换。最后,利用FPGA控制整个采集传输过程,将数字量编帧、打包、缓存,并通过以太网接口将采集数据发送至防护存储器进行数据存储。测试表明,数据可靠性高,在单路采样率为20kSPS、测量范围为±2000g时,振动信号的采集精度可达到±0。5%。

    振动信号FPGA模数转换以太网

    采用流式并行架构处理数据帧的优化方法

    杨成林周勋严新荣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较于其他软硬件平台的高速优势和基于时序的特有控制方式,FPGA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愈发广泛。论文对网口、串口等多业务接口的通信数据帧加密运算的逻辑处理架构进行了分析与优化。优化后的逻辑架构实现了数据帧流式传输、快速并行处理、业务优先级仲裁,以及算法资源动态分配功能。大大减少时间开销,提高逻辑处理模块的运算效率和算力分配的灵活性。文末采用综合仿真的方法验证了该种优化的可行性。

    FPGA流式传输密码算法仲裁资源动态分配

    基于X波段SAR雷达成像算法研究

    王晨阳姚金杰杨小严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像算法对于SAR成像雷达的最终结果有着决定性作用,论文基于X波段的SAR成像雷达基础上,对成像算法的理论进行研究,讨论了成像算法的SAR空间分辨率和多普勒频移,重点分析了成像算法中距离向处理问题、距离徙动处理问题以及方位向处理问题。利用X波段SAR雷达进行了5m具体实物成像结果测试。结果表明:SAR雷达的距离向分辨率和方位向分辨率对雷达成像精度的影响很大;SAR雷达在正侧视的成像精度明显较好,在15°角斜侧视的成像结果不如正侧效果。这是由成像算法的局限性引起的。

    X波段SAR雷达成像算法成像雷达实验

    基于XSIM平台某型雷达数字模型设计与实现

    王学良周文强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美某型舰载雷达使命任务和基本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XSIM平台某型舰载雷达数字模型设计方法,从软件组成、软件部署、软件流程及接口报文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基于XSIM平台雷达数字仿真模型技术实现,并采用动态模型验证方法对数字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数字模型满足要求。

    雷达仿真数字模型接口函数验证

    WRF模式不同微物理方案对一次强降雪的模拟

    洪震宇袁敏李忠堃张云峰...
    90-9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WRF模式对我国青藏高原拉萨及周边地区一次冬季强降雪事件进行高分辨率数值模拟,评估了不同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强降雪事件的模拟能力。结果显示,不同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基本都能模拟出拉萨及周边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降雪的时间演变及降雪量大小,其中模拟效果最好的微物理参数化方案为Goddard 4-ice,其模拟的累积降雪量和站点观测之间的均方根误差为0。33,相关系数为0。92。Ferrier方案对模式模拟的总降雪量较观测偏高,WSM3和WSM5方案模拟值较其他方案明显偏低。

    青藏高原拉萨强降雪事件微物理参数化方案WRF

    决策中心战制胜机理仿真实验分析

    陈鑫李立伟侯立志赵擎天...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决策中心战是以智能化辅助决策为支撑,创新作战样式,快速形成杀伤链的闭合。通过启发式实验,对典型作战样式进行多智能体建模仿真,剖析决策中心战的制胜机理,针对马赛克战是否优于传统平台作战等问题,通过设计作战想定、多智能体建模进行了量化分析,实验统计结果表明并非所有情况下都是能力越分解效能越高,体系效能随着红蓝双方功能分解度的不同而改变,马赛克战在一定情形下具有高效能。得出智能态势感知、任务规划和编排规则是智能单体决策的基础,是决策中心战的关键制胜因素;智能装备的发展须与作战体系兼容;人机协同是具有智能特征的作战体系演进的必由之路。

    决策中心战马赛克战态势感知任务规划编排规则制胜机理

    基于大气散射模型的机场雾图定量化模拟方法

    周睿孟双杰李明邱爽...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雾天低能见度给机场运行安全和运行效率带来了极大威胁,低能见度下的目标识别在监控机场运行并确保其安全和效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机场低能见度图像的获取具有随机性。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气散射模型的机场雾图定量化模拟方法,通过曲线拟合建立大气散射模型中大气散射系数与机场图像能见度的函数映射关系,实现基于能见度对机场雾图进行定量化模拟,利用机场实测数据训练了一个用于机场雾图能见度检测的神经网络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模拟的机场雾图能见度与能见度检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3%,可实现对机场雾图进行定量化模拟,为解决定量能见度的机场雾图获取问题提供参考方案。

    图像加雾大气散射模型曲线拟合能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