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舰船电子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舰船电子工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9研究所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
舰船电子工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9研究所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

王小非

月刊

1627-9730

jcdzgc@periodicals.net.cn,jcgc@chinajournal.net.cn

027-87534308027-87534205

430074

武汉市74223信箱《舰船电子工程》编辑部

舰船电子工程/Journal Ship Electronic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所载内容涵盖舰船电子领域各专业学科,读者对象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部队官兵和院校师生。 改版后的《舰船电子工程》将继续秉承"拓展专业、外延船电、突出应用、贴近读者"的办刊方针,办好专栏,办活版面,增强技术性、实用性、可读性,多功能全方位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DEMATEL和SE-DEA的民航监察员培训效能评价

    唐卫贞于千容成昌浩彭峻德...
    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培训模式,提高监察员的安全监管能力,降低民航各种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岗位胜任能力导向"为核心的培训模式逐步形成。首先基于"一个素质,三个能力"构建初始岗位胜任力模型,然后结合SPSS和AMOS进行指标筛选和模型验证,利用DEMATEL法探究各指标之间的影响关系并改进权重,最后运用SE-DEA法检验目前的培训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构建的岗位胜任力共 15 项指标,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对法治能力和业务能力的影响更大,对胜任力模型影响最大的是业务能力;经过培训,75%的监察员的岗位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达到强化基层安全能力建设的预期,同时说明目前的培训课程设置仍需进一步改进。

    DEMATEL法SE-DEA法权重优化效能评价岗位胜任力

    移动应急电源动态优化调度策略

    王承山黄靖董笑佟吴艳敏...
    164-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含分布式电源的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移动应急电源的移动供电能力和固定式储能装置的临时供电能力,保证多个孤岛区域重要负荷的供电连续性和可靠性。以最大化负荷恢复量以及最小化停电损失为目标构建了移动应急电源的动态优化调度模型。同时,对原有和声搜索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改进自适应搜索和声算法。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提出的改进自适应搜索和声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分布式电源储能极端天气移动应急电源优化调度

    基于AHP的装备试验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陈磊霍烁烁刘镇瑜燕明亮...
    171-174,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质量评估是装备试验数据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论文根据装备试验数据特点,构建了装备试验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AHP与规则库相结合的数据质量评估算法,算法首先通过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建立基于数据质量指标的质量检测规则库,并根据规则进行数据质量评估。通过测试表明,该算法的评价结果客观合理有效。

    数据质量指标体系AHP规则

    基于优势关系粗糙集的导弹保障器材运输决策模型

    单鑫孙媛王
    175-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战时不确定条件下导弹保障器材运输路径优化问题,提出了区间序信息系统上的α-优势度优势关系和该优势关系下的扩展粗糙集模型,进而研究了该优势关系下区间序决策信息系统中的优势规则和区间序决策信息系统上的属性约简,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战时导弹保障器材运输路径优化模型,最后算例给出了模型应用具体流程,通过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可为战时不确定条件下导弹保障器材运输路径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优势度优势关系保障器材区间序粗糙集

    舰船电力系统自组织临界特性分析

    吴京叶志浩张雪妍
    181-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自组织临界理论,以直流潮流为基础,建立了舰船电力系统连锁停电的OPA模型。通过OPA模型模拟了舰船电力系统发生连锁故障的过程并揭示出舰船电力系统发生大停电事故的本质;研究了线路可靠性和线路容量对系统停电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强线路可靠性和提高线路容量有利于系统抵御连锁故障。此外,对比环形舰船电网结构和辐射型舰船电网结构的停电规模分布,从系统自组织临界特性的角度验证环形舰船电网结构可靠性更高。

    舰船电力系统自组织临界直流潮流连锁故障

    关于动态测量误差修正方法的对比分析

    毛廷鎏赵建印耿东吴一乔...
    186-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产品测试过程中,由于测试设备自身误差和测试人员专业素质等因素,导致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普遍做法是将测量误差通过一定的算法手段进行去除。针对当前误差修正方法普遍不适用于动态测量误差修正的缺点,论文研究了基于贝叶斯、灰色模型及卡尔曼滤波的动态误差修正方法,并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应用对比,为选择合理的误差修正模型提供思路,解决测量数据的误差问题。

    误差修正贝叶斯灰色模型卡尔曼滤波

    一种提高稳定平台抗低频扰动能力的控制算法

    马俊安李星洲吴建刚高玉文...
    191-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稳定平台的抗扰动能力,提出了一种跟踪滤波器和平方PI控制器结合的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稳定平台的数学模型;然后,设计了跟踪滤波器和平方PI反馈控制器;最后,对提出的跟踪滤波器和平方PI控制器结合产品实物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较传统的PI控制器,采用跟踪滤波和平方PI结合控制器,系统的低频扰动隔离度提升明显。该控制器已应用于某型稳定平台的研制,经过了充分验证,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导引头稳定平台低频扰动控制算法

    基于多任务神经网络的水下震源定位方法研究

    杨丽燕王黎明韩星程武国强...
    196-199,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水下被动定位算法传感器阵列体积大、布设难、环境失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神经网络的水下震源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仿真浅海声场数据集,利用声信号到达各个测量传感器的相对时间差,结合深度学习方法,在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MTL-CNN(Multi-task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和Attention-UNet结构基础上,设计MTL-Atten-tion-UNet神经网络模型,对水下震源的距离和深度进行联合估计。仿真结果表明:用MTL-Attention-UNet模型对水下震源进行定位的平均绝对误差比MTL-CNN网络模型小,定位性能更好。

    震源定位神经网络平均绝对误差

    机动控位水雷协同定位系统可观测性分析

    蒋平夏中亚李加强
    200-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针对基于测距的机动控位水雷协同定位观测性问题选取了观测方位角作为基本观测量,利用基于线性化模型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可观测性分析,进一步通过观测矩阵的二条件数分析了可观测度。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机动控位水雷的运动特点,最终确定了基于双主节点的协同定位系统方案。

    机动控位水雷水下协同定位可观测性可观测程度

    电阻率各向异性架设场地对水平天线的影响

    谢慧万露岳智彬
    204-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研究了架设场地电导率各向异性,且呈现多维复杂结构时,对水平线天线辐射场的影响。根据可控源电磁法的正演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引入一个复电导率将位移电流计算在内,使用基于规则六面体网格的矢量有限元法,实现了三维各向异性架设场地下,空间任意点的电磁响应数值模拟。通过设计一维电导率各向异性模型,对比了一维解析解算法与论文算法的计算结果,验证了论文方法的准确性。通过设计三维电导率异常体模型,计算了异常体相对于天线不同位置下的电场强度,指出靠近天线两端存在高电阻率异常体有利于水平线天线电磁辐射。

    电阻率各向异性水平线天线三维矢量有限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