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舰船电子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舰船电子工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9研究所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
舰船电子工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9研究所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

王小非

月刊

1627-9730

jcdzgc@periodicals.net.cn,jcgc@chinajournal.net.cn

027-87534308027-87534205

430074

武汉市74223信箱《舰船电子工程》编辑部

舰船电子工程/Journal Ship Electronic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所载内容涵盖舰船电子领域各专业学科,读者对象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部队官兵和院校师生。 改版后的《舰船电子工程》将继续秉承"拓展专业、外延船电、突出应用、贴近读者"的办刊方针,办好专栏,办活版面,增强技术性、实用性、可读性,多功能全方位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随机森林的导弹命中预测与因素分析

    于水游张大利谢岑超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导弹命中预测和因素分析模型,旨在提高导弹命中率并找出影响命中结果的关键因素。该模型应用于实际导弹打击事件的预测,并通过与实际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进一步证明了其在空空导弹发射命中预测工程中的应用潜力。此外,通过对关键因素的合理性分析,为提高装备测试性能水平提供了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随机森林导弹命中预测素Gini指数因素分析

    基于热氧加速老化试验的O型密封圈寿命评估

    黄瀚元周源赖建伟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型水下发射动力装置密封结构中O型密封圈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性能退化规律,准确预测评估其使用寿命。对新品和已经使用老化11年的旧品分别开展恒定温度应力下的热氧老化试验,依据阿伦尼乌斯模型和试验数据建立了密封圈老化程度和时间的老化动力学方程,建立了环境温度和老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在使用环境温度为25℃的前提下,得到新品的使用寿命约为13。7 a,已使用老化11年的旧品的使用寿命约为3。0 a,旧品的实际使用寿命约为 14。0 a。结果表明,试验数据与实际结果较为吻合,该密封圈的实际使用寿命在14a左右,为装备的使用维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O型密封圈贮存寿命热氧老化加速退化试验

    基于长期验潮站信息的潮汐分析模型改进

    赵祥鸿李敏敏孟凡松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基于长期验潮站数据分析结果,利用实际分潮的振幅比和迟角差,在传统的分潮合并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一种新的用于月尺度和年尺度分析的交近点改正方法,目的在于精化潮汐参数的提取,提高短期潮汐分析和预报的精确度。论文给出了合并模型的具体推导过程和计算方法;做了厦门某验潮站548分潮19年的潮汐调和分析,得出相应分潮的调和常数,将选取分潮的振幅比和迟角差用于潮汐短期调和分析;实验验证表明利用新的分潮合并策略进行的潮汐月调和分析和年调和分析得到的调和常数更加接近分潮的长期分析结果,有效提高了潮汐参数的分析精度。

    振幅比迟角差交近点改正验潮站

    飞行试验中的测量设备引导平台构建方法

    陈庆良梁建兴郭云峰
    15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飞行试验任务中,空中飞行目标往往有若干测量设备同时跟踪测量,由于这些测量设备的测量原理、技术性能、实际用途等客观因素不同,其对飞行目标的捕获时间、跟踪状态、测量精度等方面差异很大。针对这些参试设备零散布设、相互之间不相连、数据不交互、信息不共享、相互引导能力差的问题,文中构建了一种用网络将参试设备连接成为一个能够实时共享数据信息的引导平台。平台以网络为基础,主要由设备端、数据库和实时处理端三部分组成,运用数据处理方法实现引导数据平滑剔点、坐标转换、数据融合、延迟外推等功能。该方法实现了各参试设备之间数据信息的交互共享,满足了快速、自动、实时相互引导的任务需求,能够有效增强参试设备的整体时效性。

    飞行试验数据共享信息交互引导平台

    基于浮点计算程序的复合蜕变测试方法研究

    邱舒婷吴诗帆刘春光
    161-164,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IEEE754标准下的浮点数在计算时总是伴随着舍入,增加了浮点计算结果不精确甚至出现异常的可能性,并且在实际应用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设置多高的精度,都无法完全避免浮点计算异常对计算结果的干扰。论文提出用蜕变测试技术来测试遥测数据处理程序中遇到的这种不可测的FPC程序,针对这类FPC程序的特征构造复合蜕变关系来缓解Oracle问题,以此提高浮点计算的准确性,进一步确保软件的可靠性。

    浮点计算FPC程序复合蜕变关系蜕变测试

    一种时域系统响应抵消方法

    王鹤霖肖航邢超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噪声测量系统来说,测量精度是其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在实际情况下,受系统各组成部分响应的影响,系统的宽带发射/接收信号往往会发生畸变,从而影响系统的测量精度。因此,对系统响应抵消方法进行研究十分重要。目前对系统响应抵消的应用较少,常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在频域上对系统响应进行抵消加权实现,具有运算量大、精度低,以及生成信号不连续等问题。为了克服以上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IR滤波器的时域系统响应抵消方法。经仿真验证,与频域系统响应抵消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运算效率和更高的精度,并可生成连续的系统响应抵消信号。

    响应抵消二阶锥规划FIR滤波器

    舰船红外隐身性作战效能评估研究

    叶宗民刘文鹏
    169-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舰船红外隐身性测试评估是研制新型水面舰船,提高其战场生存能力和与敌方作战能力的关键技术之一。舰船红外隐身性分析是通过对比舰船采用红外隐身措施前后的红外辐射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和判断隐身设计的有效性及隐身措施对红外制导导引头探测效果改变的情况。论文针对应用红外隐身技术的舰船红外隐身性作战效能评估的急需,深入分析了舰船红外辐射的机理与海洋背景下舰船红外辐射特征分布规律,通过外场测试经验及仿真计算模型推演,建立了的红外隐身性考核评估的指标模型,对舰船红外隐身效率及隐身作战效能进行了评估,验证了此红外隐身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红外隐身性探测距离指标模型隐身效能

    基于光学测量技术的目标姿态测量方法研究

    乔轶
    175-176,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系统主要用于测量飞行器落入目标点时的姿态信息。论文对两种姿态测量方法进行比较,通过误差分析和实验,证明矩方法在用于提取图像中小目标时可以获取比较精确的姿态测量值。

    矩方法姿态测量目标轴线入射角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建模的水下目标空中磁场特性分析

    冷洁易佳成
    17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利用COMSOL有限元建模软件构建了水中目标磁场模型,并针对不同的距离、航向角、航区和消磁情况对水中目标产生的空中磁场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给出了规律分析结果,为航空磁探设备使用提供一定的指导借鉴。

    COMSOL有限元磁场规律分析

    基于最优小波基选取的遥测振动信号降噪方法

    李振兴刘学刘建男
    181-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飞行器试验遥测振动信号频率内容丰富,小波降噪最优小波基函数难以选取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EMD的最优小波基选取方法。利用EMD将振动信号分解为一系列IMF分量,利用互相关系数和自相关函数判断含噪分量,并以含噪分量离散小波变换系数的香农熵为依据选择最优小波基,以最优小波基分别对含噪IMF分量进行降噪处理,将降噪后IMF分量与其余IMF分量累加获得降噪后信号。仿真和试验数据处理结果证明,基于最优小波基选取的降噪方法与小波降噪、EMD降噪相比,信噪比得到了有效提升,在遥测振动信号预处理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遥测振动信号小波降噪E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