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警察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警察技术
警察技术

陈建南

双月刊

1009-9875

policetech@yahoo.com.cn

010-68773728

100048

北京首都体育馆南路1号

警察技术/Journal Police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网络攻防技术在诈骗网站侦查中的实践

    李铁铮孙海春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涉网诈骗犯罪日益猖獗,此类犯罪目前已成为全国公安机关重点打击的案件类型之一.涉网诈骗犯罪案犯多为团伙作案,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犯罪主体线下实际位置遍布全球,犯罪手段智能化、形式多样且不断翻新.受害群体人数众多,且分布在全国各地,覆盖各个阶层.整体上,此类案件危害范围大,打击犯罪成本高、侦查要求高、电子证据易灭失.主要应用案例,复盘对目标的网络侦查过程,从网络攻防技术角度提出此类案件的侦查、数据固定方法与注意要点,拓展传统的刑侦信息流侦查主线,能够为广大刑事侦查员提供新时期下的涉网案件侦查方法参考.

    网络攻防涉网诈骗网络侦查

    电信网络诈骗侦防平台设计

    李冰单建平曹文琴陆韵...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近年来高发的一种"非接触式"犯罪,犯罪活动涉及面广、产生的信息分散并广泛存在于互联网和手机中,犯罪侦查打击成本高、难度大、效率低.因此,为有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益,公安机关需要通过有效整合公安内部资源和互联网外部资源,分析案件和人员特征,挖掘线索信息,建立预警研判模型,从预警反制和侦查研判两个层面构建有效的侦防体系和应用平台.

    电信网络诈骗侦查研判预警反制侦防平台

    声纹识别辅助电信反诈骗系统研究

    景晓东魏庆凯马杰张国强...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信产业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高速发展,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持续高发,对人民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重大影响.声纹识别是根据语音波形中反映说话人生理和行为特征的语音参数,来识别语音说话者身份的技术.通过录音进行身份核验,建立重点人员声纹库,可加强对用户的保护,同时对诈骗人员进行声纹采集和甄别,预防诈骗的发生.

    电信网络诈骗声纹识别身份验证

    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在电话诈骗识别预警领域的应用

    付立挺董德武夏利松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电信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借助电信网络实施的诈骗活动也日益猖獗.其中以自然人电话诈骗为主要形式的电话诈骗具有诈骗类型多、诈骗成功率高、诈骗危害严重、传统技术手段难治理等特点.针对电话诈骗犯罪,以智能语音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通过连续语音转写技术,将通话语音转成文本内容,再结合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让系统"理解"诈骗分子的"意图",从而自动判定诈骗电话以及受害人受骗程度,具备准确度高、适用面广、漏警率低等优点,能够提供准确率高达95%以上的精准预警.

    电话诈骗人工智能智能语音自然语言理解

    智慧社区数据对社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支撑策略

    薛艺泽王栋任现昌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安部也专门召开会议部署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构建"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整体格局,已成为当前打击防范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研究依托智慧社区建设开展社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首先分析了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的人口特征,然后介绍了智慧社区建设中部署的前端感知设备和采集汇集的人员数据,最后利用智慧社区感知设备和数据在小区进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

    电信网络诈骗智慧社区社区民警人口特征

    聚焦实战淬炼精兵以智慧新刑技推动反诈能力再提升专访北京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副总队长刘力

    北京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
    28-30页

    基于行政区划的频率复用研究

    杨万里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基于行政区划的"五色猜想",解决有限频率资源下的同频同播网和移动站频率复用:中国地级行政区域可以用五种颜色进行填充,使得相邻的地市间颜色不同.通过验证,"五色猜想"可以保证相邻的两个区域使用不同的频率,满足频率复用站及复用区域无同频干扰,共信道抑制≥-12dB.

    同频同播网移动站频率复用五色猜想

    数据标签技术在治安人员管控中的应用研究

    陆轶贺波涛李巍郝俊瑞...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金盾工程"为载体的公安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公安机关积累了海量的业务数据,治安作为数据来源最多、数据类型最杂的业务部门,简单的数据查询和罗列已不能满足新时期治安防控需求,传统治安防控模式须向预测、预警模式转型.数据标签技术作为数据深入挖掘的有效手段,能将业务数据转化为量化的特征和标签,提高数据的质量和价值,为人工智能算法在治安防控领域的落地应用奠定了基础,未来可能在人员管控、犯罪预测等方面产生更大的效能.

    数据标签治安防控模式转型标签体系

    自然语言处理在警情智能分析中的应用

    章磊王攀何芬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警情特征提取主要依赖人工识别、手动提取,警情串并、分析应用缺乏智能化的手段,效率低,工作强度大.紧密围绕警情文本数据特征,深入研究110警情特点,提出了线索、要素、行为、场景、组织、地点六大110警情关键特征,并引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对警情六大关键特征进行识别提取.在提取警情六大关键特征后,以关键特征为桥梁,构建警情之间的关联关系,以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手段,构建历史警情的知识图谱,进行相关警情串并分析和异常预警,辅助指挥决策.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完善警情关键特征的多维要素提取能力,提升警情串并和分析效果.

    警情分析自然语言处理警情串并警情分类突发词

    一种网证在个人信息授权中的应用方法

    吕占斌颜挺王铁男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互联网上存在的个人身份信息泄露、数据授权方式不可靠和各机构对用户数据使用不规范导致的用户数据被滥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证的个人信息授权方法.该方法可使终端用户能够自主、便捷地完成对本人数据的授权分享,使用网证实现个人真实身份认证,增强了数据授权过程的安全与可信程度,利于预防个人数据的滥用和泄露问题.通过与当前其他授权方案比较,所提方法确保了数据授权者为数据所有者本人,保证了用户数据的授权和使用更加安全可靠,身份认证过程中用户隐私也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网证CTID个人信息授权数据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