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舰船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舰船科学技术
舰船科学技术

张培元

月刊

1672-7649

JCKXJS@shipol.com.cn

010-64831773-810

100192

北京市朝阳区双泉堡甲2号

舰船科学技术/Journal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62年,是中国舰船科技领域唯一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促进中国舰船领域的学术与技术交流,推动舰船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舰船科技人员提供学术讨论与技术交流的园地。本刊的专业性、学术性、技术性和导向性强。主要刊登中国舰船领域和相关行业的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方面的论文。选题范围包括舰船理论研究、舰船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舰船系统工程以及与舰船相关的内容。作者为参加我国舰船研制工作、实践经验丰富、直接从事产品设计、课题研究和情报研究工作的专家及业务骨干,从事海军装备工作的科研人员,相关院所的学科带头人以及大专院校的教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等。本刊的读者为船舶及相关行业的各级领导、专家、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对船舶科技感兴趣的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型新能源电动船舶电池快速充电控制方法

    熊宇曹辉李刚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池动力输出的持久性和稳定性,会影响大型新能源电动船舶的航行状态,因此,研究一种电池快速充电控制方法.结合实际充放电数据以及循环工况拟合结果,构建大型新能源电动船舶电池等效电路,分析电池的运行状态以及输出情况;通过确定电池快速充电控制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将目标函数输入模糊控制器中,分析目标函数对于电池电压的影响,在模糊规则清晰化处理后计算目标函数.通过改进布谷鸟算法进行计算结果寻优,获取最佳的控制结果.测试结果显示,在瞬态响应和负载动态响应2种运行工况下,该方法可以有效完成电池充电控制,使充电输出电压最大程度地接近理想输出电压,保证电流处于允许的持续充电最大电流范围内.

    新能源电动船舶电池快速充电控制方法等效电路目标函数

    基于海试数据的水声信号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性能分析

    李智忠徐仲恩郭启超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验证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的实际应用,本文研究了基于海试数据的不同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的性能,对比分析CBF算法、MVDR算法、MUSIC算法的优缺点,总结了各算法适用条件及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声呐的实际应用中,CBF算法更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目标数量较少的方位探测;MUSIC算法更适用于实时性要求不高、目标数量较多、目标数量已知的方位探测;MVDR算法更适用于实时性要求不高、目标数量较多、目标数量未知的方位探测.

    自适应波束形成MUSIC算法MVDR算法海试数据

    基于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的雾天船舶航线快速辨识

    杨喜旺黄晋英
    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雷达所处环境噪声较大,船舶航线辨识困难,为解决该问题,提出基于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的雾天船舶航线快速辨识方法.采用信号累积增强算法增强雾天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利用改进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去噪处理增强后的回波信号,结合回波信号通过最小类内方差获取得到船舶航线和水面最佳分割阈值,提取船舶航线特征点.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法拟合船舶航线特征点,完成雾天船舶航线辨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应用后激光雷达回波信号更平滑,输出信噪比更高,均方根误差更低,船舶航线辨识准确率更理想.

    激光雷达回波信号船舶航线辨识回波信号累积增强经验模态分解特征提取

    船舶导航雷达临近空间低动态目标跟踪方法

    王群朋沙正荣何坤张兆冉...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保障海域船舶航行安全,提出船舶导航雷达临近空间低动态目标跟踪方法.利用船舶导航雷达探测临近空间低动态目标,获取量测点迹数据,分析低动态飞行器运动对其量测值的影响,根据最小二乘滤波原理,设计基于衰减记忆的最小二乘滤波器,将量测点迹数据转换到雷达直角坐标系上,根据衰减记忆选择量测点迹数据,将其作为基于衰减记忆的最小二乘滤波器的输入数据,确定低动态目标跟踪轨迹坐标,再将其转换到雷达极坐标系上,实现临近空间低动态目标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匀速、匀加速运动下临近空间低动态目标跟踪,跟踪轨迹与实际航迹基本重合,其在X、Y、Z方向上的距离均方根误差远低于量测数据均方根误差.

    导航雷达临近空间目标跟踪最小二乘滤波衰减记忆坐标转换

    基于改进Cascade R-CNN算法的船舶目标检测方法

    杨镇宇石刘
    14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实际场景下船舶目标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本文在Cascade R-CNN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船舶目标检测方法Boat R-CNN.Boat R-CNN使用带自注意力机制的Swin-Transformer Tiny网络提取图像特征,使用Soft-NMS非极大值抑制方法提升候选框过滤精度,使用Smooth_L1损失函数加速模型收敛并减少梯度爆炸情况,使用CIOU边界框回归损失提高候选框回归质量,并针对船舶目标的形状特征优化锚框的长宽比,提高锚框的生成质量.实验结果表明,Boat R-CNN算法的精度相比原版Cascade R-CNN算法提高了 21.8%,相比主流Faster R-CNN算法提高了 30.3%,有效提升了实际场景下的船舶目标检测精度.

    船舶目标检测深度学习CascadeR-CNNSwinTransformer

    基于PHAST的苯海上运输船泄漏模拟分析

    金浩王吉武郑云亮吉洪文...
    150-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预防苯海上运输中的泄漏安全事故,利用PHAST软件,以苯海上运输船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泄漏孔径、风速对苯泄漏后的扩散距离及泄漏导致的池火、闪火、喷射火与超压爆炸范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事故发生后,云团泄漏扩散距离、喷射火辐射影响半径及爆炸超压影响半径与泄漏孔径尺寸成正比,泄漏扩散距离、爆炸超压影响半径与风速成反比.浓度100×106以及风速3m/s下,泄漏孔径由25 mm增加到时75 mm,顺风扩散最大距离扩大了近4倍,云团最大单侧宽度增加了3倍.风速越小,越不利于苯的扩散,使得安全距离较远,且超压半径较大,风险较高.

    海上运输泄漏扩散距离爆炸范围

    大型船舶加筋板结构焊接裂纹在线检测研究

    宋敏霞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船舶加筋板结构焊接若出现裂纹,会降低加筋板结构强度,为船舶航行安全带来不可预估的风险,为此研究大型船舶加筋板结构焊接裂纹在线检测方法.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依据船舶加筋板结构参数,对加筋板结构焊接裂纹模态进行模拟,获取大型船舶加筋板结构焊接裂纹模态,依据该模态,使用改进连续小波分解方式从加筋板结构焊接裂纹模态中获取裂纹对应的小波系数,通过获取裂纹模态小波系数突变点,依据该突变点得到加筋板结构焊接裂纹深度、长度、宽度等在线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获取船舶加筋板结构焊接裂纹模态,并依据该模态在线检测到船舶加筋板结构焊接裂纹的长度、宽度等,应用效果较佳.

    大型船舶加筋板结构焊接裂纹在线检测振动模态小波变换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舰船模型三维重建方法

    王玉孙红娟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舰船模型三维重建的完整性以及细节程度,提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舰船模型三维重建方法.基于双目立体视觉计算全局舰船目标点云坐标,生成舰船全局的三维点云数据;多视角点云配准方法对该数据进行配准后,输入多尺度特征递归卷积的稠密点云重建网络模型中,通过该模型生成舰船模型三维深度图,在此基础上,利用运动结构法完成舰船深度图中的三维曲线重建,对舰船模型进行颜色渲染,输出舰船模型三维重建结果.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完成不同图像之间对应点的可靠匹配,确定各点的坐标位置;三维重建后模型的空间偏差均在0.015以下;能够较好地完成舰船结构的重建,重建后舰船模型的完整性较好,清晰呈现舰船的结构细节.

    计算机视觉舰船模型三维重建多视角颜色渲染三维曲线重建

    3D打印技术在舰船管系三维建模设计中的应用

    王晓橹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复杂结构舰船管系的设计灵活性,研究3D打印技术在舰船管系三维建模设计中的应用.利用CAD软件建立舰船管系的二维模型,依据舰船管系三角面片的交线段,确定舰船管系的点、线、面关系,将其转换为舰船管系三维模型.将舰船管系三维模型,导入切片软件中,利用切片引擎运行3D打印切片引擎增强处理算法,切片处理舰船管系三维模型,输出舰船管系三维模型的Gcode代码文件.将Gcode代码导入3D打印机,采用Z字填充法填充舰船管系3D打印材料,实现舰船管系模型的3D打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精准打印舰船管系三维模型,打印结果的尺寸偏差小,提升了舰船管系设计的灵活性.

    3D打印技术舰船管系三维建模设计三角面片切片引擎Z字填充法

    基于大数据统计的船舶通信网络流量估计数学模型设计

    宁滔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估计船舶通信网络流量,可以更好地了解网络性能,有助于优化网络配置,提高船舶通信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确保船舶航行过程中的通信畅通.为此,设计基于大数据统计的船舶通信网络流量估计数学模型,以提升网络流量估计效果.利用C-C算法计算船舶通信网络流量的延迟时间,通过G-P算法计算船舶通信网络流量的嵌入维数;依据延迟时间与嵌入维数,转换原始船舶通信网络流量时间序列数据,得到多维船舶通信网络流量时间序列数据;利用Map机制为各节点上的极限学习机分配数据子集,建立船舶通信网络流量估计数学模型;通过Reduce机制,汇总全部网络流量估计数学模型,得到最终的网络流量估计结果.实验证明,该模型可有效确定延时时间与嵌入维数,分别为5 min与6维;该模型可精准估计船舶通信网络流量.

    大数据统计船舶通信网络流量估计数学模型延迟时间嵌入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