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今传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今传媒
今传媒

月刊

1672-8122

jcmxsb@126.com

029-88820311 88820312

710068

西安市129号信箱

今传媒/Journal Today's Mass MediaCHSSCD
查看更多>>《今传媒》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今传媒杂志社主办的一份传媒行业的综合性理论期刊。《今传媒》前身《报刊之友》创刊于1992年,2003年更名为《今传媒》,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龙源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人民日报网络中心中文电子全文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评价理论视域下"生命共同体"语篇态度资源的积极话语分析

    孙千惠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展现方式之一,而外交话语是国际社会了解国家理念的便捷途径之一。本研究筛选整理了2021-2022 年我国领导人在国际会议上关于自然生态的讲话语篇,基于评价理论视角下态度系统资源,对语篇进行积极话语分析,探究我国围绕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所做出的努力,旨在为话语分析等相关理论应用和国家形象研究提供一定借鉴。研究发现,语篇的态度资源分布和表达有效构建了一个坚持和谐共生理念、敬畏自然、可信可靠、主动作为、责任感强、合作共赢、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生态形象。

    评价理论积极话语分析生命共同体国家形象态度资源

    国际传播视角下讲好"西藏故事"的实践路径思考——以西藏新闻奖获奖国际报道为例

    王倩倩袁爱中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构建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中,西藏的对外传播不仅关系到西藏民族地区的形象建设,更在整体层面上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国家形象。近年来,西藏地方各级媒体立足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在对外宣传中精准发力、以事实为基准,致力于讲好西藏和西藏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本文以西藏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国际报道为例,分析了讲好"西藏故事"的故事题材,并基于国际传播视角探讨了对外讲好"西藏故事"的实践路径,旨在为提高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作出新贡献。

    国际传播西藏故事西藏新闻奖

    网络文学赋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逻辑理路

    潘捷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网络文学视角,研究网络文学在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中的表现,提出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呈现阶段,网络文学可以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提供合适载体;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接受阶段,网络文学可以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匹配良好形式;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消化阶段,网络文学可以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筑牢思想基础。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网络文学

    传统戏曲抖音传播效果研究——基于五类传统戏剧的NVivo分析

    罗娟司思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抖音非遗戏剧报告中备受欢迎的五类传统戏剧(黄梅戏、京剧、越剧、豫剧和秦腔)为研究对象,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对五类传统戏剧 250 个抖音短视频的点赞数、收藏数和评论数进行采样和整理,并从认知、态度和行动层面对5000 个有效评论文本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五类传统戏剧短视频在抖音拥有很高的热度,并获得了大量的正向反馈,但是仍要拓宽传播渠道,进而优化传播效果。

    传统戏剧短视频抖音传播效果NVivo

    算法≠算计:数字技术下短视频的工业化生产探究——以抖音短视频为例

    张娇娇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的触达率越来越高,人们高度依赖技术提供各种便利,短视频平台的内容创作逐渐表现出一种工业化生产现象,部分用户借此实现流量变现的目的。本文以抖音短视频为例,结合案例阐述了数字技术与工业化生产的逻辑关联,对抖音短视频中内容创作的工业化生产现象及其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寻找规避短视频平台工业化生产模式的策略,旨在探究数字技术下短视频平台的工业化内容生产逻辑,并对算法权利进行反思。

    数字技术短视频工业化生产算法

    新技术赋能有声读物的发展路径研究——以喜马拉雅FM为例

    蒋娅茹傅乃芹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有声读物相关理论以及我国有声读物的发展困境进行了概述,同时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了5G、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有声读物在产品生成、版权保护、商业变现以及产业架构方面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并基于新技术功能战略探讨了本土有声读物的发展路径,旨在优化有声读物的发展路径,实现技术平台双效发展。

    新技术有声读物路径创新喜马拉雅FM

    融媒时代教育新闻宣传策划的"破圈"之路

    薛雨桐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媒体时代下,媒体体制机制、传播渠道、传播方式及内容不断变革,教育新闻宣传在策划阶段下好"先手棋"对优化传播效果十分关键。本文通过对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教育新闻宣传的环境特点、工作特点进行分析,从内容策划、传播策划、渠道策划三个方面探析强化教育宣传策划、助力教育声音破圈传播的有效路径,旨在为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者提供宣传策划参考。

    教育新闻宣传策划破圈传播

    使用、扩散、狂欢:ChattGPT的用户特征及使用动机分析

    赵露露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ChatGPT能够辅助或取代用户生成文本内容,因此在信息行为研究领域备受关注。本文基于使用、扩散、狂欢三个阶段深入探讨了ChatGPT的用户特征及使用动机,依据用户基于任务、社交和娱乐的动机进行媒介接触和使用,阐明了ChatGPT的用户具备高自我效能、高技术接受度和高独特性需求的特征,旨在加深人们对智能传播时代人机关系的理解,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

    ChatGPT用户特征使用行为

    智媒技术背景下个体行为"5W1H"分析

    纪啸轩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聚焦智媒技术蓬勃发展下的个体行为发生逻辑,观察个体行为在新媒介技术下与传统的社会化规训中的演变,从行为发生的时间与地点、自我关系认知、心理动机、具体的行为与其发生方式等不同维度出发,对智媒技术下个体行为"5 W1 H"进行了分析,指出当下的个体个性行为是在媒介技术逻辑下带有一定规训性质的主动意识表达,由此提出智媒技术对于个性化行为增强与放大的同时,也必须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会化,这样才能使二者朝着多元与包容的方向发展,寻求和谐的共生关系。

    智媒技术个人化社会化

    运动员媒介形象的建构研究——以广东工业大学男篮为例

    郭宁博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动员作为公众人物,在公众面前展现出来的形象更多是媒介对其刻画和建构后的结果。媒介对运动员形象进行全方位建构所产生的效果,除了宣传运动员之外,还能够为媒介宣传赋予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核。在广东工业大学男篮夺冠CUBAL的背景下,各家媒体纷纷利用自身优势建构其媒介形象,并从符号化、情绪化、标杆化三个框架出发,最大程度地发掘其传播价值,产生了良好的建构效果。本文以广东工业大学男篮为研究对象,从媒体分类视角和受众传播理论两个方面分析其媒介形象的建构过程,并进一步探讨在此建构过程中媒介建构方式与以往相比的创新之处。

    运动员媒介形象媒介建构广工男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