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今传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今传媒
今传媒

月刊

1672-8122

jcmxsb@126.com

029-88820311 88820312

710068

西安市129号信箱

今传媒/Journal Today's Mass MediaCHSSCD
查看更多>>《今传媒》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今传媒杂志社主办的一份传媒行业的综合性理论期刊。《今传媒》前身《报刊之友》创刊于1992年,2003年更名为《今传媒》,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龙源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人民日报网络中心中文电子全文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温暖现实主义"视域下王宝强创作精神对未来电影创作的启示——以电影《八角笼中》为例

    刘祚泓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宝强执导的第二部作品《八角笼中》在 2023 年暑期档正式全国公映,获得票房与口碑双丰收。本文在"温暖现实主义"视域下总结王宝强独特的个人艺术创作风格,深度剖析其演艺经历,探讨其表演风格如何影响导演创作的表达,并分析王宝强在表演与导演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以及他对待观众的态度,探究其创作精神如何应用于影视作品生产,旨在探索新一代电影人未来创作的可行之路。

    王宝强《八角笼中》温暖现实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传播优化研究

    杨晓军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价值,分析其传播意义,提出优化传播形式、运用信息技术、拓展传播渠道等优化策略,旨在深入阐述和拓展这一时代主题,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传播效果。

    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

    安徽红色文化空间建设及其提升路径

    陶荣婷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红色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地方红色文化,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一环。安徽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红色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安徽红色文化空间建设的概况,分析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利用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化安徽红色文化空间建设,创新传播方式,旨在为构建安徽红色叙事体系、讲好"红色安徽"故事、弘扬安徽革命精神提供参考。

    安徽红色文化空间建构提升路径

    情感参与和位置叙事:增强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应用

    纪晓宇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索了增强现实(AR)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考察了个体文化遗产情感参与的创新实践,并阐述了AR技术如何通过全感官交互、活态化呈现和跨时代传承,加深群众与文化遗产的情感连结和价值认同,旨在为保护和传播文化遗产开辟新的路径,促进跨世代的文化理解和传承。

    增强现实文化遗产群众参与位置叙事数字技术

    国内星级酒店对外翻译传播的创新性路径探索——基于翻译修辞视角

    李孟欣陈隽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2024 年《福布斯旅游指南》在榜酒店的官网文本,对中外酒店的宣介文本进行修辞对比,从翻译修辞视角提出我国酒店产业"走出去"的实践翻译策略,旨在为提高国内酒店对外翻译传播的译文质量,为我国旅游强国国际形象建设提供借鉴。

    酒店对外翻译传播修辞对比翻译策略

    中国家庭结构变迁中家庭视频监控的作用

    曹根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家庭视频监控使用数量的上升和用户对其使用功能的期待,家庭视频监控逐渐有了媒介化的发展倾向。本文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家庭结构变迁中产生的人口分离、规模缩小、空巢家庭、单亲家庭等社会焦点问题,发现家庭视频监控能够通过在线陪伴、远程守护和情感寄托等方式满足家庭内部成员的心理需求,加深受众对适应性媒介技术的依赖和信任程度,并从中得出家庭视频监控的流行与中国家庭结构变迁趋势相互适应的结论。

    家庭结构视频监控媒介化

    新媒介时代城市咖啡馆空间的传播实践研究——基于"阈限性"的视角

    杜晞维张淼儿刘晴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与市民休闲场所,咖啡馆编织着多种传播实践与关系网络。在新媒介时代下,随着移动互联网、手机等媒介技术的介入,咖啡馆空间拥有了更为丰富的传播意涵。如何重新理解咖啡馆内的空间传播实践,成为现实生活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阈限性"这一理论概念,从结构性阈限空间、周期性阈限空间、情境性阈限空间三个维度出发,对咖啡馆空间中行动主体构成社会交往与传播过程进行了考察,旨在进一步理解公共空间与传播行为的互构关系,丰富当下媒介空间研究的社会与文化意涵。

    城市咖啡馆阈限性空间传播媒介技术

    基于游戏化的博物馆信息动态可视化设计研究——以张大千博物馆为例

    张玉萍徐庭焕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游戏化手段不仅有利于调动用户获取信息的积极性,也对信息的动态呈现与传播效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立足当下的博物馆呈现环境,以DMC金字塔为依托,分析游戏化与信息动态可视化结合的优势,详细探讨了游戏化介入博物馆信息动态可视化的设计流程,并以张大千博物馆为例、以青少年群体为受众进行设计实践,旨在以游戏化为媒介推动博物馆信息的多元化传播,为博物馆信息动态可视化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信息动态可视化博物馆文化DMC金字塔结构张大千

    抖音西藏旅行类短视频祛魅与复魅分析

    杨一鸣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抖音短视频的蓬勃发展,大量西藏旅行短视频激发了受众对西藏神秘、圣洁的向往。本文基于媒介祛魅与复魅视角,探讨抖音西藏旅行类短视频对受众祛魅与复魅的机制,从传播内容、形式、主体三方面研究抖音短视频发挥的祛魅作用,继而从社交货币现象、内容同质化两个角度分析抖音短视频为西藏旅行复魅的方式,旨在为抖音西藏旅行类短视频博主的创作提供参考。

    祛魅复魅抖音短视频西藏旅行

    新文科理念下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进路"

    张晓凤葛涛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新文科"建设从使命、理念、内容、导向以及目标上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基于新文科建设理念,探讨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广告学专业要"以'多维需求'为使命、以'协同育人'为理念、以'学科融合'为内容、以'思政育人'为导向、以'五育并举'为目标",推进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创新。

    新文科多维需求协同育人学科融合思政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