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畜生态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畜生态学报
家畜生态学报

陈玉林

月刊

1673-1182

jcst@x263.net

029-87091130

712100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家畜生态学报/Journal Acta Ecologae Animalis Domasti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业林科技大学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畜牧类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作为全国性的学术类核心期刊,已被国家科委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8家收录为源期刊。主要刊登动物环境生理、环境营养、繁殖生态、行为生态、遗传生态、疾病生态、系统生态、以及畜牧生产密切相关的畜牧场工艺设计、畜牧场环境控制、环境检测与评价、畜牧场环境保护、农牧业生态系统设计与评价和畜牧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发面的研究论文、西部论谈、科学试验、观察分析、管理者阅读。适合农林院校师生、畜牧兽医及生态工作者和畜牧业者、管理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蒙古地区规模化奶牛场主要疾病发生规律分析

    邵凯刘磊武超贾浩滨...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奶牛疾病随月份的发生规律,收集了内蒙古41个规模化牧场18万头次青年牛、成母牛的疾病发病率、治愈率数据,把月份作为自变量,牧场作为重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年牛、成母牛的发病率和治愈率,以及产后真胃移位发病率均不受月份的影响(P>0.05);乳房炎、胎衣不下和酮病发病率随月份变化显著,发病率在夏季较高、春季较低(P<0.05);蹄病发病率随月份变化显著,发病率在秋季最高、春季最低(P<0.05);产后瘫痪发病率随月份变化显著,发病率在冬季最高,其他季节较低(P<0.05).综合上述结果,奶牛疾病发病率随月份有明显变化,牧场应建立主要疾病的季节性防控机制,制定完备的冷热应激预防措施和管理措施,针对性降低疾病发生率.

    奶牛月份发病率规律

    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的成本收益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实证分析

    夏飞龙贾雁岭孙强杨馨...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不同生猪养殖模式的盈利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对于生猪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保障猪肉有效供应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2009-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不同养殖模式的成分收益进行分析,并利用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不同生猪养殖模式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及分解.结果发现:规模养殖模式具有成本比较优势,规模养殖利润高于散养,呈现周期性波动,且散养模式波动最大.不同养殖模式的全要素生产率都表现为略微提升,这主要是由于技术变化的改善,且技术效率却呈现总体下降的特征,其下降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双拖累作用所致.基于此,提出了规模化养殖、政策补贴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建议.

    生猪养殖规模全要素生产率成本收益DEA-Malmquist模型

    山东家禽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

    王昆张怡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综合评价模型对2012年-2020年山东省家禽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进行综合评价,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①家禽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都呈上升趋势,发展态势良好.2017-2020年家禽产业的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加上养殖过程中废弃物处理存在许多不足,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致使生态环境与家禽产业经济呈现出反向变动关系.②2012-2020年家禽产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影响强度很高,耦合度都在0.9以上.③2015-2020年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呈上升态势,逐渐向协同发展推进;但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不高,2020年两大系统还处在濒临失调状态.综上,要在注重家禽产业的发展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推进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

    家禽产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

    抗菌肽对断奶仔猪肠道发育和健康的影响

    骆东梅谭家健李再山杨大盛...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断奶容易引发仔猪的应激反应,破坏肠道完整性,降低消化吸收能力,增加肠道氧化应激和对疾病的敏感性.改善仔猪肠道发育和健康对提高断奶仔猪营养物质消化能力和抗病性至关重要.饲粮添加抗菌肽是提高断奶仔猪肠道发育和健康的一种有效措施.论文概述了早期断奶对仔猪肠道健康的影响以及抗菌肽对断奶仔猪肠道发育和健康的调控作用,为解决生产中仔猪断奶应激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抗菌肽肠道发育肠道健康断奶仔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