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畜生态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畜生态学报
家畜生态学报

陈玉林

月刊

1673-1182

jcst@x263.net

029-87091130

712100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家畜生态学报/Journal Acta Ecologae Animalis Domasti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业林科技大学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畜牧类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作为全国性的学术类核心期刊,已被国家科委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8家收录为源期刊。主要刊登动物环境生理、环境营养、繁殖生态、行为生态、遗传生态、疾病生态、系统生态、以及畜牧生产密切相关的畜牧场工艺设计、畜牧场环境控制、环境检测与评价、畜牧场环境保护、农牧业生态系统设计与评价和畜牧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发面的研究论文、西部论谈、科学试验、观察分析、管理者阅读。适合农林院校师生、畜牧兽医及生态工作者和畜牧业者、管理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绒山羊角蛋白关联蛋白基因家族研究进展

    何兆华罗玉柱王继卿胡江...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羊绒是绒山羊的主要产品,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绒山羊产业的经济效益.角蛋白关联蛋白(KAP)作为羊绒纤维的主要结构蛋白之一,对绒毛的物理特性起着决定性作用.角蛋白关联蛋白基因家族(KRTAPs)编码KAPs,解析该基因家族成员的结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对了解羊绒性状的形成、发育和遗传改良意义重大.该文综述了山羊KRTAPs基因的种类、染色体定位、核苷酸多态性与组织表达及其对羊绒性状的影响等方面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角蛋白关联蛋白绒山羊羊绒基因家族

    动物脂肪肝模型构建研究进展

    王译彬刘瑞刘南南杨小军...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脂肪肝类疾病不仅危害人类健康,也严重影响畜禽养殖经济效益.据统计中国成年人的脂肪肝患病率介于12.5%与35.4%之间;同时,脂肪肝综合征在蛋鸡产蛋高峰期和反刍动物围产期较为常见,给养殖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脂肪肝的发展阶段可分为简单的脂肪变性、脂肪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作为一种异质性疾病,脂肪肝不同阶段之间的演变过程和具体的发病机理尚未研究清晰.研究者从体内、体外利用不同方式构建脂肪肝模型以研究其发病机制,寻找预防和治疗的方法.该文主要从日粮诱导、基因编辑、药物干预、混合诱导等方面概述了常见的体内、外脂肪肝模型构建方式,并在模型构建方法、周期、症状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以期为脂肪肝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脂肪肝日粮诱导基因编辑药物干预细胞模型

    ZBED6基因敲除猪脾脏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

    赵海东陈平博韦燕佩邬明丽...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ZBED6基因作为一个重要的瘦肉型猪育种分子靶点已经在基因编辑育种工作中获得了一定效果,但基因编辑猪免疫机能是否存在缺陷尚需科学研究支持.该研究收集了ZBED6-SKO和WT猪脾脏组织并结合转录组测序技术,发掘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了每个样本超过6 Gb的数据,数据比对显示比对率均高于90%,能够满足后续分析需要.以TPM为单位,获得表达具有显著差异的基因集(FDR<0.05,FC>2),发现在ZBED6-SKO组和 WT组之间仅存在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个基因上调,4个基因下调,分别为IL4R、DCAKD、FAM91A1、ZNF140、ATP6V1D、ENDOV、ZNF333、PLOD2、R-SSC-211859.同时在 GO 聚类、KEGG聚类和KOG聚类当中均未获得显著富集的相关基因集.数据表明在进行基因编辑操作之后,ZBED6-SKO猪的脾脏免疫功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该研究首次通过对ZBED6基因敲除猪脾脏组织进行基因表达水平的探究,发现在基因编辑操作后获得的动物体在脾脏免疫机能上与野生型不存在较高水平的差异,并未发现ZBED6基因敲除猪脾脏免疫缺陷相关证据,关于基因编辑猪免疫缺陷的背后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明.

    ZBED6基因编辑猪脾脏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

    添加乳酸菌对残次苹果和小麦秸秆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艾琪郭睿陈亚飞苏华维...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添加乳酸菌对残次苹果和小麦秸秆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及其适宜的混合比例,将残次苹果和小麦秸秆分别按照质量比0 ∶ 1、1 ∶ 9、3∶ 7、5∶5、7∶ 3、9∶ 1进行混合,共计6个处理,按此比例添加1×106 CFU/g的乳酸菌组成另外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青贮90 d后对青贮饲料进行感官评定和实验室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添加残次苹果能显著提高混贮饲料的粗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P<0.05);混合青贮饲料中的乳酸、乙酸含量随着残次苹果添加量的增多而增加,丁酸和氨态氮/总氮含量随着残次苹果添加量的增多而减少;C1的乳酸(0.17%)、乙酸(0.09%)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个处理(P<0.05),而丁酸含量、氨态氮/总氮显著高于其他各个处理(P<0.05);添加乳酸菌混贮料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均优于未添加乳酸菌的处理.因此,残次苹果与小麦秸秆混合青贮能改善青贮品质和小麦秸秆的营养价值;添加乳酸菌改善青贮品质的效果更好;残次苹果与小麦秸秆的适宜比例在3∶7到5∶5之间.

    乳酸菌残次苹果小麦秸秆发酵品质营养成分

    乳酸菌制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游伟赵红波陶海英陈祥兴...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探讨乳酸菌制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选取新鲜全株玉米360 kg,切短混合均匀后平均分为4组,每组6重复,每重复15 kg.对照组不添加乳酸菌制剂,试验组分别添加2、10和20 mg/kg的乳酸菌制剂,密封后置于室温下避光发酵9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1)乳酸菌剂组的乳酸菌数量高于对照组,霉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2)乳酸菌剂组的乳酸、乙酸、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高于对照组(P<0.05);但随乳酸菌剂添加量的升高,乳酸呈一次降低,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呈一次和二次升高,丙酸呈一次升高(P<0.05).(3)青贮的粗蛋白随乳酸菌剂添加量呈一次升高,且20 mg/kg组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菌剂组氨态氮低于对照组,10 mg/kg和20 mg/kg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低于对照组(P<0.05).(4)有氧暴露期间,第4天乳酸菌剂组内部温度低于对照组(P<0.001);第5天20 mg/kg组的pH低于对照组和2 mg/kg组(P<0.05);10 mg/kg和20 mg/kg组的霉菌数量在第7天低于对照组(P<0.05).(5)乳酸菌剂对青贮的瘤胃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各项指标,推荐复合乳酸菌制剂在全株玉米青贮的添加量以2~10 mg/kg为宜.

    乳酸菌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营养成分有氧稳定性瘤胃降解

    黄芪和当归对泌乳牦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乳品质的影响

    姜翠霞胡长胜魏海燕王宪举...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试验旨在研究饲喂中药黄芪(Astragalus)和当归(Angelica)配伍对泌乳牦牛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以及乳品质的影响.选取体重、年龄、产犊时间基本一致的泌乳期健康牦牛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对照组不添加黄芪当归粉,中药组添加黄芪粉和当归粉(2.5∶1),按照牦牛日干物质采食量(DMI)的0.07倍添加,DMI以5 kg/d计算,试验正试期68 d.结果表明:中药组牦牛血清中肌酐(CREA)、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白介素-2(IL-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生长激素(G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牦牛乳中脂肪、蛋白、乳糖、尿素氮、乳铁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揭示,泌乳牦牛日粮中添加中药黄芪和当归可以显著提高牦牛的营养代谢水平、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并能够改善乳品质.

    黄芪当归泌乳牦牛抗氧化能力免疫力乳品质

    牲畜养殖污水总氮测定方法的比较及差异分析

    陈广银曹海南潘义欣霍伟洁...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牲畜养殖污水总氮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比较了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下简称"碱性过硫酸钾法")与H2SO4-H2O2消解凯氏定氮法(以下简称"凯氏定氮法")测定牲畜养殖污水总氮的差异,确定测定牲畜养殖污水总氮的最优方法.结果表明:(1)碱性过硫酸钾法测定结果出现总氮小于氨氮的现象,而凯氏定氮法的结果均明显高于碱性过硫酸钾法,且均高于氨氮值;(2)碱性过硫酸钾法用于不含悬浮固体(SS)的硝酸盐污水和有机氮污水总氮的测定具有较好的精确度,对不含SS的高氨氮污水的准确度稍差,而凯氏定氮法对不含SS的高氨氮污水和有机氮污水总氮测定具有较好的精确度;(3)污水中SS浓度对碱性过硫酸钾法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影响较大,且SS浓度越高,准确性越差,造成两种方法总氮的差值越大,总氮差值与SS浓度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达0.9857;(4)SS的元素组成直接影响污水总氮测定结果,SS中氮素含量越高,其对污水总氮测定结果的影响越大.总之,对于高SS、高总氮/高氨氮的牲畜养殖污水,采用凯氏定氮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碱性过硫酸钾法适用于低SS高硝氮/高有机氮的污水.

    畜牧养殖污水悬浮固体总氮测定方法凯氏氮

    不同季节猪舍内气溶胶中的细菌多样性分析

    程晓亮陈剑波王树华韩文儒...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猪舍类型、季节变化对猪舍内气溶胶中细菌多样性的影响,选取规模化猪场保育猪舍、育肥猪舍、哺乳母猪舍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空气样本,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细菌的群落结构,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猪舍空气中细菌α多样性指数及群落结构季节性差异明显,其中秋、冬两季优势菌属变化最大,说明季节变化对猪舍空气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影响显著;在夏、秋两季,猪舍类型也是影响猪舍空气中细菌多样性的重要因素.此外,对前50个优势菌属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大量已报道的潜在动物病原菌,包括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埃希氏-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等.该研究不仅为猪舍内微生物气溶胶分布特征、空气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对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有一定指导意义.

    猪舍类型季节气溶胶菌群结构多样性

    稿约

    62页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户养殖效率的影响研究——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为例

    郭慧张心灵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草原畜牧业养殖效率的影响,采用地方工作人员参与性评估问卷调查法与Malmquist指数分析法,选取实际放牧草场面积、饲草料投入,劳动力投入、固定生产资本指数与基础母畜数为投入指标、家庭牧业经营年收入为产出指标,以禁牧时长的不同分类对比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区养殖户在政策全面推行前后养殖效率的变化,类内个体养殖效率分析时在产出指标中包含了政策补贴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评价政策补贴是否有效.结果表明:禁牧时长的不同带来投入要素及生产模式的变化差异,进而导致规模效率变化的异质性,虽然养殖牧户规模效率没有显著下降,但由于技术进步的大幅降低而导致研究区域畜牧业生产率指数普遍下降,且草原生态补奖金投入并没有完全修正养殖效率的下降问题.

    Malmquist指数养殖效率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禁牧时长鄂尔多斯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