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床与液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床与液压
机床与液压

闵新和

半月刊

1001-3881

jcy@gmeri.com;jybjb@163.net

020-32385312

510700

广州市黄埔区茅岗路828号

机床与液压/Journal Machine Tool & Hydraulic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中文核心科技期刊,中国期刊光盘版源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源刊,我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用刊。主要介绍液压、气动和控制技术,及其在工厂生产制造、机电工程设计、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情况;同时也介绍设备使用维修和技术改造、开发方面的最新科研生产成果。此外,本刊还经常报道机电行业技术有关领域的专题综述,技术讲座,国内外发展动态及最新信息。内容坚持理论与实际、普及与提高、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原则,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是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宣传企业形象的理想窗口,读者是遍布全国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工厂的技术人员,设备管理、维修人员,企业管理干部,经营促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液压缸缸筒轻量化设计及理论研究

    罗建军傅连东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发一种具有金属内衬的法兰式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液压缸缸筒,通过复合材料的本构关系和厚壁圆筒理论推导CFRP缸筒的应力应变公式,建立数学模型,并结合强度和刚度理论,进行液压缸缸筒轻量化研究。运用Abaqus软件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所提出方案的可行性,联合Isight软件进行优化设计,以DOE试验设计寻找最优解。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CFRP缸筒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液压缸缸筒质量由16。58 kg减少到5。26 kg,总体减轻68。3%,达到轻量化设计目的。

    液压缸轻量化碳纤维增强树脂(CFRP)DOE试验设计

    切向车铣18CrNiMo7-6钢V形缺口表面三维形貌研究

    王栋张君宇乔瑞勇赵睿...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疲劳试样的缺口加工一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提出一种全新的切向车铣加工缺口工艺,通过理论与试验结合的方法探究了切向车铣对V形缺口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工艺参数下,切向车铣V形缺口底部会呈现出不同的加工纹理方向,提出的理论公式计算出的纹理方向与工件轴线的夹角与实际结果误差很小;缺口底部三维表面粗糙度Ra随着铣刀转速nc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工件转速nw的升高而变大,随着每齿进给量fz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得到表面粗糙度最优参数组合为nc=6 000 r/min,nw=100 r/min,fz=0。037 5 μm,在此切削参数组合下得到的V形缺口表面粗糙度Ra可达到0。075 µm。

    切向车铣V形缺口三维表面粗糙度纹理方向

    基于改进LSTM-AdaBoost的铣刀磨损量预测

    赵小惠杨文彬胡胜郇凯旋...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铣刀磨损量预测时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黑寡妇算法(BWO)优化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与AdaBoost集成学习算法相结合的铣刀磨损量预测方法。在铣刀磨损振动信号中提取时域、频域以及时频域多域特征。通过BWO算法优化LSTM的核心参数,并将优化后的LSTM网络与AdaBoost算法进行结合,构建铣刀磨损量预测模型。最后用PHM Society 2010铣刀全寿命周期的振动数据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出铣刀磨损量变化值,优化后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为3。436%、均方根误差为6。471、决定系数R2为0。935。该方法能够获得准确率更高的铣刀磨损量预测值,预测效率更高。

    铣刀磨损磨损量预测黑寡妇算法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AdaBoost算法

    基于准滑动模态的动态非平衡身管高精度俯仰控制

    高钰豪褚渊博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平衡身管俯仰系统属于典型的电液伺服系统,在路面波动条件下实现其高精度位置控制,可有效提升身管武器的远程精准打击能力。为此,分析非平衡身管俯仰工作原理及路面波动影响机制,建立各组件的数学模型并联立得到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基于准滑动模态,设计改进饱和函数的双幂次趋进律滑模控制器;最后,搭建路面波动条件下非平衡身管俯仰滑模控制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与指数趋进律、双幂次趋进律滑模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跟踪精度高、响应时间短、抖振抑制效果好且所需能量少等优势,可满足动态非平衡身管高精度控制的需求。

    准滑动模态电液伺服系统非平衡身管俯仰系统高精度位置控制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数控机床加工铣削参数优化方法

    唐永忠卢健王宽田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数控机床加工铣削参数优化多采用常规的可信度近似模型,但该方法易受到材料失效应变系数的影响,导致优化后的加工效率较低,提出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数控机床加工铣削参数优化方法。根据工件的本构模型,对切削刃进行采样抽取,确定最小铣削力波动位置;引入材料失效准则计算材料失效应变系数,基于此,以加工时间最短、加工成本最低和加工能耗消耗最小为目标建立铣削参数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模型,通过迭代适应度值,输出最佳铣削参数;最后,采用对比实验的形式对所提方法的优化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应用所提方法对数控机床加工铣削参数进行优化后,能够有效缩短切削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改进遗传算法数控机床铣削参数优化

    气动可变刚度弹性轴结构原理和实验分析

    贾鑫耿德旭王霞许文智...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柔性机器人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结合颗粒堵塞原理,提出一种正压驱动变刚度弹性轴。分析此弹性轴的变刚度机制,基于变刚度弹性轴样机搭建实验平台,通过实验分析不同因素对弹性轴刚度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弹性轴填充钢珠和无填充物对比,弹性轴刚度提升2。1倍;弹性轴环形密闭腔体越大,填充颗粒越多,弹性轴刚度越强;内气囊管径越大,弹性轴刚度越强;在充入气压分别为0、0。3 MPa时,填充经磨砂处理的钢珠弹性轴的刚度提高3倍,填充ABS不规则形状弹性轴的刚度提高4。3倍。

    弹性轴变刚度颗粒阻塞

    《机床与液压》编辑部郑重声明

    《机床与液压》编辑部
    37页

    正流量控制挖掘机泵阀响应特性及匹配优化研究

    石运序岳宗曙黄伟迪隋曦...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正流量控制挖掘机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主泵排量调节系统与多路换向系统数学模型,搭建其AMESim仿真模型,探究铲斗联主阀开启过程中泵阀系统响应特性。针对铲斗主阀开启过程阀口流量和压力波动过大、速度响应匹配不当等问题,提出降低先导压力与泵排量比例系数A和优化节流槽特征参数的正控泵与阀控系统响应匹配优化方案,并通过试验验证优化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优化后阀芯在开启阶段的流量波动幅值和压力波动显著降低,流量波动幅值降低了 18。19%,压力波动峰值降低了 2。8 MPa。

    正流量控制响应特性匹配优化

    基于数据驱动的凸轮磨削轮廓误差补偿

    王静张福旺张洁桑福玉...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数控凸轮磨削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周期性、重复性轮廓误差和不易建模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轮廓误差补偿策略。在数控凸轮磨削机床的单轴伺服跟踪系统中加入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该方法沿迭代轴引入伪偏导数,将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动态线性化处理。针对两轴之间由于伺服跟踪误差不同导致的滞后量不同,利用交叉耦合迭代学习控制,将补偿量按照交叉耦合系数反馈到单轴伺服控制系统中,实现对凸轮磨削轮廓误差的补偿。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提出的轮廓误差补偿策略可以有效减小凸轮的轮廓误差,提高了数控凸轮磨削机床的加工精度。

    轮廓误差数控驱动交叉耦合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

    船舶风翼液压系统小角度回转控制策略研究

    闫亚胜许伟黄连忠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风翼回转液压系统在小角度转动时的控制策略,选用一种升力系数较大的多段翼风翼,根据风翼模型风洞实验数据得出风翼气动特性曲线。基于实验数据设计目标船风翼回转液压驱动系统,建立AMESim仿真模型并在液压实验台中验证其正确性。围绕船舶风翼小角度转动的需求,确定正弦启动和制动控制信号,进而确定风翼小角度转动时液压驱动系统启动和制动最佳控制策略。结果表明:风翼回转液压驱动系统启动和制动采用正弦控制信号,且启动和制动时间为2~3s时系统压力波动较小,有利于液压系统的稳定运行。

    风翼回转液压系统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