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范利

双月刊

1674-3245

plabjyx@301hospital.com.cn

010-66936963

100853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Care and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猝死的预防:一个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

    朱海燕
    257-260页

    猝死预防公共卫生

    两种测量方法在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前评估中的Bland-Altman一致性评价

    李俊葛兰王鑫焱卢旭...
    261-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左心耳(LAA)相关测量参数在基于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a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的自动分割测量与手动测量方法 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16 年 12 月 1 日~2020 年 3 月 31 日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医学部接受CCTA检查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168 例。以专业医师的手动测量结果 作为金标准,使用Bland-Atman统计方法 分别对使用Anythink β软件自动测量的左心耳开口平面周长、最长径、最短径,左心耳容积,开口平面与轴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的夹角等参数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左心耳自动测量与手动测量中开口的周长、最长径、最短径的一致性评价组内相关系数(ICC)值分别为0。93、0。854、0。935(P<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左心耳自动测量开口平面周长、最长径、最短径,左心耳容积,开口平面与轴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的夹角与手动测量值的差值超出 95%一致性限范围的点数均<10%,一致性良好。结论 基于CCTA的左心耳自动分割测量方法 可以自动完成LAA形态的识别和相关参数的测量,高效准确,可重复性高,可将其作为一种左心耳封堵术(LAAO)术前评估的测量工具。

    Bland-Altman法一致性分析左心耳测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2D-STI技术联合TDI技术对不同左心室构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评价的研究

    李孟书陈笑寒赵思文
    265-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技术联合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技术对不同左心室构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 年12 月~2021 年 12 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 123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Ganau分型法分为左心室构型正常组(LVN组)34 例和左心室重构组(LVR组)89 例。其中LVR组又可分为离心性心肌肥厚组(ECH组)12 例,与向心性重构组(CCR组)25 例、向心性肥厚组(CCH组)52 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TDI和2D-STI技术检查完成左室舒张功能评价。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评价参数、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E波(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E/e')之间的关系。结果 由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E/e'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构型是否正常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得χ2=3。537,P=0。901,拟合度好;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 0。934,95%CI 为 0。891~0。977(P<0。05),灵敏度为 85。4%,特异度为88。2%。E/e'、LAVI和三尖瓣反流速度(TR)从LVN~ECH组逐渐升高,EH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VI除LVN与CCR外,其余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除CCR组与ECH组外,其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r、LAScd和LASct从LVN~ECH组逐渐降低。LASr除CCR组与CCH外,其余各组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cd在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ct除CCR组与CCH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房储备期应变(LASr)、左心房管道期应变(LAScd)及助力泵阶段应变(LASct)与LAVI及E/e'均呈负相关(r=-0。283、-0。346、-0。357,-0。524、-0。345、-0。267,P<0。05)。结论 2D-STI技术联合TDI技术能够准确检测到不同左心室构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指标,LAVI、E/e'及血压水平高低是左心室异常构型的重要影响因素。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左心室舒张功能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构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分级

    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研究

    芮淑红王晨芳李云贺潘君兰...
    270-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20 年 6 月~2022 年 3 月河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PCI治疗ACS患者 156 例,单双号分为观察组(氯吡格雷联合吲哚布芬)、对组照(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每组 78 例。记录患者12 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药物不耐受情况、出血情况,并检测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1)和钙结合蛋白(S100A12)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为 80。8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6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5,P<0。05);对照组患者12 月内有3 例卒中、5 例心肌梗死和3 例心血管死亡,观察组患者12 月内有1 例卒中、3 例心肌梗死和 1 例心血管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1,P>0。05);对照组患者1 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2 例患者出现皮疹、1 例患者出现哮喘,观察组患者并未明显出现药物耐受情况,观察组患者药物耐受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有 5 例不重要出血,4 例小出血和 2 例大出血,观察患者有 2 例不重要出血,2 例小出血,并无大出血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1,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CP-1 和S100A12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86。39±16。29)pg/ml vs。(134。28±17。04)pg/ml、(23。94±6。93)ng/ml vs。(41。32±8。4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42、14。016,P<0。05)。结论 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ACS患者PCI术后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其能够有效降低血清MCP-1 和S100A12 水平。

    吲哚布芬氯吡格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本刊论文关于医学伦理的要求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编辑部
    273页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知觉压力、情绪调节与创伤应激障碍症状的相关性

    程小敏王宏秋梅雪任晓飞...
    274-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知觉压力、情绪调节与创伤应激障碍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 年 5 月~2022 年 3 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进行诊断并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10 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志愿者110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知觉压力量表、情绪调节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问卷中文平民版问卷评分之间的差异,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知觉压力、情绪调节与创伤应激障碍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再体验、回避、高警觉、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7、5。464、4。795、11。960,P<0。05);观察组患者的知觉压力量表(PSS-4)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63,P=0。000);观察组患者的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以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0、3。738、7。798,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患者的再体验、回避、高警觉、总分与PSS-4 呈现正相关;与表达抑制、认知重评以及总分呈现负相关。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知觉压力、情绪调节与创伤应激障碍症状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建议临床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干预过程中,及时通过对患者的情绪调适,提升患者的康复能力。

    急性心肌梗死压力知觉情绪调节创伤应激障碍症状

    血压节律与水平和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高维阳秦继黄淘克傅猛...
    27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不同血压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内科 2022 年 1 月~2023 年4 月收治的678 例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血压组(n=46)、非杓型组(n=451)、反杓型组(n=181)。采用左房容积指数(left atrial volume index,LAVI)、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二尖瓣环处侧壁和间隔舒张早期速度的平均值(E/e')、二尖瓣环处侧壁和间隔舒张早期速度的平均值(e')评估 3 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诊室血压、24 h收缩压平均值(24 h-mSBP)、24 h舒张压平均值(24 h-mDBP)、日间收缩压平均值(D-mSBP)、日间舒张压平均值(D-mDBP)、夜间收缩压平均值(N-mSBP)、夜间舒张压平均值(N-mDBP)、24 h收缩压变异性(24-SBPV)、24 h舒张压变异性(24-DBPV)、日间收缩压变异性(D-SBPV),日间舒张压变异性(D-DBPV),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V),夜间舒张压变异性(N-DBPV)与左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反杓型血压组的LAVI明显高于杓型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 显示,24 h-SBP、D-mSBP和N-mSBP与LAVI独立相关(B=0。06,P<0。05);24 h-mSBP、D-mSBP、N-mSBP、诊室收缩压、24-SBPV、24-DBPV、D-SBPV和D-DBPV与E/e'独立相关(B=0。03、0。03、0。02、0。01、0。09、0。10、0。05、0。07,P<0。05);24 h-mSBP、24 h-mDBP、N-mDBP 和诊室舒张压与e'独立相关(B=-0。01、-0。02、-0。02、-0。01,P<0。05)。结论 反杓型血压节律和收缩压平均值(mSBP)与左房扩大相关。mSBP及诊室收缩压均与左室舒张功能相关,且mSBP与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强于诊室血压。ABPM可用于早期识别高血压患者中左房扩大和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高风险人群。

    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左室舒张功能

    达格列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姬佳妮崔帅陈菲朱佳...
    282-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治疗老年 2 型糖尿病(T2DM)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 2020 年 3 月~2022 年 8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T2DM合并HFpEF患者 13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达格列净组,每组各65 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标准的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降糖效果不佳则使用胰岛素;在对照组基础上达格列净组每日晨服达格列净 10 mg。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 12 个月后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最大速度/舒张早期二尖瓣环峰值速度(E/e')。比较两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分、12 个月期间两组心血管死亡率、因HF再住院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 64 例、达格列净组 63 例完成研究。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和MLHFQ得分均下降,达格列净组NT-ProBNP(652。9±114。6)pg/ml、MLHFQ(48。4±8。1)分低于对照组的(943。1±101。7)pg/ml、(52。6±8。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99、2。780,P<0。05),达格列净组LAVI(31。3±3。8)ml/m2、E/e'(11。9±2。9)虽低于对照组的(32。6±3。7)ml/m2、(12。7±2。3),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3、1。723,P>0。05)。达格列净组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为12。69%,低于对照组的2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9,P=0。049)。两组心血管死亡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0。02%vs。0%、9。52%vs。6。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0。469,P>0。05)。结论 对于合并 2 型糖尿病的老年HFpEF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应用达格列净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因心力衰竭再住院风险,且不良反应可接受。

    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达格列净老年

    中国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以及植入器械治疗现状

    吕游赵静蒋瑞辉王华...
    286-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并分析总结我国住院心力衰竭(HF)患者的病因、合并症、临床特点、植入器械以及药物治疗情况。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选取中国心力衰竭中心注册研究 2017 年 1 月~2022 年 8 月 169 家医院的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筛选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的患者,分析其中接受植入器械治疗的患者情况。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诊断、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实验室指标、心力衰竭病因、合并症和治疗等。结果 共纳入LVEF≤35%的 32 777 例患者中接受器械治疗的患者 3 646 例(11。1%),其中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 1 494 例,占全部病例的 4。6%,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RT-P)治疗 642 例,占全部病例的2。0%,植入CRT-D治疗1 510 例,占全部病例的4。6%。心力衰竭的病因依次为扩张型心肌病[57。1%(1 881/3 297)]、冠心病[30。5%(1 007/3 297)]、高血压[7。5%(248/3 297)]及瓣膜性心脏病[4。3%(143/3 297)]。合并的心脑血管疾病主要为心房颤动/心房扑动[31。9%(1 163/3 646)]、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9。6%(348/3 536)]。合并的非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糖尿病[28。7%(1 039/3 625)]、贫血[27。7%(973/3 520)]、慢性肾脏病[14。2%(518/3 640)]、低钠血症[9。0%(317/3 522)]、恶性肿瘤[2。2%(81/3 631)]。植入器械的心力衰竭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襻利尿剂的使用率为 87。2%(3 163/3 627),静脉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率为 10。4%(378/3 640)。出院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使用率为 31。5%(1 149/3 646),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使用率为 23。9%(871/3 646),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使用率为 29。5%(1 076/3 646)、B 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为 90。3%(3 239/3 642),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使用率为 84。8%(3 087/3 642)。结论 我国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现状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器械治疗的植入率偏低,与国内外指南推荐的差距仍较大;在接受植入器械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同时都应用了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好。

    心力衰竭流行病学器械治疗药物治疗

    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血清PD-L1、LAG-3与炎症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吕志文万鲁云李鹏程
    290-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 1(PD-L1)、淋巴细胞激活基因 3(LAG-3)与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21 年 6 月~2023 年7 月洪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6 例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为观察组,根据其预后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 68 例、死亡组 28 例,以同期体检的 110 名健康人员为健康对照组。观察两组受检者在入院第 1、3、5 和 7 天查血清PD-L1、LAG-3,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因子水平,并使用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对各组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进行评分;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的PD-L1、LAG-3 和炎症因子与APACHEⅡ、SOF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法进行分析;影响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曲线进行分析;血清PD-L1、LAG-3与炎症因子对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PD-L1、LAG-3 与IL-6、IL-8、PCT、CRP等炎症因子水平和APACHEⅡ、SOFA评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78、31。675、47。256、17。007、36。931、46。249、25。472、35。589,P<0。05);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血清PD-L1、IL-6、IL-8、CRP水平和APACHEⅡ、SOFA评分在入院第 3 天开始上升,第 5 天降低,在入院第 7 天时与第 1 天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F=45。102、291。957、38。741、51。782、23。215、100。872,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PD-L1、LAG-3、IL-6、IL-8、IL-10、PCT、CRP水平与 APACHEⅡ、SOFA 评分均呈正相关(r=0。557、0。316、0。428、0。501、0。168、0。382、0。517,0。383、0。531、0。405、0。392、0。344、0。582、0。446,P<0。05)。生存组患者血清PD-L1、IL-6、IL-8、PCT、CRP水平和APACHEⅡ、SOFA评均显著低于死亡组(t=5。234、7。944、9。405、34。105、4。625、5。806、3。745,P<0。05)。PD-L1、IL-8、CRP水平和APACHEⅡ和SOFA评分是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17、2。058、0。319、2。331、2。252,P<0。05)。PD-L1、IL-8、CRP三者联合预测(0。987)高于单独预测(0。882、0。897、0。874),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结论 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血清PD-L1、LAG-3 和IL-6、IL-8、PCT、CRP等炎症因子均高表达,与APACHEⅡ、SOFA评分具有正相关性,PD-L1、IL-8、CRP三者联合对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更高预测价值。

    肺部感染并发脓毒症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炎症因子预后